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好的音乐没有被发现,但是它的意义不在于说它有一天要被全世界人发现,它的意义就是存在于被某一个人有一天听到它的时候与它发生了共鸣,这对我而言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互联网的空前发展产生了新的音乐普及模式,从mp3开始,出现各种新的媒介取代实体cd唱片,传统唱片行业由此走向衰落。

看着各大音乐榜单排名靠前,但本身并不十分成熟的各类音乐作品,不少人发出“华语音乐已死“的悲叹。

极易获取的渠道不止扁平化了受众,也无形中浮躁了一些音乐人的心。面对行业的巨大变革和时代变迁,能置身事外初心不改,确实成了一件很难的事。

曾依靠《离人愁》声名大噪的李袁杰,在《明日之子》第二季某期节目上,迎来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他与导师华晨宇的一段对话,让人不只替眼前这位国风音乐创作人深感尴尬,也对现阶段国内音乐创作市场产生莫名的担忧。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1)

在节目某环节,表演失利的李袁杰在面对导师的婉拒之后,首先是打着“国风音乐原创者”的旗号错把说“rapper”喊成“popper”,引起现场一众说唱歌手的不满。

在任何行业都在朝着“术业有专攻”方向发展的这个时代,我们暂且摁下这里的尴尬不提,毕竟医院的医生现在都分诸多科室,口腔科的医生不懂放射科的器材使用方法也许可以被原谅。

然而,当华晨宇给他即兴考核机会让他弹一个六级和弦的时候,他令人惊讶的问道问“是和弦转换的那种吗?”

口腔科的医生不懂放射科的器材使用方法可以被原谅,但是若连发热门诊的基础药理知识都不知道,就无法被原谅了。

我曾因此向修习音乐的朋友咨询,节目中华晨宇对李袁杰这个题目考核在专业人士眼中的难易程度,朋友的原话是“华晨宇就是让他单纯的弹一个六级,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不会”。

当然,作为普通听众的你我,不必深究这里的乐理知识。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2)

但是,获得过“亚洲音乐盛典年度十佳热门单曲奖 ”的原创音乐制作人,却在随便一个懂点儿音乐的人眼中基本的乐理知识上翻车。

让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一头雾水,也许你我的反应可能是和当时同为节目导师的李宇春一样“我其实最大的疑问是,那他的歌曲是怎么写出来的”。

后来便被曝出一系列的抄袭风波,传唱度极高的《离人愁》原来还有一个别名叫做《清明山外红尘客栈狂浪生夜听烟花冷》。

一口气读不下来的好多首歌曲组成的名称,是对一个不懂乐理知识但自诩原创的音乐人在现有诙谐语言体系下最为贴切的总结。

我们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笑声背后的失望和落寞,华语音乐的出路到底在哪儿?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3)

各大音乐平台是我们现在很多人获取音乐资源的渠道,网易云、酷狗、QQ、虾米,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都会有其中至少一个app,来帮我们完成日常的音乐收听需求。

然而,随着国内造星产业的趋于工业化和因此迅速发展的粉丝经济,这些app的各类榜单排名成了各家粉丝的“必争之地”,动辄打榜投票的饭圈源动力让音乐作品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遇到了更多的挑战。

可是细看那些排名靠前的音乐作品,虽不能一棒子打死说每一首都不够成熟,但很多时候确实有“口水歌”的嫌疑。

这些被排在各大榜单前面的不成熟音乐作品,占据最有利的“广告位”,以最便利快速的态势蔓延进每一个刚刚踏进音乐世界的基础听众耳朵里,日积月累,那些节奏朗朗上口、词曲极度艳俗的歌曲就那么腐化了广大的音乐受众。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4)

这样的影响,细思极恐。

相比于传统唱片行业精挑细选,现在一个人想成为歌手或者想创作歌曲的必要条件被大大降低了,也许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前的音乐唱作市场,但也无法避免的降低了音乐创作的准入门槛,有很多不那么合格的创作者混入了这个队伍。

文章开头提到的李袁杰,绝对不是唯一一个次品。

所以,在这个时代清心寡欲做音乐的人,还有吗?

有,郭顶算一个。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5)

“着迷于你眼睛,银河有迹可循,穿过时间的缝隙,它依然真实地吸引我轨迹……”浩渺的宇宙空间里,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可是它始终无法逃离自己的轨道,也无法再接近太阳哪怕一毫米。

郭顶借着水星对太阳的相伴运行,隐喻人与人之间亦远亦近的情感关系,这样带有科幻色彩的浪漫,直击心灵。

这首《水星记》是真正的歌比人红,也许很多人都能随口哼出那句“还有多远才能进入你的心,还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咫尺远近缺无法靠近的那个人,要怎么探寻要多么幸运,才敢让你发觉你并不孤寂……”

但并不知道,这首词曲都堪称惊才绝艳的音乐诞生于一个叫郭顶的音乐人。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6)

2005年,郭顶发行首张个人同名专辑正式出道,那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就此以较为仪式感的姿态走入音乐的世界。

2009年,带着黑框眼镜的腼腆男孩儿以温暖清新的曲风带来新专辑《微微》,俘获当时很多人的心,《情歌两三首》和《我们俩》传唱度怕颇高,然而,在专辑发行后不久,郭顶消失了。

这一消失,就是7年之久。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7)

2016年11月25日,阔别七年的郭顶带携新专辑《飞行器的执行周期》悄然归来。专辑一经发行,就被众多歌迷奉上神坛,并横扫2017年台湾金曲奖7大奖项提名。

它的整体制作完美到无可挑剔,不负郭顶七年磨一剑的专注和魄力。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8)

“执行周期也不算太久,2年时间自顾地默默飞行,在《落地之前》途径了《凄美地》,有时《在云端》,后来甚至观赏了《水星记》”,这句话来自专辑扉页。

你会发现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是独立的又是相互链接的,它们共同讲述了一个主题与风格对冲却充满想象力完整的故事。

专辑介质回归本源的做成了实体CD,制作过程一直在寻找适合于这首专辑的流程,以期保留“自然痕迹”与瑕疵。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9)

“颗粒感”是大家评价这首专辑时用到最多的词汇,郭顶选择摒弃一切的期待和固有流程,从制作和曲风上都回归本源,干干净净做音乐,是他永远的初心。

有“乐坛天才”人设的郭顶,虽然截至目前就出了为数不多的几张专辑,但我们并无法怀疑他的“高产”,因为这消失的七年里,他转战幕后,为包括薛之谦、杨乃文、刘惜君、周笔畅等一大批华语乐坛炙手可热的歌手制作过音乐作品。

下图列示作品并不完备,比如前不久他还为新生代优质偶像歌手易烊千玺制作了《亲爱的,这里没有一个人》。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10)

沉寂7年作四五十首曲子,然后从中选择几首组成专辑的郭顶,成了这个时代的清流,他对音乐近乎执着的认真,让人对华语音乐产生了新的希望。“干干净净做音乐”的郭顶,也许并不需要我们定义里的大红大紫。

在广袤的历史长河里,我们所理解的一切崇高的文化和艺术都是由少数人所创造的,因此我们也许可以相信,无法和普罗大众产生情感共鸣,并不会妨碍郭顶的音乐本身的意义。

我们有秉持匠人精神做音乐的人,华语音乐并非后继无人,郭顶只是一个代表,在还未走到大众面前的录音棚里,我们愿意相信还有千千万万个郭顶,永远走在追寻好音乐的路上,哪怕背影孤独,但绝不回头。

执着纯粹的音乐人(干干净净做音乐的人)(11)

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不分高低,但音乐本身,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