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位于法国尼姆市。大约于公元前 19 年兴建。也是古罗马时期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杰作。

1.加尔桥的历史

法国千年码头遗址(加尔桥历史文化以及简介)(1)

宏伟的加尔桥位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尼姆,兴建于公元前 19 年。这座桥被设计成三层,高约 50 米,最长的地方为 275米,公元前 120年左右是奥古斯都全盛时期,那时法国古尔地区以南的尼姆是在罗马的统治之下。公元前 27 年,奥古斯都在此建立了一个城镇。公元前 19~公元 20年,阿格里巴占有这个城镇及周边地区。当时,城内有许多天然泉水,但要保证城内居民的饮用水得到足量的供应,还必须从尼姆以北 50千米外修建渠道,将泉水运送到目的地,加尔桥便是这一工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建成后的加尔桥还曾是跨越加尔河的通道,供敞篷双轮马车及行人通过。

2.巧妙的供水工程

法国千年码头遗址(加尔桥历史文化以及简介)(2)

在现代人看来,所有的城镇和住房都必须有良好的供水系统,2000 年前的古罗马人有着同样的想法。每建造一座新城市,古罗马人都会建造水渠,引水供应城市。当时在法国尼姆,陈旧的供水系统已不能满足古罗马人新建城市的需要,于是主管古罗马供水工程的阿格里帕修建了一条水渠,把 50千米外的泉水引到城里。古罗马人按惯例将这条引水渠道埋入地下,可是该水渠必须越过加尔河峡谷。聪明的罗马人灵活运用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所研发出来的独门桥梁技术,使渠水从水源地一路顺畅而缓缓地倾入下面的蓄水池。许多渠道是修在地下的,经过周密谨慎的计算和设计,使其有高低不平的段落。由于利用了地势落差,从而避免了安装、设置压力系统来排除水流动过程中的障碍,并提供促进水流动的动力。加尔桥在高出河面49 米的地方引水越过谷地。如今在尼姆的城墙内,人们仍能见到一个圆形水池。它带有一个沉淀池以及一系列闸门和出水口。当年这些设施曾在需要时将水引到城市的供水系统中。

3.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杰作

法国千年码头遗址(加尔桥历史文化以及简介)(3)

加尔桥是罗马建筑师和水利工程师创造的技术上同时也是艺术上的杰作。加尔桥分为三层,每层都有一个接一个的拱状桥洞。最底部的一层有6个拱,每个拱的拱顶都有相同的4个小拱。这种结构使桥身更坚固,能抵挡水流的冲击。中间的一层有 11个拱,每个拱的拱顶由3个相同的拱构成,这一层跨越主流的拱比其他相邻的拱宽,以便增加河水的流量,减少冲击。最上面的一层有 35个拱,每个拱的拱顶只有一个拱。在这一层,拱比较多,拱与拱的连接处比较狭窄,这样可以减少在此高度上作用在桥上的风应力。另外每个拱的拱顶都由并列相同的拱构成,对于测量、制造、修复加尔桥来说,既经济又便捷,因为支持一个拱的拱顶,只需一个木制结构,当对拱进行修复时,也只需把一个木制结构放在建桥时留下的每个拱的拱顶圆形器物上,这一器物是建桥时为了日后修复而特意设计留下的。加尔桥的杰出之处还在于它的拱及拱顶都是泥石结构,而不像现在的水泥钢筋桥。据传说,为完成这座庄严、雄伟的古罗马高架渠,至少有 1000人劳动了三年时间。用于造桥的重达 6 吨的方形石材必须精确地切割,以便石材准确无误地相互垒叠,并通过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使桥梁更加稳固。桥拱宽度从中间开始向两旁不断变窄,这一构思独特的建筑结构使加尔桥更加雄伟稳健。此外,这些略带弧形、变化有致的桥拱,在春天加尔河洪水上涨的季节,还兼具泄洪的功能,从而使加尔桥能够更好地承受洪水的冲击。

4.“最漂亮的水管”

法国千年码头遗址(加尔桥历史文化以及简介)(4)

著名作家司汤达参观了加尔桥后深情地写道:“在这里,我见到了只有在梦幻中才能一见的‘奇迹’,为此,我的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甚至在古罗马的大斗兽场前,我也未曾有过如此的感觉。加尔桥匠心独运,令人神往,完成这一精美杰作必然要耗费当时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站在风景如画的高架渠—加尔桥前,似乎听到了一曲从远古传来的庄严乐章,相比之下,我显得格外渺小,它是上帝赐予的出类拔萃的建筑艺术精品。”人们在赞美其高峻、雄奇和精妙绝伦之后,对当时的君主斥巨资兴建加尔桥也惊叹不已,兴建加尔桥到底耗资多少,迄今无法查证。加尔桥不但在美学上魅力无穷,而且它还是一座实用性极强的建筑。加尔桥由取自天然的石材构筑而成,桥梁没有任何雕饰花纹和铭文,可谓天然去雕饰。该水渠直到18世纪上半叶才进行第一次建筑工程改造。这次改造中把下面两层的桥面拓宽,使它成为可供马车行驶的桥梁。在午后和煦的阳光下,拱桥与波光粼粼的河面交相辉映,闪烁着一道道迷人的金光,俨然是一件刚刚出“炉”的罗马人艺术品,神圣绚烂,妙不可言。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