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学校主要考虑两个指标
一个内部指标,主要是指你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一个外部指标,就是要去了解跟你报同样学校同样专业的考生的竞争力。那么如何衡量自己的内部指标呢?
第一个标准是基础怎么样。你过往的成绩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因素,例如四六级多少分、平时学习成绩排名如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看你自己的学习习惯以及单位时间的学习产出。如果你学习习惯好,定力好,就代表你的基础可以;如果定力不好,就代表基础不好。
第二个标准是你的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你。
如果你一想到这个学校,就会联想到很多美好的事情,那这个学校就属于能刺激你的一个 目标。如果你一想到这个学校就觉得很烦躁、去不去都无所谓,那千万别选这个学校,因为它是一个你现在就够得着的目标,而不是一个能激励你为之努力、坚持的目标。
第三个标准就是所谓的天赋,就是你学这个学科到底有没有感觉。大家可以测试一下,拿一本这个专业的基本教材,用一整天的时间先从基本理论看起,如 果你看起来比较顺畅,那就说明你在这个专业上有点天赋,至少是不会比别人差的。如果你 看起来晕头转向,根本就看不懂,那建议不要报考这个专业。所以大家一定要合理审视自己的能力, 运用合理的方法论去判断、选择。
最终决策的参考指标一、复试分数线
很多同学可能对复试分数线没什么概念,不清楚考多少分对应什么水平。参加管理类联考的七个专业,基本上考到 220、230 分是属于绝对的高分;如果是满分 500 分的情况,400 分 以上是属于绝对的高分。
大家要把自己各个科目大概能考多少分,做一个排列组合,得出一个结论。比如英语最保守考多少分、最理想考多少分,专业课最保守考多少分、最理想考多少分,然后把保守得分 数和理想的分数分别相加,就能得出总分的变化幅度,这是每一位考研的同学都要做的一道算术题。你查到的各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并不是你最终的分数目标,你的分数目标一定要冲着复 试分数线往上 15 分到 20 分来定。因为现在的复试实行差额制,并且差额复试的比例(即进 如复试与最终录取的人数比)逐年扩大。如果你的成绩刚刚达到复试分数线,在复试中被刷的风险就很大。
换句话说就是你有复试的机会,但很少有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定分数目标的时候,有一个看起来有点笨但是比较稳妥的方法,就是根据学校近 3 年的复试分数线算出平均复试分数线,在此基础上加 15 分,或者直接取其历年最高复试分数线作为目标。
二、招生人数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招生人数是一个比复试分数线还更重要的指标。因为复试分数线是会随着命题难度和阅卷情况波动的,招生人数则是一个更具有绝对参考价值的指标。此处给大家补充一个细节, 就是将来你们初试的答卷, 是在你报考院校所在地阅卷的。
如果是公共课 (政治、英语和数学),就是在报考院校所在省的研招办进行统一阅卷;如果是联考科目,就是省研招办指定的阅卷组阅卷;如果是自命题的专业课, 就是邮寄到你的报考院校,由报考院校的老师直接阅卷。所以你报考院校所属省份阅卷严格或宽松,对你的公共课 成绩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现在这个分差越来越小,因为阅卷 (尤其是主观题) 实行二人制 差复核制,即同一个主观题,由两个老师打分,一位老师打完分之后,另一个老师还要打一 次分,如果两位老师给得分相差 2 分或以上,这张答卷的这道题就会由第三位老师重新阅 卷, 如果分差小于 2 分,则取第一个分数。因此很多同学担心的压分的情况,实际上也没 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那么为什么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之间的复试分数线有时会相差那么大呢?主要是源于各 个院校自主命题的专业课难度可能不同,阅卷的严格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专业课成绩可能相 差比较大。因此复试分数线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参考指标。如果某个学校某个专业招生人数特别少,特别是那种推免人数很多,统考招生名额非常少 的学校专业,大家一定要注意。
如果统考招生名额少于 5 个,基本上就属于非常危险的情 况,要慎重考虑。报录比就是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需要大家自己计算,但是有些学校的报录比是差 不出来的,因为有些学校不会公布报名数据。录取人数可以根据招生计划(通常 9 月会公布) 和推免名单(通常 9 月,10 月会公布)进行推算,计划招生的总人数减去推免人数就是统考的 录取名额。报录比大于 8:1,就是非常难考;报录比在 5:1 左右,属于相对比较适中的水平;报录比 在 3:1 和 2:1 左右,属于相对比较容易,甚至有可能报考的人还没招生名额多那就意味着只 要你过了国家线就能进复试,甚至是只要过了国家线就能录取 大家要综合复试分数线、 招生人数, 报录比这三大指标进行整体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