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子平法制图规则

接昨天的文章,今天讲(四)和(五)。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

为了施工方便,这张表平法图集要求至少在柱、墙、梁结构图上放置这张表。

大家注意,这张表里的标高表示的是当前层的结构底标高,而不是建筑底标高,平法图集里讲的所有标高,都是结构标高不是建筑标高。

我在这里给大家计算层高一个万能公式:

结构层高=上一层的结构底标高-当前层的结构底标高,你可以用这个公式验证上表中的层高对不对。

屋面层有没有层高,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比如有女儿墙的时候,屋面层是有层高的,没有女儿墙的时候,屋面层是没有层高的,但是这都不属于结构部分,所以,在表中屋面层不标注层高。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2)

嵌固端到底放在什么部位,一直是一个争议的概念,前几版图集也没讲清楚嵌固端位置,这次16G图集把这个概念讲清楚了。

但是16G图集并没有讲什么是嵌固端,这也许不是16G图集要解决的问题,我在这里按照我的理解,给大家讲一下嵌固端的概念。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3)

到这里我们就把柱子的平法制图规则讲完了,下面我们该讲柱子的钢筋怎样计算了,在讲柱子钢筋计算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柱子要计算哪些钢筋量,这个内容不多但很重要,所以,我这里专门用一节来讲这个话题。

四、框架柱要计算哪些钢筋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4)

上图其实也带出了关于纵筋和箍筋的计算思路和流程,后面我们会详细讲怎样计算。这里先讲柱子的纵筋怎样计算。

纵筋长度计算其实分三种情况,一是机械连接,二是焊接连接,三是绑扎连接,由于机械连接与焊接连接算法几乎一样,我们就把这两种连接一起解读了,绑扎连接我们后面在解读。

五、纵筋长度计算

(机械或焊接连接情况)

关于柱子的纵筋长度计算,需要参考16G101-1图集的63页和64页,插筋的计算需要参考16G101-3的66页,虽然区区三页,给的信息量其实是很大的,看起来有点晕,下面我们不跟上图集的思路走了,跟上工程的思路走,面对工程上具体一根柱子,我们应该怎样计算,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就把图集内容分成常用部分和特殊部分,我们这里先讲常用部分,特殊部分属于不常用内容,我们后面专题再讲。

下面的内容是常用部分内容。

(一)柱子基础插筋长度计算

由于柱子纵筋不能在同一位置搭接,基础插筋分较低插筋和较高插筋两种情况,不管是较低插筋还是较高插筋,都有拐头,所以基础插筋我们分成插筋拐头计算、较低插筋长度计算、较高插筋长度计算三种情况。

下面一一计算。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5)

2、较低插筋长度计算

我们前面说过,基础顶部可能是炭固端,也可能是非嵌固端,两种情况插筋的长度计算并不一样,下面我们分别计算两种情况的较低插筋长度。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6)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7)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8)

(二)柱子底层纵筋长度计算

由于基础插筋分出了高低,底层纵筋当然也要分出高低,下面分别计算底层较低纵筋长度和较高纵筋长度。

我们先来计算底层较低纵筋长度。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9)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0)

(三)柱子中间层纵筋长度计算

同样道理,中间层纵筋也要分出高低长度计算,我们先来计算底层较低纵筋的长度。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1)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2)

(四)柱子顶层纵筋长度计算

顶层纵筋因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在顶部的弯折长度就不一样,关于柱子顶层纵筋的计算,16G101-1图集67页和68页给出两页构造,情况比较复杂,我们还是把常用的情况抽离出来单独解释,以满足通常的应用,至于复杂的多种情况,我们后面专题解释。

这里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柱、什么是边柱、什么是角柱及其他们的内外纵筋,如下图所示。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3)

有了以上的概念,又根据16G101-1图集67、68页的构造,我们就可以把顶层柱纵筋情况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中柱纵筋弯锚长度计算;

2、中柱纵筋直锚长度计算;

3、边角柱外侧筋长度计算。

下面我们一一计算这三种情况。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4)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5)

2、中柱纵筋直锚长度计算;

顶层中柱纵筋直锚情况也分较低纵筋和较高纵筋两种情况,下面分别计算。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6)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7)

3、边角柱纵筋弯锚长度计算;

从16G101-1的67页可以看出,顶层边角柱纵筋没有直错情况,只有弯锚情况,这里只计算较低纵筋和较高纵筋两种情况,下面分别计算。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8)

11g和16g平法的区别(16G平法深度解读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