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所写的贾府,是一个“钟鸣鼎食之家”交往过从者,亦多为“诗礼簪缨之族”因此,书内涉及“有职之人”处颇多但因作者早存了一个“无朝代年纪可考”、“无地舆邦国可考”的艺术宗旨,所以往往不去“坐实”这些官职有时更故意生造,以收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之效例如“体仁院总裁”、“兰台寺大夫”、“龙禁尉”等即属虚拟即使是实有名称,也往往“古事”、“时事”参用,不拘一朝一代之成法例如“节度使”为唐置,“统制”为宋置,“都检点”系五代所设,“军机”仅清代独有,等等此外,象“钦天监阴阳司”,干脆是把“钦天监”和“阴阳学”两个部门硬捏在一起,“造”出来的衙署现将《红楼梦》中出现的职官典制择要简释如次,以方便大家的阅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红楼梦判词及排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楼梦判词及排序(红楼梦的官职典制常识)

红楼梦判词及排序

《红楼梦》中所写的贾府,是一个“钟鸣鼎食之家”。交往过从者,亦多为“诗礼簪缨之族”。因此,书内涉及“有职之人”处颇多。但因作者早存了一个“无朝代年纪可考”、“无地舆邦国可考”的艺术宗旨,所以往往不去“坐实”这些官职。有时更故意生造,以收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之效。例如“体仁院总裁”、“兰台寺大夫”、“龙禁尉”等即属虚拟。即使是实有名称,也往往“古事”、“时事”参用,不拘一朝一代之成法。例如“节度使”为唐置,“统制”为宋置,“都检点”系五代所设,“军机”仅清代独有,等等。此外,象“钦天监阴阳司”,干脆是把“钦天监”和“阴阳学”两个部门硬捏在一起,“造”出来的衙署。现将《红楼梦》中出现的职官典制择要简释如次,以方便大家的阅读。

【知府】

小说第二回:“雨村……今已升了本府知

府。”地方政权中“府”一级的长官,唐代称为“尹”;宋代称为“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明代始正式称“知府”,正四品;清代相沿不改,初仍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为从四品。

【鹾政、盐课、巡盐御史】

小说第二回:“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又第十九回:“盐课林老爷。”清代在两淮、两浙、长芦等重要产盐区各设

“都转盐运使司”,长官为“盐运使”,又称“盐政”、“鹾政”。因常带都察院的盐课御史衔,所以又称为“巡盐御史”。

【兰台寺大夫】

小说第二回:“林如海……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汉代宫廷藏书处称“兰台”,由御史中丞主管,兼掌纠察弹刻,后因称御史府为“兰台寺”。历代均无“兰台寺大夫”的官名,此系作者因古虚拟。

【国公】

小说第二回:“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

胞弟兄两个。”“公”是古代爵名,居五等封爵之首,位在郡王之下。自隋至明,以古郡国之名为某公爵封号者称某国公。如隋之杨素封越国公,明之徐达封魏国公等。清代改古郡国名为美称。如镇国公、辅国公等。

【主事】

小说第二回:“皇上……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个主事之衔。”明清两代士人考中进士后分部办事,须先补为主事,然后递升员外郎。“主事”是各部司官的最低一级,明为从六品,清为正六品。

【工部员外郎】

小说第二回:“(贾政)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又第三回:“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隋、唐始设工部,为中枢六部之一,掌管各项重大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历代相沿不改。“员外郎”是司一级的副长官,明清两代为从五品。

【金陵省体仁院总裁】

小说第二回:“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历代官制中均无此职名,系作者虚拟。

【女史】

小说第二回:“……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

入宫中作女史去了。”“女史”是古代宫中女官名,掌王后之礼职。清代女史,掌执内职六局文书。

【捐的同知】

小说第二回:“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纳钱粟以得官称为“捐官”。“同知”是知府、知州的佐贰官。明清两代府同知为正五品,州同知为从六品。

【亲王、郡王】

小说第十三回:“原系义忠亲王老干岁要的。”又第三十三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

爷。”又第十一回:“方才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亲王”之名始於南朝陈代,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相沿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第一等称为“和硕亲王”、主要以封皇子。“郡王”之名始于西晋,唐代诸王的长子封郡王,宋代以后略同前制。清代宗室封爵第二等称为“多罗郡王”

【门子】

小说第四回:“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

个门子使眼色儿。”衙署中侍茶、捧衣的下等差役称“门子”。

【节度使】

小说第四回:“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又第十三回:“永兴节度使冯胖子。”又第十五回:“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与府上最契。”“节度使”系唐代始建之官名,因受职之时,由朝廷赐给旌节,可以节制所辖区之军政,故称。节度使多兼按察、安抚、度支等使,统管军事、民政、财政、任高权重。宋、辽、金均设此官,但已无实权;元代废。

【皇商】

小说第四回:“(薛蟠)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

事,全然不知。”从宫廷内库领取银钱,专替朝廷经商的人,民间称之为“皇商”

【才人、赞善】

小说第四回:“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才人”是皇帝的妃娘之一。晋

武帝司马炎始置,后世多沿用。唐代初定为宫官之正五品,后升为正四品。“赞善”始置于唐,称“赞善大夫”,主要职掌有关太子之侍从、侍讲、传令等事。元明清因之,只称“赞善”。这里作者借拟为宫中女官。

【九省统制】

小说第四回:“又闻得母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统制”之名始于北宋,南宋时正式成为屯驻外地的禁军将官职衔。这里的“九省统制”是作者借拟的官名。

【钦天监阴阳司】小说第十三回:“贾珍……吩附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唐代设“司天台”,宋、元称“司天监”,明、清改名“钦天监”。职掌为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历法。钦天监属下无“阴阳司”,各府、州、县均设“阴阳学”,掌占候、星卜、相宅、择日等事。“阴阳司”系作者虚拟。

【将军】

小说第十三回:“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

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春秋有“将军”之称;战国及秦,“将军”为武官高级官号;汉代以后,在“将军”号前往往加以称号。清代宗室封爵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等号,一般均递降一等承袭。小说里的“将军”爵号,系作者虚拟。

【堂官】

小说第十三回:“回来送与户部堂官老赵。”

“堂官”是明清时代对中央各部以及各独立衙署长官的称谓。因其在大堂上办公,故名。

《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

小说第十三回:“贾珍命贾蓉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例。……上面大书:‘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卫’。”清制,侍卫最高者为“御前侍卫”多由八旗

子弟选充。小说里的职衔,系作者虚拟

【僧录司、道录司】

小说第十三回:“僧道对坛榜文,榜上大书:……总理虚无寂静教门僧录司正堂万虚、总理元

始三一教门道录司正堂叶生等敬谨修斋,朝天叩佛。”明清时代设在京都的僧、道官署,称“僧录司”、“道录司”,掌管全国僧道事务。

【长府官、长史官】

小说第十四回:“(北静郡王)命长

府官主祭代奠。”又第三十三回:“忠顺王府长史官”。王府设置长史,始自南朝,历代因之。明代为正五品,清代为正三品,总管府中事务。“长府官”系作者虚拟的官名,其职掌盖与“长史官”同。

【守备】

小说第十五回:“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明代设“南京守备”,节制本区各卫所,为重要军职;又于总兵下设“守备”。清代绿营统兵官有“营守备”,武职正五品。

【凤藻宫尚书】

小说第十六回:“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东汉及三国魏时,皇宫中曾设女尚书,掌管处理宫外奏事。“风藻宫”系作者虚拟的宫名。

【通判】

小说第二十四回:“只因他身上捐着个通判。”又三十五回:“宝玉听说,便知是通判傅试家的嬷嬷来了。”宋代设立“通判”,为州府长官的佐贰官,握有实权,州府公事须有通判连署方许下行,号称“监州”。明清设於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实际上成为闲职。

【学差】

小说第三十七回:“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学差”即“学政”。宋代设“提举学事司”,明代设“提学御史”、“提督学道”。清代设“提督学政”,简称“学政”,派往各省专掌生员(秀才)之考课。“学政”由朝廷在侍郎、京堂、翰林、科道等官中选进士出身者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期间,与督、抚平行。

【太医院正堂】

小说第四十二回:“贾母道:‘当日太医院正堂王君效好脉息。’”秦代设“太医令”掌管医务,自汉

至隋相沿无改,为太常寺属官。唐置“太医署令”,宋代改为“医官院使”,仍属太常寺。至元代,“太医院”始为独立官署,主官为“院使”。明清因之,官阶正五品。官署听政的大堂称为“正堂”。明清称知府、知县为“正堂”,以与佐贰官相

区别。小说里借指太医院长官。

【通事官】

小说第五十二回:“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

官。”“通事官”即翻译

【九省都检点】

小说第五十三回:“王子腾升了九省都检点。”又第五十五回:“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

九省检点。”“都检点”也叫“都点检”,五代后周世宗柴荣设置,是皇帝亲军的最高长官,实权很大。宋初废去。“九省都检点”系作者托古虚拟。

【大司马】

小说第五十三回:“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汉代置“大司马大将军”,后但称“大司马”,实权在丞

相之上。隋代废置。明清时用为“兵部尚书”之别称。

【军机】

小说第五十三回:“贾雨村……协理军机,参赞朝政。”清雍正时创设“军机处”,最初职掌仅限军务,后则操柄军国大政,实权在内阁之上。

【庄头】

小说第五十三回:“小厮……回说:‘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了。’”又第六十四回:“贾蓉道:‘我老娘在那一家时,就把我二姨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清代为皇室及满汉旗籍贵族豪门经营、管理旗地田庄的代理人称“庄头”,掌管监督佃户生产及催收地租、摊派劳役等事,有的庄头本身就是地主。

【太妃】

小说第五十八回:“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

妃已薨。”又:“北静王府便赁了西院,太妃少妃每日宴息。”又第七十一回:“荣府中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几位世交公侯诰命。”皇帝父亲的妃嫔称“太妃”;唐中叶以后,诸王之母亦称“太妃”

【侍郎】

小说第七十八回:“那是杨侍郎送的。”明清以中枢六部之副长官称“侍郎”,为正二品官,有左、右二侍郎,与各部“尚书”均为一部之“堂官”。

【指挥】

小说第七十九回:“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现袭指挥之职,此人名唤孙绍祖。”明代世官中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清代京师兵马司有正六品指挥、正七品副指挥。

【官媒婆】

小说第七十二回:“就是官媒婆那朱嫂子。”又:“前儿官媒拿了个庚帖来求亲。”官衙中承办女犯

发堂、看管、押送、择配等事的女差役称“官媒婆”。以做媒为业的妇女,亦称“官媒婆”。

【捕快皂隶】

小说第六十八回:“咱们直去见官,省得捕快皂隶拿来。”“捕快”即“捕役快手”,掌缉捕行刑等事;“皂隶”即衙门中的差役。

【察院】

小说第六十八回:“察院坐堂看状,见是告贾

琏的事。”这里“察院”指“都察院”长官。“都察院”,明、清官署名。汉以后历代都设有“御史台”,明初改设“都察院”,最高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又分十三“道”(监察区),明末增为十五道,每道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考察官吏,俗称“巡按”。清代改长官为“左都御史”,其“右都御史”为各省总督之兼衔,裁撤“佥都御史”,以六科“给事中”并入,构成最高之监察、弹刻机关。

【巡检衙门】

文学剧本第二十四集《黛玉之死》二十二段:“才刚冯府的大爷派人送急信儿来,说咱们家大爷让巡检衙门给锁了去了。”“巡检”之名始於宋代,主要设置于沿边或关隘要地。“巡检”或管数州、数县,或管一州、一县,均以武官任之,受州、县指挥。元代的“巡检”为九品官,明清的“巡检”多设于距州、县城稍远的地方,管理当地的治安等事。

【锦衣指挥使】

文学剧本第二十五集《贾府抄没》五十五段:“锦衣指挥使仇都尉仇大人来了。”明洪武十五年设“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皇帝出入仪仗,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权力。其长官为“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充任,下设“经历司”、“镇抚司”等。“镇抚司”分南北二部,“北镇抚司”专

理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残酷。“南镇抚司”专管军匠。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称为“厂卫”。

【都尉】

小说第二十六回:“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

打伤了……”又文学剧本第二十五集《贾府抄没》五十五段:“锦衣指挥使仇都尉……”战国时即有“都尉”之名,唐代用作勋官称号,清代用为三、四品武职阶官称号,如“武义都尉”、“武翼都尉”、“昭武都尉”、“宣武都尉”等。

【权知刑部】

文学剧本第二十五集《贾府抄没》六十五

段:“忠顺王爷和权知刑部贾大人到了。”“刑部”为中枢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长官为“刑部尚书”副长官为“刑部侍郎”,部下分司办事,自隋以降,历代相沿。“权知”,宋初官员以朝廷临时差遣管某地的名义治事,在官衔前常带有“知”字,“知”为主持之意,暂代者称“权知”。如“权知枢密院事”、“权知贡举”、“权知某州事”等。又资历浅者出任品级高的职务时也加“权”字。

【羁候所、狱神庙】

文学剧本第二十六集《狱庙相逢》十四段:“两府人丁加起来有六、七百号,羁候所拢共只有多

大?连狱神庙都关满了!”“羁候所”即后世所谓“拘留所”。清初坐事被抄,一般是主犯逮入刑部牢,家属奴婢发按察司监和羁候所拘押。“狱神庙”是监狱和羁候所里供奉“狱神”的所在。此“狱神”初为皋陶,后以萧何嬗替,所以又叫“萧王堂”。

【大比、春闱】

小说第一回:“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明、清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三级。乡试又称“大比”,“比”是考核之意。考取者为“举人”。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会试,因此称“春闱”。“闱”是考场的意思。

【进士】

小说第二回:“雨村”……会了进士,选入外班……”又第十三回:“乙卯科进士贾敬。”科举考试中,举人经会试、殿试取中者,分别授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通称为“进士”。

【状元、榜眼、探花】

小说第七十四回:“你是状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个才子。”又小说第二回:“这林如海……

乃是前科的探花。”明清时代科举考试殿试取中者分为三甲(三等),第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国子监祭酒】

小说第四回:“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简称“国学”,始建於西晋,称“国子学”,

隋唐改称“国子监”,后代因之,为最高学府。隋唐以降,国子监的主管长官称为“国子监祭酒”。

【塾掌】

小说第九回:“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塾”即私塾,旧时的私立学校。私塾的主管者,称“塾掌”。

【黉门监】

小说第十三回:“贾珍因想着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古代学校叫做“黉门”。“监”即“监生”,本指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后来亦可以花钱捐得。

【翰林】

小说第四十九回:“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

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唐以后称文学侍从之官为“翰林”。清代科举中进士朝考选为“庶吉士”者称“翰林”。又翰林院之修撰、编修等亦称“翰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