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工人日报》头版头条用“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会创新纪实”为题点赞大连高新区工会工作;21日,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了全文转载;2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用大篇幅介绍了大连高新区工会各项服务职工创新举措。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1)

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 大连高新区工会这“娘家人”做得好!

(全文转自全国总工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作为职工“娘家人”工会能提供哪些服务?

定制班车、共享汽车、职工公寓、优惠服务卡、网上好声音、婚恋社交、闲时社区、创梦工场……在大连高新区工会,这些服务都已成为现实。

他们认为——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

在辽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附近,有一处工会定制班车和新能源共享汽车停车点,停着5辆大巴,还有10多辆电动汽车。大连高新区工会工作人员拿出手机,在“氢氪出行”APP上按了几下,一辆电动汽车的门开了。

乘车来到高新区职工公寓,只见这个公寓由三栋高层建筑组成,入住者既有刚入职的青年职工,也有临时居住的高层次引进人才。公寓外围还有正在建设中的高新区职工文体中心、职工培训中心。

公寓外,数十辆颜色一致,为入住职工提供区间出行服务的智能自行车,整齐停放在带有雨搭的车棚里,而车棚被巧妙设计成了文化长廊,创梦工场、工会会员服务卡、共享图书馆、职工培训、母婴小屋、工会好声音等高新区工会各服务项目在这组文化长廊宣传栏上逐一展示。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2)

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也颇为热闹,这是高新区工会投资设立的集普惠服务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特色文化基地、学习培训基地于一身的服务综合体该服务中心位于企业职工集中的大连软件园区域,面积达1400多平米。

在服务中心的一楼,有为职工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工会“创梦工场”、有为职工提供放心工作餐的自动售饭机,还有为职工提供借阅、购书服务的共享智能书柜。

来到二楼,十多个综合服务台席、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培训教室、工会心灵咖啡、工会红娘工作室等映入眼帘。职工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办理入住职工公寓、车辆检验、工会会员服务卡、孕检绿色通道、外籍员工出入境手续等百余项业务,还可享受法律咨询与援助、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心理疏导、婚恋交友等工会特色服务。

在大连高新区,到处都能看到工会为职工提供的服务细节,感受到高新区工会服务职工的新理念。

职工需要什么 我们就做什么

大连高新区占地面积153平方公里,而在近3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却聚集了近万家企业。很多企业职工面临着住房难、出行难、就餐难、婚恋难、托育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职工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高新区工会秉持这一理念,眼睛向外,通过行政资源的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努力破解着一个个难题。

职工公寓

调查显示,“住房难”位列高新区职工“五难”之首,调查显示,有租房需求的职工占比达到60%。

2015年5月,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支持下,由工会牵头,组织国土、人社等部门共同推出拥有1634套优质房源的——高新区职工公寓项目。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3)

区总工会投资290万元为公寓配备了桌椅、床铺等生活配套设施,而公寓的租金仅相当于当地社会住房租金的50%;加之公寓的位置相对优越,很受年轻职工以及刚到大连的高层次人才欢迎。目前,职工公寓项目已先后为178家企业4000余职工解决了“住房难”问题。

定制班车

过去,通往高新区的公交线路只有8条,高峰时段数万职工同时上下班,8条线路怎么够用?

工会发现许多校车大部分时间都闲着,便与提供校车服务的公司商量,双方一拍即合。考虑到校车数量有限,工会又与大连交运集团“散客服务中心”联系,对方欣然接受。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4)

高新区工会“定制班车”自2013年11月启动第一条线路以来,如今已开通线路192条,拥有车辆192台,每日为超过7000名职工提供便捷、舒适的上下班出行服务。

共享新能源汽车

职工在日常外出办事、郊游、会客,经常需要临时用车,而购买私家车对于大多数刚入职的年轻职工来讲,是种奢望。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5)

针对这一需求,高新区工会与开展共享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企业合作,启动了职工共享新能源汽车项目。企业负责人表示,非常愿意和工会合作,给予高新区职工的价格非常优惠,比打出租车还要便宜。

工会协调城管、电力等部门以及有停车场的大型企业、写字楼、商厦等,解决了127个共享汽车停车点,协助安装了80个充电桩。274辆印有工会标识的共享新能源汽车遍布全区大街小巷,已有3万多名职工享受到了这项服务。

舒心员工餐

职工就餐是否舒心是个大问题。在工会的努力下,通过与管理运营机构沟通增加了职工食堂数量,增开了实体餐厅的服务窗口,缓解了就餐拥挤的状况,由传统的“吃份饭”升级为“美食广场”,让职工能吃上卫生、营养、物美价廉的舒心饭。

2018年5月份,更为智能、便捷的“大连高新区总工会共享售饭机”正式落地运行,标志着大连高新区职工开启无人快餐时代,共享一体化服务又迈出坚实一步。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6)

目前,已在企业职工集中的写字楼宇、商超等区域开设 50 个自动售饭机网点,每天提供餐品 4000 余份,让广大职工享受零距离、全天候、高品质的就餐服务,将服务做到职工身边,为全区职工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婚恋社交

先后举办鹊桥会50余场,组织大型千人鹊桥会3场,累计参加活动人数过万人。实现了职工交友“四级组织”:区总工会搭建i (爱家)服务平台,二级工会设置婚恋服务站,企业工会开展联谊活动,职工自组织开展小型交友活动。

2018年4月,由高新区总工会、团工委、妇联共同推动的首批6家“社交驿站”正式启动。“社交驿站”选取年轻员工青睐的咖啡馆建立公益社交场地。“社交驿站”依托“i (爱家)婚恋服务平台”,开设婚恋课堂,并定点、定时有红娘值班,职工自组织也在这里开展小型交友活动,“社交驿站”的建立,助力高新区单身职工扩大社交圈子,早日找到合适的伴侣。

母婴亲子

为解决园区女员工孕期做检查预约困难的问题,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百佳医院等医疗机构联合推出了“孕检绿色通道”,凡是高新区的孕期女员工不用排队就可挂专家号,此外,做四项必要检查,还可以享受工会专属补贴的优惠价格。

为了给企业女员工提供更好的哺乳、备奶空间,自2015年开始,投入专项资金,在园区各企业内部建立母婴小屋,并全部配置了冷藏箱、消毒柜、沙发椅、茶几、储物柜、水具、备用奶具等用品。为职场妈妈解决“备乳难”问题。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7)

目前,园区已建成的母婴小屋达195家,其中,55家被列为市级母婴小屋;9家被评为大连市首批示范女职工关爱室;3家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示范女职工关爱室。

2017年6月1日,高新区职工托育中心正式揭牌启动。在企业和职工相对集中的楼宇建立的职工早教和托管中心,累计服务职工及员工子女256人次,为职工节省托育开支近40万元。辅助缓解了高新区0-3岁儿童托育资源紧缺的局面,有效缓解了职工子女入托难问题。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8)

2017年8月,大连高新区首家职工亲子工作室在简柏特(大连)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帮助解决企业职工子女寒暑假期间托管难问题。2018年8月,高新区第二家职工亲子工作室在大连文思海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班,让更多职场上的宝爸宝妈们上班、带娃两不误。

今年初,高新区的这两家职工“亲子工作室”双双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

职工在哪里 工会服务就做到哪里

大连高新区工会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项目化运作,真正做到了“职工在哪里,工会服务就做到哪里”,让全区职工乐享工会服务。

工会会员服务卡

2010年3月,高新区工会在全国率先推出“工会会员服务卡”,该卡具有“三卡合一”的功能,既是实名制的身份识别卡,又是特惠服务的优惠卡和标准的银联借记卡。为方便职工使用,服务卡先后实现了3次升级,即从借记卡到信用卡、IC卡,再到带有工会会员照片的实名卡。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新区工会适时推出“网络版工会会员服务卡”,并于今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

高新区工会选取了与员工生活密切相关的影城、加油站、医院、汽车4S店、生鲜配送等40多个行业100家商户,挂上带有“大连高新区总工会服务商户联合工会成员单位会员服务合作商户”标识的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9)

工会会员用手机微信扫码,就可知道自己能享受什么优惠,按优惠待遇接受服务或购买商品。实现了从工会发布信息提供服务到自取型服务的转变。

截至2019年6月,服务卡已签约商户800余家,持卡职工可在通信、餐饮、体检、保险、医疗等方面享受各类优惠服务1000余项,9年多来,已累计为职工节省消费支出4.6亿元。

工会好声音

面对高新区年轻化、高学历的职工群体,新时代的“工会思政课”怎样做到“叫好又叫座”?大连高新区工会选择了符合年轻人的学习方式,在网络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上开辟“工会好声音”频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身听”。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10)

工会好声音目前有《讲故事》、《员工原创作品》、《大连高新区员工故事》等11个专辑。不仅区内的基层职工受益匪浅,意外的是,“工会好声音”还在北京、上海等地收获了一众粉丝,成为该平台政治理论类栏目中最受欢迎的频道之一,推送的《讲故事》、《共产党宣言》等音频内容上线不久便成了爆款,仅这2个栏目就收获了1000多万次的点击量。

今年4月,大连高新区总工会又在“工会好声音”频道内开通《听高新 · 一周新闻》栏目,每周为职工播报最新大连高新区新闻,主播全部由基层职工义务担任。该栏目一经推出,便很快成为了年轻职工了解园区发展动态的不二之选,还经常有基层职工自荐要做这个栏目的播音员。

闲时社区

如何在“八小时”工时以外贴近职工、凝聚职工,2017年开始,高新区工会在职工文体俱乐部的基础上打造“闲时社区”,“闲时社区”共有三个板块,分别是闲时创业、闲时活动、闲时培训,它成为工会工作的新领域,职工八小时工时之外的新天地。

如今,“闲时社区”已有近30个职工协会组织,骨干会员4000余人,每年举办大小活动500余场,参与职工3万余人次。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11)

“闲时培训”已列入高新区工会的“万人培训计划”,不仅有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大众化培训,还有满足小众化需求的“5分钟化妆”“非凡发声”“帆船射箭”等课程,培训内容涉及11个大类,75种课程。

如此多的职工协会组织,将有各种爱好的职工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培训,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只有两名工会干部。工会的工作思路就是充分发动职工群众,由职工骨干担任各协会组织的负责人,由他们每年提供活动计划、组织开展活动,工会则负责协调师资、各协会活动及提供一定活动经费等。

人才稳定得益于园区工会的特色服务

“工会服务已经成为我们招商和安商的重要支撑。”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爽如此感慨。

大连文思海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郗洪涛则表示,对于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而言,人才稳定是至关重要的,该公司在全集团18家企业中,职工的稳定性、满意度和经营业绩都是最高的,“这得益于园区工会对职工的服务。”

工会创梦工场

2015年6月,高新区工会创办了全国工会系统首个职工创新创业基地——工会“创梦工场”,为广大职工、大学毕业生搭建起开放式的、全要素的创新创业平台。“创梦工场”先后被评为“大连市优秀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12)

“创梦工场”的成绩也很亮眼:辅导企业及团队累计共72家;举办创业路演、沙龙、项目私董会90余场;36个项目在高新区注册创立企业;3家企业获得总计5320万元的创投资金;5家企业达到毕业标准,并申请继续在“创梦工场”进行孵化。

工会心灵咖啡

2018年4月中旬,高新区总工会创建了“工会心灵咖啡”,主要以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评估、危机干预等服务为主,结合了区内IT职工的职业特点,开发出个性化的心理健康系列活动,采用“一杯咖啡换一次咨询”的方式为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心理困扰,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使解决问题变得轻松愉悦,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可。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13)

他们还把每周二定为“心灵呼吸日”,举办线下的心理减压沙龙活动,创办以来,共举办“IT人员情绪管理”、“心理电影沙龙”、“情感学院”、“沙盘游戏”等活动近30场。还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工会暖心课堂,走进区内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相关心理培训,助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共享图书馆

扫码、实名注册、现场领取图书卡、30秒完成快速借阅,2018年3月15日,在位于大连高新区腾飞软件园的“共享图书馆”智能书柜前,前来体验这种新潮图书借阅服务的企业员工络绎不绝。当天高新区“共享图书馆”正式启用,这是大连市首家“共享图书馆”项目。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14)

针对员工对纸质阅读的需求,工会与大连新华书店深度合作,共同创建了高新区“共享图书馆”项目,由大连新华书店定期向设在区内的智能书柜投放畅销书,打造全新的“互联网 阅读”载体,通过现代技术与纸质阅读的有效融合,为区内员工提供便捷而高品质的阅读体验。

目前,高新区“共享图书馆”首批项目已在全区多个写字间及职工公寓内设立了20台智能书柜,陆续投放1万册畅销图书。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15)

高新区工会先后在辖区企业建立了近800家职工书屋,成立读书协会,举办“员工读书节”,打造了读书活动社群交流平台。其中,7家基层书屋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示范职工书屋”荣誉称号。

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2014年,高新区总工会在服务中心设立法律咨询窗口,聘请律师为职工答疑解惑,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在此基础上,2017年8月,由区工会牵头,联合区法院、区人社局成立“大连高新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区总工会副主席担任调解中心主任,人社局一位副局长、法院一名法官、劳动争议仲裁院院长、工会法律部部长担任副主任,设8名调解员,其中有4名专职律师和两名仲裁员、两名法官,同时,制定调解制度和调解程序,调解中心组成人员、调解制度及调解程序等都公布上墙。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50余起劳动争议,为职工争得经济利益300多万元。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16)

目前,大连高新区工会还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建起外籍员工服务中心、腾飞园服务中心等五个职工服务分中心,结合基层各服务阵地,实现线下服务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还建起了由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澎湃政务号、官方微博、抖音、直播、网络电台、微信小程序等平台组成的——“互联网 全媒体矩阵”工会宣传阵地,实现职工政治思想武装的全覆盖。

多年来,大连高新区工会通过服务让工会看得见,摸得着,通过服务实现把职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行动起来的工作目标,使有困难找工会变为现实,赢得党政满意、企业认可、员工拥护、社会点赞!

大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总工会主席刘源波表示,服务职工群众就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要以服务职工为主题,服务一切职工,一切服务职工,服务职工一切,解决“增三性”“去四化”问题;要通过服务成为职工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娘家人”。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17)

暖心慰问困难职工传递工会温暖(以服务职工群众为生命线)(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