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吃瓜群众围观学霸,从来都只有学霸在镁光灯下。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名满天下,这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

作为围观的家长,可能憧憬着将来的高考,自己孩子会成为被围观的一份子。笔者要说的是,其实不要只把眼光聚焦于学霸阶层,作为家长你看懂了什么是特控线?什么是本科线?过了特控线其实能上什么学校?过了本科线其实能上什么学校?这些大家都了解吗?

笔者发觉,其实很多家长不了解,在大家的概念中,尤其是自己从高考制度中走出来的很多家长,都将现在的特控线与以前的重点本科线和一本线划上等号。其实这是有误解的地方。

广东省高考19年各校录取排名(特控线对应哪些学校)(1)

今年物理类特控线(高优线)538,本科线445;历史类特控线(高优线)532,本科线437。特控线(高优线)是什么?2021年以前叫高优线,去年开始改称为特控线。

高优线是什么?

高优线其实是广东省2018年高考改革时提出的一个概念。2018年广东高考录取将一本线、二本线合并,为了保障高分考生的利益,在普通本科院校文、理类中,分别设置高分考生优先投档线。本科批次划分一条优先投档线,实行2次投档。高优率也就是达到高分考生投档线的上线人数比例,往往也是衡量一所高中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2021年取消高优线后改为特控线。

高优线(特控线)与原来的重本线、一本线是一样的吗?

高优线与原来的重本线、一本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高优线只是是用来划分考生投档待遇的,并非用来划分高校档次。跟以前的重本线和一本线划分高校档次是完全不同的。

讲白了,就是广东高考的录取实施二次投档,过了高优线的学生意味着他可以享有两次投档的机会,如果第一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与高优线下的考生一起,再进行一次投档。相当于优先投档线上考生可以“享用”一次退档重投的机会。

重本线应该是笔者读书时代的产物,后来什么时候改革成一本线和二本线的,笔者也没有去考究,只知道2012年前广东能进入一本批次招生的本土大学只有中大、华工、暨大、华师、华农、广外、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汕大等9所一本院校,而2017年后又增加了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作为一本批次招生院校。

由重点大学到一本院校,范围越来越大,一本率也越来越高,各地高中的成绩喜报越来越好看。2018年的改革更是将一本和二本合并为一个本科批次,设置了高优线,但因为高优线的划线也不断向下移,所以各高中的高优率也越来越高,成绩越来越靓丽。

所以在此要告诉家长们的是:高优线与原来的重本率和一本率是完全两码事。

广东省高考19年各校录取排名(特控线对应哪些学校)(2)

在此作一个数据的对比,家长们可能就更加清晰了,2012年,全省大概有40000人左右能进入文理科一本线,而到了2020年,全省考生能上文理科高优线的人数高达101276人,其中文科20392人,理科80884人。这是考生的水平提高了吗?显然不是,这只是分数线划分上的把戏而已,将一本线取消,设置高优线,然后划分分数线往下移,这就是真正的高优率。

过了高优线能上怎样的大学?

过了高优线就能上好的大学吗?相信讲了那么久,家长们还是不明白高优线到底意味着考生是什么水平?下面就用一个直观的例子说明吧:

广东省高考19年各校录取排名(特控线对应哪些学校)(3)

大家看着广东省2020年本科文科高分优先投档线上投档情况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要上中大你在全省文科最低排位是1293,要上华工你在全省文科的最低排位是1983,要上暨大你在全省文科的最低排位是3072,以此类推,那么我们看看刚过高优线的文科排位20392的同学对应的学校档次是什么?所对应的学校档次就是:广东技术师范、岭南师范、惠州学院等学校,而这些学校跟我们之前的重点本科院校和一本院校肯定不在一个档次上。

笔者去年帮亲戚报考高考志愿的时候才发觉,像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并不是广东最TOP层次的院校,都要超出高优线40分以上才有机会录取到一些不咋样的专业,更不用说那些热门的专业了。

笔者再以2021年高考为例,2021年物理类特控线上线为539分,而像广州中医药大学这些原一本院校最低录取547分,原二本院校广东财经大学最低录取550分,广东警官学院最低录取527分,佛山科技学院最低录取518分。所以,2021年物理类上特控线的,能上的大学是广东警官学院和佛山科技学院层次大学。当然,同一大学不同专业间也相差甚远。

所以,高考填报志愿同样是一门技术活,要结合自身省排位情况与去年各高校和高专业的录取排位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并同时结合招生计划变化等情况。

往期内容:

在佛山哪个区更容易考上大学?

广东高考取消高优线意味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