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的公众号“上课有意思”,并‬留言‬或‬转发‬。我会经常更新小学语文资料和教育教学、故事‬方面的文章。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工作任务繁琐,常常忙得焦头烂额,觉得身心疲惫。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偷闲,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班级管理工作有妙招)(1)

一、制定班规,人人参与。

带一个新的班级时,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商量一套可行的班规。刚开始,我会先制订一套一套奖惩制度,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讨论之后,加上或减掉一些班规。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班规要简单好记,并且可行。我会用儿歌的形式给孩子们呈现出来。比如:上学不迟到,穿戴要整齐,课上需认真,课间讲文明,作业按时交,劳动要积极,见老师要问好,与同学要友好,人人争做好学生,快乐学习能做到。而对于高段的学生,我会让孩子们通过讨论把班规改得更丰富起来。比如:在低段班规的基础上,把班规更加的细化,会加入“做事要独立,团结你我他,感恩在行动,等日常行规加码。

一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班级管理工作有妙招)(2)

二、班币辅助,事半功倍

短小易朗读的儿歌形式的班规能让孩子们记在心中,也能指导他们的行动。我再制订相关的打分表格,选出班干部指导他们打分,一星期一总结,满分的孩子可以得到5个积分,九十几分的孩子可以得4个积分,以此类推,让孩子们都能在每个星期获得相应的积分。孩子们把积分贴在固定的地方,每4个积分可以换一个大拇指贴在班级的宣传栏上。期末的时候,一个大拇指可以换一毛钱,这笔资金由班费支出。学生们在散学典礼时都可以分到一小袋硬币,特别开心。

一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班级管理工作有妙招)(3)

三、及时反馈,有进步。

有了班规,还有班币做辅助,班级管理就会快乐许多。但是,要想一直快乐下去,每个星期的总结反馈是不可以少的。我会在每周的星期五的《道德与法制》上,用十分钟的时间总结一周的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给优秀者发积分,并拍照传到班级群,鼓励孩子们继续保持优秀,同时鼓励其他同学一一跟上,人人争做优秀学生。自然,班级的学习氛围就会变好,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起来。

一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班级管理工作有妙招)(4)

四、创设活动,体验快乐

活动的创设,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幸福指数。每个学期,除了引导孩子们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班级活动的开设也不能少。我会利用节日:端午节、植树节、国庆节、母亲节开设相关的活动,每一个活动,都要让孩子们有所收获。

印象最深的是班级里举行的国庆、中秋同庆活动,孩子们提前排练了各种节目,有集体舞,独唱、独舞、还有武术表演,在各种表演中,我发现了孩子们的特长,并鼓励他们继续学下去,学好一门特长。还有讲故事比赛、运动会比赛......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乐趣。

一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班级管理工作有妙招)(5)

三、引导感恩,关注情感

相信很多班主任都已经发现,现在的孩子家庭条件好了,家里都只有一两个孩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都非常的自我。遇到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少会考虑到他人。所以,当这些孩子成了打孩子的时候,就会心浮气躁,不听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所以我们班主任要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要关注学生的感恩教育。只有孩子们懂得了感恩,学会心中有他人。那么,班主任的引导才会有效果。

感恩教育如何进行呢?最主要的是班会课的。每个学期至少要有一节感恩班会课。除了班会课的引导,还可以利用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父亲节等节日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只要感恩教育落实了,班级的学生就会静下心来学习。任课老师来上课也就轻松很多。

一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班级管理工作有妙招)(6)

四、家校共育,引导孩子成长。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教育好一个班的孩子,单单靠你班主任的能力还是不够的。班主任应该和家庭教育联合起来,时常和家长们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学生教育好。在家校共育这块,我是这样做的:班级里两个孩子打架了,我会先把孩子叫过来,问清原因。然后,沟通、交流、教育、引导后,最后我一定会把事情的经过告知家长。请家长协助老师再与孩子沟通,以避免孩子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一起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如此,家校一体共育孩子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的班主任需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班规。再用心培养好班干部,认真落实班规,及时反馈班级情况,赏罚分明。同时,在思想上,要引导孩子做一个感恩的人。班级工作的引导还要有家长的支持。如此,带出来的班级,班主任的工作会轻松很多,不信你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