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的文化

“龙”这个神秘的动物,大家都听说过,早期先民把它作为一种图腾崇拜着,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比如我们中国人的十二生肖中就有“龙”,各种影视动画游戏中也都常常出现龙的形象。

传说中的龙吃些什么 龙究竟是什么孔甲食龙肉的故事你听过吗(1)

封建帝制时代,龙是权力的象征,只有皇帝和他们一家有资格用龙做装饰。

传说中的龙吃些什么 龙究竟是什么孔甲食龙肉的故事你听过吗(2)

许多人起名字仍然会用“龙”字,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会认识或者听过几个名字中带龙的人,笔者我从小到大身边一直都有名字中带“龙”的朋友。所以龙又常常指代我们人本身。

传说中的龙吃些什么 龙究竟是什么孔甲食龙肉的故事你听过吗(3)

二、龙的来源

龙的来源多种多样,诸如各种动物演化:有蛇说,有猪说,有鱼说,有蝉说。还有来源于自然现象:如天上的云,闪电,山脉,河流等等。各种专家学派也都众说纷纭,似乎都有道理,例如有一种说法说龙源自黄帝的釜山合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就是龙

传说中的龙吃些什么 龙究竟是什么孔甲食龙肉的故事你听过吗(4)

三、龙的含义

我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以及从小到大接触到的龙文化给我的感受就是:龙这种动物,形象各异,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既可用来比喻人,也可用来比喻物。经过千年演化的龙集合了各种现实动物的优点于一身。

传说中的龙吃些什么 龙究竟是什么孔甲食龙肉的故事你听过吗(5)

那么龙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龙的含义就是“力量”。

龙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我们如今仍然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龙也很符合我们的民族性格,众所周知我们中国人没有像西方人那样深刻的宗教信仰,也没有如日本人那样绝对彻底的民族崇拜,我指的就是他们万世一系的“天皇”。我们极度地务实,两千年前的至圣先师孔子就曾教导我们:“敬鬼神而远之”。我们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任何法度,规则,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改朝换代而不断地被打破,再创造,这一切的一切都隐隐地显示出了龙的特性:没有固定永恒的规则,没有万年不变的约束,永远代表那时代最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综合性的立体化的力量既代表了精神道德方面,又包括了物质实用方面。追逐着、代表着永恒的强大力量就是“龙”。

四、孔甲食龙肉

孔甲是夏朝第十四代君王,《国语·周语下》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就是说孔甲开始作乱夏朝,导致夏朝自他开始传承四代就灭亡了。关于孔甲如何作乱夏朝,史料记载了大致三方面:

第一说他“方鬼神”,就是指他不尊敬鬼神,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颇具无神论的君主应该是不被待见的。

第二说他“事淫乱”,就是指他生活作风不好,这个好理解就不多介绍了。

第三说他“食龙肉”,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龙肉?吃龙肉这事为什么说是他做得不对呢?

故事是这样的:

说是上天派两条龙降临到了夏宫,可能是要考察一下孔甲看他如何应对两条龙,一条是雌龙,另一条是雄龙。两条龙在夏宫的庭院里游动,孔甲对此大感兴趣,命令属下把这两条龙养起来,属下们都很难为情,因为他们都不会养龙所以都百般推辞,于是孔甲发布命令:遍寻天下会养龙的人来。

按照孔甲的指令,属下们找到了一个叫刘累的人,据说这个刘累从豢龙氏的高手“豕韦”那里学得了驯养龙的本领。孔甲得知找到了会养龙的人很高兴,为了表示重视,还赐给了刘累“御龙氏”的姓。

传说中的龙吃些什么 龙究竟是什么孔甲食龙肉的故事你听过吗(6)

不料,没过多久,一条雌龙死掉了。刘累就把死龙煮了给孔甲吃。孔甲吃了后,感到味道分外的鲜美,就对刘累说:“我还想吃更多的龙肉。”刘累一听,感到这事坏了,夏王孔甲如此贪婪,将来没有龙肉给他吃的时候可怎么办?刘累越想越害怕,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逃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刘累没能逃出孔甲的追捕,孔甲恼羞成怒,命人将他杀了,尸体埋在城外远郊旷野。孔甲吃龙肉,杀刘累的事情传出后,四方诸侯纷纷叛离。故事的真实性如今已是难以印证,但是古人记载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流传下来也自有它的含义:身为君王,杀一人,吃龙肉为何就会引起诸侯叛离呢?

这就引出并印证了上文笔者写到的龙的意义,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力量,就算你身为君王,也应该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连龙的肉都敢吃那还有什么事不敢干呢?如此胆大妄为,残忍贪婪,四方诸侯纷纷叛离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说中的龙吃些什么 龙究竟是什么孔甲食龙肉的故事你听过吗(7)

五、总结评说

通过上文“龙”的含义,以及孔甲的故事,笔者希望可以得出一点点道理,我们现代社会充满了无休止的追逐力量,学习提倡废寝忘食,工作强调全力以赴,比如近年高强度的工作时间引发了上班族猝死事件,程序员抗议996事件等等,是不是因为我们人类整体的社会环境,亦或是我们的民族性格太过追逐力量了呢?须知追求力量的同时也应心存敬畏,阴阳平衡,避免极端也是一种智慧!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积极工作的同时还能充分地享受生活,这也不失为一种更高境界的力量。

参考文献:《史记》、《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等。

谢谢大家观看小光的文章,本人定下目标:要坚持写作从五帝到如今的中国历史。原创不易,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的账号!您的点赞、评论、转发,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