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1)

(兽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2)

大熊猫在古代被称为“食铁兽”是因为它常到民居觅食,舔食炊具,甚至用强有力的牙齿咬坏炊具,因而得名。

(兽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3)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熊猫在无盐可食的情况下,就会闯进村民家舔食铁锅里残存的盐分,村民们不了解大熊猫的习性,误以为大熊猫在吃铁。

(兽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4)

早在古籍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记载。汉东方朔(公元前153年至前93年)在《神异经》中说:“南方有兽,名曰啮铁。”晋朝郭璞注释的《尔雅·释兽》中,对大熊猫这样描述:“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明代袁牧的《新齐谐初集》,有更详细的记述:“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城门上所包铁皮,尽为所啖。”《北川县志》把大熊猫称之为“食铁兽”。

(兽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5)

大熊猫是上古凶兽、蚩尤坐骑,名为食铁兽,跟随蚩尤战败后,才被黄帝封印了基因,慢慢变成了如今的大熊猫了,只能靠卖萌为生了。

(兽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