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

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会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叱咤风云一辈子,最后却倒在了自己的儿子手里。

为什么这些成功人士却总是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呢?找不准合适的接班人呢?是他们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对孩子进行各种专业的教育吗?是他们不够关爱他们的孩子吗?显然不太可能。他们和孩子之间到最后会走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一定是在一些不经意的节点埋下了矛盾的引爆点,然后日积月累到了必须要爆炸的地步了。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晚年就陷入了这样尴尬的结局,作为一个雄才伟略的君王,居然活生生地被自己亲手培养和扶植的儿子饿死了。这对于一个英雄来说,不得不让人唏嘘和感慨。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2)

那么一手导演了千古留名的“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饿死呢?要知道,这可是一位一身是胆的雄主。他曾经为了了解强秦的国情,亲入虎穴,以赵国使者的随从身份在秦国宣太后和秦昭襄王溜了一圈,惊艳了时光,也照耀了历史有能力、有魄力、有权力、有地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赵武灵王怎么也不应该落此下场呀?

个中缘由,本文自然会慢慢呈现!而我首先想说的是,即便是一个成功人士,当他回归到某个普通人的角色时,他其实和大多数普通人并无两样。赵武灵王就是在“父亲”这个角色上,犯了很多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3)

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的改革成功地将赵国带上了一条暴走的道路,神功大成的赵国当时解决了他们长久以来一直感到比较困扰的问题:一是南北的资源难以合流的问题;二是钉子户中山国的战略威胁问题;三是内部集团分权的问题。

可以说,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才是真正实现了“将全国力量集中到一块”的功能。再加上“胡服骑射”升级了赵国的军事系统,所以赵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都在与日俱增,面对北边的燕国、东边的齐国,西边的秦国、南边的韩、魏,他们彻底有信心地强硬起来了,不服就干,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花朵。

在利益分配原则中,永远都是强者优先的。在赵国通过自己一连串举措证明自己站起来之后,有了赵国强大的战力做背书,赵武灵王的国际威望空前地高涨,隐隐成了东方六国的抗秦领袖。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4)

正常情况下,很多功成名就的人都容易忘乎所以、自鸣得意、骄躁狂妄和武断蛮横。但是,赵武灵王还算是比较能保持清醒的。

比如,赵武灵王就没有被赵国当时的局部胜利冲昏头脑,他并不觉得自己脱胎换骨之后的赵国天下无敌,而是十分理智清醒地正视秦国的强大。他在位三十年,并没有急于扩张,而是稳打稳扎地去巩固自己的国防安全,为“抗秦”大业做好准备。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思路清晰、眼光独到、性格沉稳、能力突出的赵武灵王,才让赵国从一个随时可能被分裂的二流国家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能打硬仗、能挑重担的一流强国。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5)

这里插述一个小小的讨论和分析,那就是如果赵武灵王晚年不犯错误,他能否改变"秦并天下"的大势,或者让赵国取而代之?这种可能性还是不大的。因为秦国在地理、体系、体量以及经济方面都比赵国有优势,随便举个例子,关中平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秦国要是出关吃了败仗,完全可以退回关中修养生息,它有退路、有战略伸缩空间。赵国则不一样,你要是与世为敌,别人联合剿杀你,你没地方退,没地方喘气。

赵雍八年,赵与楚魏燕韩组成五国联军攻秦,惨败,被函谷关挡回来了。转年,三晋联军再度攻秦,又惨败,赵最惨,被杀八万,割两郡求和。

看到没有,秦国是自带防火墙的,正常情况下,要想从崤函一线往西打秦国,基本上没戏。要打秦国,难度最小的途径就是穿过北方的胡人统治区,从北往南打。但是,要想穿过敌占区去打另一个敌人,这依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6)

但是,我们为什么常说赵武灵王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君王呢?就是因为他的战略眼光和胆识谋略都是超人一等的。其他人都是望秦兴叹,这种做法无异于坐以待毙。只有赵武灵王主动去营造战机和先机。

他利用“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强大的骑兵,果断地占领了秦国北方的胡人榆林地区,让秦国少了一道安全屏障。并亲赴秦国实地考察(前文所说的),让秦国著名的宣太后和秦昭襄王都感觉到坐立不安。

但秦国的担心并不代表赵武灵王真的可以率领赵国改变秦并天下的大势,只能延迟秦国统一的时间而已。因为越是大势,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会越少,人们常说的“地球不会因为少了谁就不转了”,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秦国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赵武灵王从秦国“考察”回去的第三年便被他儿子活活饿死了。从而给历史留下了很多的遐想和遗憾!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7)

赵武灵王的死因,还要从一个美好而又传奇的梦说起,自古以来,温柔乡英雄冢,英雄一辈子的赵武灵王还是陷入了“红颜祸水”的怪圈了!

某年某月某日,大约是春季,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恋爱的气息。赵武灵王做了一个春意盎然的美梦,梦里有他的梦中情人。那是一个摇曳多姿、风华正茂的姑娘,赵武灵王对她,在梦中惊鸿一瞥,便永生难忘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根深种的赵武灵王也不管梦中的事情是否能当真了,便把梦中的事和身边人慎重其事地说了说。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别有学问,反正一个叫吴广的人听完之后,便对自己女儿跑到赵武灵王的梦里去约会感到很惊讶,言之凿凿地咬定赵武灵王的梦中情人就是自己的女儿孟姚!

这还了得?这不是上天在撮合一对有情人吗?赵武灵王和孟姚必须地、马上地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了。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8)

但是,赵武灵王做梦也想不到,这样一桩美好的婚姻,却正是他命中的劫,是向他索命的孽。

可想而知,赵武灵王美梦成真,对孟姚(因为是吴广的娃,也叫吴娃)这样一个天赐伴侣自然是百依百顺、百般呵护,甚至还封她做了王后。

几年之后,在两人的努力耕耘之下,他们又迎来了她们的爱情结晶——王子何,即日后的赵惠文王。

可是,天妒红颜,孟姚没过几年就重病难治,随时要先走一步了。临终前,这个平时温柔娴淑的姑娘终于跟赵武灵王提要求了,她说自己一辈子没求赵武灵王什么事,现在自己时日不多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希望赵武灵王能把王子何立为太子,这样自己也就能够瞑目了。

不得不说,孟姚是一个比大多数女人都聪明的女人。这些年,她很受宠,但却很少跟赵武灵王提要求,这就无形之中增加了唯一一个要求的分量!对人提要求往往是提得越多越不值钱,平时不求人,偶尔求一下,人家才不好拒绝。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9)

痛失心头肉的赵武灵王果然毫不犹豫地应承了下来。被爱冲昏头脑的他已经完全忘记了,此时的赵国已经有太子了。

赵国的太子之位是空悬无人还是早有其人,这是两回事,也是两套人性逻辑。若太子之位空悬,赵武灵王要立王子何为太子,无非就是有点不合规矩,或者让人觉得他有点偏心、处事不公罢了;但是,既然赵国已有太子,赵武灵王这么应承下来,无异于是在给自己点火。因为这样会把原太子和他背后的势力推到一个很尴尬的处境。

赵国当时的太子是赵武灵王和韩国公主所生的王子章,这个王子章并不是无才无德之人,人家文才、武功、德行、威望都是上上之选,政治根基算是比较深厚的。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0)

赵武灵王这猛地一下宣布要换太子,这对于当时的赵国朝廷来说,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太子系的文武大臣奋起反抗,不过赵武灵王还是凭借他的无上权威和绝对实力弹压了,顺利地把王子何扶上了太子之位。

赵武灵王把王子何扶上太子之位后,又担心王子何的根基浅薄、威望不够,坐不稳太子之位,便干脆送佛送到西,直接把王位也禅让给了才当了一年太子的王子何。自己做起了“主父”(太上皇的意思)。

这种搞法的政治风险有多严重?如果王子何是烂泥扶不上墙,赵武灵王这就是在拔苗助长,把王子何推到了没有回转余地的火坑里;如果王子何是扮猪吃老虎,赵武灵王这就是在养虎为患,他将会成为一个不可控的风险因素。

不要再去调笑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了,男人犯傻起来一点都不比女人高明。赵武灵王就是如此!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1)

英明一世的赵武灵王为什么会屡屡出此昏招呢?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其实这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是很常见的。因为爱其实并不是无私的,而是自私的。我们意识之中的爱其实都是一种有差别的爱,比如,你对你隔壁王大叔的感情就很难超越你的亲生父亲。

感情上的事大多数都是不理智的,所以它容易被转嫁,容易被寄托,比如说睹物思情、爱屋及乌等。赵武灵王把他和孟姚之间的爱情转嫁和寄托到了王子何的政治生命上,于理不合,但是于情来说,却是人之常情。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越是要在生活之中保持理智和冷静,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能任由情绪去支配自己的重大决定。把情绪和理智、意愿和原则分清楚,这是一个干大事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2)

咱们都是情感动物,可以深爱某个女人,可以为之付出,可以为之魂牵梦绕,但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不管你如何爱一个人,你们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你们的生活维度是不可能完全重合的。有些事情你可以为她做,但是有些事情你是不能随便答应她的。头脑一热就为爱鼓掌、为爱发电、为爱买单合适吗?

咱们也终将为人父母,当我们有多个孩子时,其实是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的,这个世界本就没有绝对的平等。但是,凡事要注意一个度,你赵武灵王偏爱王子何,就直接把王子章的太子之位都抢过去给他,这合适吗?那些动不动就把大儿子的玩具抢给小儿子玩的家长们要注重了,这种情况下,亲子关系一般好不了,而且他们以后兄弟感情也好不了。

另外,再说一个培养孩子的问题,赵武灵王不该直接把王位交给王子何。你溺爱他,可以慢慢地帮他去铺路,帮他学会站稳脚跟,而不是直接把他抱到目的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后的人生路还是要他自己去走。你在人世的一天,作为家长,你就得保证自己有帮助孩子和自己纠错的能力。很多把棺材本都交给孩子的父母,他们大多过得好吗?孩子能感激他们、孝敬他们吗?

尤其是像赵武灵王这样的政治家,他的这一连串行为处处存在低级错误的漏洞。比如说,你既然铁定心思要把王子何扶上王位,那就不光要给他助力,还要帮他消除助力、障碍和风险。因为政治斗争之中,亲情关系是很淡薄的,被剥夺了继承权的前太子章,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对王子何是一种威胁,是一个矛盾源。你要真是一个铁腕政治家,你就得提前消除或者降低这个隐患。可是,赵武灵王却反其道而行之。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3)

赵武灵王在传位王子何之后,有的是时间来思考人生和家庭了。这个时候,他良心发现,作为一个父亲,自己太对不起王子章了。这孩子一直中规中矩,又没犯什么错,现在过得这么憋屈,自己心中实在是有愧呀,于是又经常性给予王子章一些权力和利益补偿。

赵武灵王这么做的伤害性在哪呢?主要有三点:一是提升了王子章的不稳定性,他本来就是一个受害者,谁能保证他实力大增之后不会有什么其他想法;二是让下面的大臣不知道怎么站队了,老板这是几个意思?究竟是扶持老大,还是要扶持老二,咱们跟谁才更有前途?三是让既得利益者王子何有了更加浓烈的威胁感和猜忌心,父王和大哥这是准备要干啥呢?

在赵武灵王的有意补偿之下,前太子章不光拥有自己单独的行政班子(开府建制),被封为安阳君。赵武灵王还专门派大臣田不礼辅佐他,吃住也经常和他在一起。各种待遇和太子没什么两样。

赵武灵王这么做,或许他自己内心里会感觉更加心安一些,但是对于当时赵国的政局只能算上火上浇油。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你在两个儿子之间造成了不公平的事实,其实已经注定无法弥补,你想两者兼顾,还不如彻底倾向一方。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4)

根据我们熟悉的历史触觉,一场腥风血雨的争斗正逐渐袭来。

赵惠文王四年,赵武灵王打算把代郡分给王子章,让他也称王。这个局面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有点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前的南北割据的局面?于是,赵武灵王的亲密战友肥义站出来了,表示坚决反对。

这个肥义可不简单,人家是三朝老臣,赵肃侯的时候就深受重任,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的时候,他也是坚定的拥护者,后来赵武灵王为了巩固赵惠文王的位置,便把这个足智多谋、功勋卓越的老臣也拨给了他。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5)

此时的肥义实际上是赵惠文王的心腹和导师,他这个赵武灵王的态度和意愿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赵惠文王。

政治敏感性极高的赵惠文王便开始深居简出,身边设置了大量心腹来保护安全,相当于宣布进入了警戒状态。

在赵国朝堂阴云密布的时候,赵国的宗室老贵族(就是“胡服骑射”时被夺取的那一批贵族)闻到了腥味,纷纷蠢蠢欲动,暗地里和肥义、赵惠文王取得联系,表示坚决拥护他的英明领导。

就这样,一个新的利益集团就此形成,实施阴谋的载体开始成形,各种资源渠道也彻底打通。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6)

肥义一边安排心腹拿着赵惠文王的兵符去城外集结兵力,做好起兵的准备;同时让赵国宗室贵族赵豹坐镇邯郸,不许放进一兵一卒;自己则居中调度,负责整体方案的组织和策划。

赵武灵王也慢慢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了,怎么邯郸城内弥漫着一种剑拔弩张的味道了呢?可是,他又能如何呢?他已经把大部分势力交给赵惠文王了,邯郸城已经不再是他可以掌控的地盘了。

情急之下,赵武灵王灵机一动,决定到沙丘(今河北邢台,秦始皇也死在这个地方)去为自己选墓地,并让赵惠文王与王子章一起随行,先跳出包围圈,再来个绝地反杀

其实权力游戏到了这个程度,基本上大家都是在打明牌了,都心照不宣,各凭手段了。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7)

到了沙丘行宫之后,赵武灵王还是王子章住一块,赵惠文王单独居住,待各自稳住阵势,便是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王子章和他的谋士田不礼谋划的是先杀了赵惠文王,再控制赵武灵王,然后自己登基;赵惠文王和肥义是准备把父亲和哥哥一网打尽;赵武灵王的想法是让两个儿子互相厮杀,最好是老大把老二干死,然后自己出来收拾残局。

率先动手的是王子章这边,他让田不礼拿着赵武灵王的令符去请赵惠文王到主父宫议事,实际上就是想趁机控制住赵惠文王。

但是,赵惠文王早有戒备,怎么会轻易上钩?但碍于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父王的令符不能当面违背,于是便让肥义代替赵惠文王到主父宫走一趟,并约定好了规定时间,如果到了时间肥义还没回来,就说明对方已经下手了,可以直接发兵强攻了。

王子章这边一看只钓到肥义这只鱼,也知道自己弟弟早有防备,诱杀这一招已经行不通了。于是便杀了肥义,再派人去请赵惠文王,并交代,如果还请不动就直接动手。

赵惠文王也懒得再反复试探了,猜到肥义可能遇害了,便直接杀了王子章的人,率军包围了主父宫,与公子章和田不礼及其党徒展开了激战。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8)

实际上,这种敏感而又重要的行动,各方的随行力量都是经过平衡和计算的,大抵上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所以,赵惠文王进攻主父宫前期注定会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拉锯战。

但是,赵惠文王在外围提前准备了援兵,当他的援兵赶到之后,战斗的结果就基本上没有了悬念。

公子章与田不礼战败之后,田不礼趁乱逃到了宋国,而公子章败退到主父宫,被赵武灵王纳入行宫之内。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19)

这时候,赵惠文王的手下就比较犹豫了,打还是不打呢?这里面住着的可是前任老板哦,是现任老板的父亲哦!没搞清楚赵惠文王内心的想法之前,这事可不好办!很有可能成为背锅侠。

大家都盯着赵惠文王,赵惠文王一言不发,心里直骂道:“你们还指望我亲自下令让你们杀了我自己的父亲?我的沉默就是我的态度,你们不懂吗?”

渐渐地,赵惠文王也明白了赵惠文王的意思了,便强行攻破了主父宫,但也在里面也只杀了王子章,便退了出来,并没有对赵武灵王怎么样。因为杀王子章可以用平乱的名义,杀赵武灵王则要背上弑君弑父的骂名。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20)

但是,赵惠文王打算放过自己的父亲吗?没有,他只是不想直接杀了父亲使自己声名受损而已。所以他得换一种方式。

他让军队死死地围住主父宫,切断主父宫的粮食和水供应,要活活饿死里面的人。过了三个月,赵惠文王估计自己的父亲也撑不了这么久,才命人打开宫门进去查看。发现赵武灵王已死,便换上一副孝子面孔进去收尸。

随后,赵惠文王将赵武灵王的死讯通告全国,号召全国人民沉痛哀悼自己伟大的父亲。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21)

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就这样凄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聪明吗?能干吗?有地位吗?有良心吗?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堪称历史上难得的正面典范!他对赵国有功,对妻子有情,对孩子有爱,他真的没有什么大奸大恶的行为。

但是,赵武灵王也确实犯了很多致命的人性逻辑错误。他不该把政治利益和个人情感捆绑得太深。你爱孟姚,你给她们母子荣华富贵和真诚的关心照顾就可以了呀,为什么要把家事变国事呢?你偏爱王子何,你一心一意地扶持他也行,为何又要三心二意地到王子章那里去寻求心理安慰呢?你作为一个政治家,不管不顾地把权力交出去之前,难道不考虑后果吗?

赵武灵王对外是一个优秀而又敏锐的政治家,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可爱又可悲的父亲,当他将两者混为一谈的时候,他若迷失,必将悲剧。

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贤(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儿子饿死)(22)

我们常说,演什么角色,说什么台词,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认清自己,要明白事情的逻辑所在,不能轻易去挑战和引诱人性,更不能任由自己的某种情绪泛滥。

如果赵武灵王对两个儿子的爱不这么混乱、不这么极端、不这么摇摆,相信事情一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爱,并不意味就是盲目的成全!也不代表就是一味的给予!若我们心中真的有大爱,就让自己周围的事物保持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再去想着成就别人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