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阅读#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多尊崇正统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有忠义理智信等体系,所以在这个思想体系下出来的官员,大多数都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它们会用道德约束自己,以高于律法的标准要求自己。因此,清廉为官,造福百姓也是他们的一种自我要求,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思想体系的存在,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清廉正直的官员,它们耗费毕生的精力来捍卫清正廉洁的官场,尽管它们中的多数可能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它们的存在给历史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清廉故事的读后感(听故事学知识夜航船读书笔记)(1)

冰壶

杜甫有诗曰“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这里的“冰壶”是指冰心玉壶,玉衡则是指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关于“冰心玉壶”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中的那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意思是说,如果洛阳的亲朋好友向你打听我的状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内心依旧像冰壶里面的冰一样纯洁无瑕,表达了作者向世人表明自己纯洁的内心,没有受到世俗那些功名利禄的诱惑。

关于清廉故事的读后感(听故事学知识夜航船读书笔记)(2)

古人为官是十分不易的,本来封建王朝的官场就充满了各种门阀派系,他们常年明争暗斗,但凡有新来的官员,它们就会逼迫新来的官员站队,因此,稍有不慎就会面临重重危机,轻则丢掉乌纱帽,重则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更别说为民请命造福百姓了。所以很多官员为了保住自己头顶的乌纱帽,就会选择同流合污,久而久之,为官之初的那份激情和理想就会慢慢被灯红酒绿所冲淡,消失在脑海深处。而只有那些品格坚韧的官员,才能坚守心中的清廉,当一名好官。

留犊

东汉末年,有一名叫做时苗的官员在寿春做县令,他去上任的时候坐着牛车,在任一年多,当年给他拉车的牛在寿春县产下了一只小牛犊。等到他离任的时候,他却把小牛犊留在了寿春县,众人不解,时苗对身边的主簿说:“我来的时候本来就只有一头牛,没有这头小牛犊子,它是在寿春县出生的,所以应当把它留在这里。”

关于清廉故事的读后感(听故事学知识夜航船读书笔记)(3)

无独有偶,明明交河令叶好文也同样是基于这一点考虑,离任的时候给当地贫困百姓留下了三头小牛犊子给他们耕田,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称赞,故事流传甚广。因此“留犊”这个词后来慢慢变成了赞扬官员清廉的代名词。

小结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对封建王朝买官卖官贪赃枉法的写照,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历朝历代都有清廉正直的官员一直在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