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诗出自《神童诗》作者汪洙,字德温,宁波人。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同时也是是一篇影响广泛的启蒙读物。

少年方悔读书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1)

汪洙出身于县吏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九岁便能写诗,有神童之称。他的“神童”称呼,始于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勤县县令带领全县举人、秀才去孔庙参拜孔子圣像。在祭拜礼成之后,县令忽然发现大殿墙壁上,用木炭写有这样一首诗:

颜回夜夜观星像,夫子朝朝雨打头。

多少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

下边落款题有九龄童汪洙的名字。

县令环视大殿,不光殿宇破败不堪,孔子和颜回圣像也都缺额少肩,实在有损尊严,自觉羞惭。但转而一想,九岁孩童怎能写出这样诗来?怕是有人假冒孩童之名,故意讽刺于我?想到这里,便吩咐差役:“速去打听,这汪洙是何等样人,叫他前来见我。”

少年方悔读书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2)

朱洙跟父亲到了孔庙,见过县令。县令问:“这墙上的诗可是你写的?”

汪洙不慌不忙地回答:“正是,还请大人指教?”

“你为何要写这样的诗?”

汪洙说:“只要大人看看这庙,还能不知写这诗的用意吗?”

县令见他对答如流,心中暗喜,但仍有怀疑。便说:“这样说来,这诗果是你写的了,那可是神童了!”县令见汪洙穿着短小的衣衫,便嘲笑道:“只是神童的衣衫好短哟,老爷我还没见过穿这样短衣衫的神童哩!”

少年方悔读书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3)

汪洙听出县令还不相信诗是他写的,眼珠一转,智上心来,当着众人之面,向县令鞠了一躬,脱口吟道: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县令一听,果有才华,大喜道:“好诗,果是神童!将来定成大器! 有赏!有赏!

少年方悔读书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4)

从此,汪洙神童之名在宁波一带流传开了。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中进土,授明州教授,著有《春秋训诂》,历官至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台州崇道观,筑室西山,召集诸儒讲学,乡人称其室为“崇儒馆。”

少年方悔读书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5)

神童诗-----作者 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