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宿夜花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作者导演,在悬疑片、恐怖片等领域都是最具代表性的标杆性人物,他的电影在商业性与艺术性、娱乐性与观赏性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蝴蝶梦》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富有表现力的视听语言,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女性成长、去伪存真的爱情等普世性母题都有着独到的诠释力度。

《蝴蝶梦》并非是希区柯克最成熟的作品,比起日后《后窗》中对观众焦虑惊悚心理的情绪调动、《惊魂记》中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的完整电影化阐述,个人风格尚不够强烈。但作为在好莱坞的商业模式与个人风格之间的初步探索,收获了观众、业内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第13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也是希区柯克电影中唯一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

悬念与惊悚的制造

01.梦境到现实虚化的故事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1)

影片以一个运动的长镜头开场,蜿蜒的小路、荒芜的废宅、蔓生的草木,一片凄凉衰败的庄园旧景。随着雾化的朦胧背景逆光镜头的横向摇移、缓缓推进,辅以诡谲莫测的配乐,影片以一个倒叙的结构开始将悬念设置在这座曼陀丽庄园之上。

电影以第一人称“我”(即文德斯夫人)叙述下的梦境片段开头,又在独白中交代这是对“我”过去经历的一场梦境式再现。从开始破败的庄园到结尾庄园在大火中化作废墟,这个故事既是切切实实发生在“我”的生命中,又仿佛是一场梦,奠定了影片亦真亦梦、凄凉哀婉的调性。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2)

这种对故事真实性的消解、梦境式呈现,以及第一人称视角虚化叙述者的身份,都是对现实与梦境的一种模糊化:它可能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梦魇式体验。中文译名“蝴蝶梦”即是深刻地把握了影片的精髓,既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引出虚幻的梦境这一故事本质,又带有几分浪漫、梦幻、诡谲、神秘。

02.Rebecca的缺席:谁是主角?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3)

希区柯克电影的悬念魅力总离不开多个叙事视点的转换与迁移,这在其后的《惊魂记》中更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本片中以第一人称切入,它在有着更强代入感的同时不免带有一种主观性,个人的认知总是局限的,而当这种不同角色个人化视角下认知的片面性客观视角的全知性的对比之下,角色就处于一种“被看”或者说“被窥视”的状态,这也是制造惊悚、传达焦虑心理的手段。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4)

影片的本名Rebecca即是文德斯前妻、曼陀丽庄园的前任女主人。Rebecca一角的缺席堪称是影片叙事上最巧妙的设计,她甚至没有通过遗像照片等视觉的方式亮相,却始终是贯穿电影的核心人物,激起了“我”与观众的好奇心。

一方面,它以一种显性方式,直接出现在主要人物的日常对话台词之中,与符号性质的物件(R字样的刺绣、枕巾、通信簿等)之上;另一方面,Rebecca是三个主要角色挣扎、痛苦、煎熬、忧虑心理的症结所在,文德斯走不出关于她的噩梦、“我”(即文德斯夫人)笼罩在她的阴影下疑惧不安、管家丹弗斯夫人则一直将她视作精神上永恒的主人。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5)

影片中作为叙事主视角之一的第一人称的“我”(即琼·芳登饰演的现任文德斯夫人)的名字从未出现过,影片也没有通过任何正面或侧面的方式交代“我”的家庭环境、身份背景,这与所有人心中梦魇般存在的Rebecca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这也是影片角色的心理刻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一组矛盾体

03.哥特风格影像造型

从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原著小说到电影,哥特式风格意象一直是《蝴蝶梦》的重要表意元素。作为一种从文艺复兴以来被广泛运用到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风格,总是与恐惧、黑暗、神秘、颓靡、古堡、怪力等标志性元素难以割舍。例如影片中,那象征着自然不可抗力的咆哮大海、见证人类罪恶的海边小屋、神秘恐怖的Rebecca、鬼魂女巫式的管家、精神异常的怪老汉、狂躁乱吠的小狗、随风拂动的窗帘。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6)

在曼陀丽庄园这个有鬼城、牢笼之感的哥特式古堡的封闭空间内,希区柯克更是利用光线、阴影、构图,强化了这种惊悚之感。门、窗、楼梯将这个偌大的空间内,不仅对空间内的视觉画面有着天然的分割,紧锁的门与曲折的楼梯更是将未知的空间转化成一种激发好奇心的悬念与充满压迫感的惊悚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7)

精神分析法下的人物心理剖析

希区柯克广为人知的除了对电影本质的把握:用镜头视听语言叙事而非文本,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同样为人称道。《蝴蝶梦》的人物刻画则高妙在,既可以从一种心理角度解析,同样充满着社会性、现实性的反思与批判。如果说对悬念与惊悚的制造、哥特式视觉风格从形式上给足了观众冲击力,三个丰满的主要角色与“缺席”的Rebecca之间潜在的精神互动更有一种缠绵的张力。

两个主要女性角色间的对立与博弈都与Rebecca这一“不在场”的主角有着直接的关联。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8)

一个是管家丹弗斯与Rebecca的镜像式关系:丹弗斯将Rebecca视为精神偶像,也是其意志的践行者、实施者,从一显一隐的角度,互为映衬,共同对“我”进行精神压迫。从一出场时的目光凛冽、锐气逼人,以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姿态对新女主人不屑一顾。她暗中作梗、摧残着文德斯夫人的意志,背后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阴狠与毒辣。而最终Rebecca跟随着轮船石沉大海,丹弗斯纵火自焚丧身古堡,某种意义上看,实现了一种殊途同归。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9)

另一个是“我”(现任文德斯夫人)与Rebecca(前任文德斯夫人)的隐性冲突。“我”的姓名虚化、背景模糊化与无处不在的Rebecca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对抗”,而管家永远将死去的Rebecca视作唯一的文德斯夫人,因而“我”遭受到的压抑是一种全方位的对自我身份的矮化。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10)

“我”的不自信是有着多重因素的。一方面,是性格本身的纯真、良善、娇俏,决定了总是一种温和、亲切的态度示人;另一方面,自身阶层决定了从贵妇的陪侍一跃成为富豪夫人、曼陀丽女主人后产生的不适,被富人圈子的亲友们质疑、评头论足,对贵族生活习性、行为礼节的一无所知。

因此,“我”缺乏独立人格、个人意志,总是安于一种附庸与依附地位,在与管家、前夫人的对抗中胆怯、自卑、懦弱、缺乏自信。而当这种精神压迫达到极致后,在从文德斯跟前得到Rebecca与其爱情“徒有其表”的真相之后,她完成了精神成长、重新坚定了自己的爱情与自我的价值,因此,她充满自信与独立的人格力量,开始主动宣示自己是曼陀丽的女主人,不再惧怕管家与前女主人的阴影。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11)

女性精神成长的背后,是关于爱情与人性的思考,女主角与Rebecca的对比即是一种对去伪存真理想化爱情的呼唤与对一种纯真、质朴的人性之光的赞美。

Rebecca是上流社会模范妻子、庄园女主人楷模的代表,集美貌、智慧、教养于一体,令女管家崇拜,令无数情人倾慕。而这种虚华之下,却是内心毫无人情味的冰冷与对一切失去爱的虚无。而女主角“我”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反面。她出身清贫、言语拙朴、才智平凡,却轻柔温润、乐于关怀身边的任何人、对爱情矢志不渝,这才俘获了贵族男性文德斯的心,她的鲜亮、清丽、活泼、可爱,让他在Rebecca虚伪、冷漠的折磨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鲜亮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12)

当然这种不同阶层女性的对比讽刺更多是从性格心理角度的,如果从社会学意义来看,比之萧伯纳的《卖花女》等还欠缺一种文化视角上的针对性与现实层面的厚度。

而在演员的选择上,希区柯克的眼光颇为精准。饰演女管家的朱迪丝·安德森,自身尖刻、肃穆的气质,在镜头下无需过多用力,自然散发出一种冷峻的压迫感;琼·芳登柔弱、清纯的少女气质与片中女主角那种拘谨、不自信的心理不谋而合;男主角劳伦斯·奥利弗的表演更是对整部影片的悬疑、惊悚气质的绝妙体现,他呈现出的忧郁深情与不可捉摸的古怪暴躁,使观众对片中的爱情、角色品质的都有着无法一窥到底的幽微感受,这种无法触摸的暧昧与朦胧,丰富了影片的情感厚度。三人均获得了奥斯卡表演奖的提名。

希区柯克电影全集最经典(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片)(13)

在用悬疑与惊悚的元素去展现女性精神成长的同时,《蝴蝶梦》让人看到了爱情的伟大与人性的光辉,尽管影片不可避免地带有好莱坞黄金时代片厂制度的局限性,但它试图探索一种无关乎外在声誉与虚华的理想化唯美之爱摆脱自卑心理后的独立女性之美,仍旧是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 本文版权归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