在陇南,各县对洋芋的吃法不一样,西和人用洋芋粉做成粉条,武都人用洋芋砸洋芋搅团,这两样东西都是我爱吃的。而成县吃洋芋的方法主要是下锅或加上包包菜、豆腐和西和的粉条,炒成一种大杂烩的菜。

陇南洋芋搅团好吃吗(看点陇南的洋芋搅团)(1)

1995年以后,开始有一家武都人在成县小吃街上砸洋芋搅团卖,大家新奇,都去吃,站在摊位前,看那家男人将煮熟的洋芋剥皮后放在木槽里砸成洋芋搅团,取出来放在一个大盆里,再由坐在摊位前的女人给大家分盛在碗里,舀上酸菜。等的人多,砸洋芋搅团的男人心急,搅团砸得不够细,吃起来粗粗的,没有粘粘的柔韧感,甚至于里面还有没砸化的小洋芋疙瘩,一粒一粒的。大家便觉得自己耳闻已久的武都洋芋搅团也不过如此。吃的人慢慢少了,再走过小吃街,经常看见那个男人坐在砸洋芋搅团的木槽旁歇气。后来那家人就不卖洋芋搅团了,换了一个摊位,去卖炸油饼。

陇南洋芋搅团好吃吗(看点陇南的洋芋搅团)(2)

两年后,还是那条小吃街,还是那个摊位上,又有一家武都人在那里卖洋芋搅团,这家的洋芋搅团做得比以前的那家好吃,生意做得也不温不火。后来,来成县卖洋芋搅团的武都人多了,几乎每个小吃街上都有一家武都人在卖洋芋搅团,走过去时,远远的就听见:“哐、嘌,哐、嘌”砸洋芋搅团的声音,到了摊位前,看见男人只顾忙着砸搅,并不言语,女人则抄着武都口音招呼:“他姨姨,你吃酸菜的还是醋的?”声音绵软而清脆,尾音轻轻扬起来,煞是好听。

陇南洋芋搅团好吃吗(看点陇南的洋芋搅团)(3)

工作后,去武都,觉得武都小吃街上有三样东西好吃,一是沙锅做得料实在、味好吃;二是炒煎饼好吃,个人觉得那炒煎饼好吃还要得益于武都的桨水汤,武都的桨水汤不酸,香。每家炒煎饼摊上,都免费供应桨水汤,在武都燥热的天气里,炒煎饼吃在嘴里是香,但干,这时就喝一口桨水汤,干便没有了,只剩下了香;再就是那卖的洋芋搅团,颜色和成县小吃街上的不一样,成县小吃街上卖的洋芋搅团颜色白而带黑,武都小吃街上卖的洋芋搅团颜色全都是淡黄色的,吃在嘴里柔筋筋的,口感好。

陇南洋芋搅团好吃吗(看点陇南的洋芋搅团)(4)

回来后,跟单位上一位年长的同事聊天,因她原是武都人,后来在成县工作了。和她说起在成县吃武都洋芋搅团和在武都吃洋芋搅团的不同感觉。她说:“成县小吃街上卖洋芋搅团的人都是佛崖这边的人,武都小吃街上卖洋芋搅团的人都是佛崖那边靠近武都城里的人,当然做出来的洋芋搅团就不一样了。”原来做个洋芋搅团,还有这种不同之处。

陇南洋芋搅团好吃吗(看点陇南的洋芋搅团)(5)

2012年9月,去武都开笔会,在米仓山上一个农家乐吃饭,看到两个壮年男子在台阶下砸洋芋搅团,他们砸洋芋搅团不象小吃街上卖洋芋搅团的人那样一次能砸出好几碗,而是一碗一碗的砸。我看着他们砸洋芋搅团,和他们闲谈,说这样一碗一碗的砸是不是很费事?他们说砸洋芋搅团是一件吃力活,还不能省功,省了功就不好吃了。一边说着,砸的人就换个姿势,不再是将木锤举高往下砸,而是用木锤在木槽里转着研磨,研磨了一会再砸,砸了一会再研磨,最后那洋芋搅团就黏黏的粘在木锤上成了一垞,砸的人就歇下来,另一个人就一手执着铲子,一手用筷子,两手配合着将那垞洋芋搅团取出来,放到碗里,刚好一碗,黄亮亮的。然后又将煮熟的洋芋剥皮,放入木槽中,举起木锤继续砸。

陇南洋芋搅团好吃吗(看点陇南的洋芋搅团)(6)

吃饭的时候,一碗碗刚砸好的洋芋搅团被端上来,已经调好了淡棕色的醋汤。黄亮亮的洋芋搅团上漂浮着切得细细的生韭菜,再调上红红的油辣椒,看得人眼馋!

陇南洋芋搅团好吃吗(看点陇南的洋芋搅团)(7)

后来和弟弟一家去武都,过米仓山时,说起上次吃的洋芋搅团,说得身为武都人的弟媳动了心,弟弟停下车,我们去那个农家乐吃洋芋搅团,那天人多,他们说煮下的洋芋不够了,只能够给我们做一碗洋芋搅团了,我们就点了些别的菜,然后分食了那一碗洋芋搅团。2011年11月洋芋搅团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非遗传承人展播

河西宝卷之马世藩

陇南洋芋搅团好吃吗(看点陇南的洋芋搅团)(8)

马世藩,张掖市山丹县人。1962年开始跟爷爷学习山丹宝卷;上学期间跟父亲学习山丹宝卷;1987年被陈户乡聘请为业余文化骨干,村文化室负责人,不定期组织村文化活动,念唱山丹宝卷;曾多次获奖;2007年将家传的宝卷4本捐献给县委宣传部,编辑出版了《山丹宝卷》文化系列丛书。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河西宝卷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投稿邮箱:343254522@qq.com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