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文字八万个,当它们遇见了满腹经纶的文人,一些寻常汉字的排列组合,却能成为一句句意境绝美,有声有色的诗词,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中国诗词文化。

但中国文化几千年,古诗词更是浩如烟海。这么多的古诗词,要想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好在历代诗评家皓首穷经地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诗词选本,因而我们学习欣赏古诗词时往往只挑选其中一些名篇名句。

多情自古空余恨下一句怎么接(多情自古空余恨)(1)

即便如此,我们在背古诗词时,还是会难免记混,以至于一些诗句自己脱口而出,却发现是错误的,而这类容易背错或混淆的诗句,也是语文考试最容易出现的题目。

比如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容易混淆出错;

还如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和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也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

诸如此类的名句不胜枚举,今天长风也给大家介绍其中一个人人皆知的名句——多情自古空余恨!

多情自古空余恨下一句怎么接(多情自古空余恨)(2)

这句诗几乎无人不知,如此脍炙人口有意境的诗句,很多人也会脱口而出下一句“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不意外,大家这个回答那肯定是看过TVB版的《西游记》电视剧,当你这部剧很火也影响很大,这个答案就是受这里面猪八戒常说的口头禅的影响: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但细想之下,“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句诗上一句不是“天长地久有时尽”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没错,这是出自于白居易《长恨歌》,而它的上一句则是更为人所传颂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那“多情自古空余恨”其下一句是什么?又是出自哪首诗?全诗又如何?我们继续往下看。

多情自古空余恨下一句怎么接(多情自古空余恨)(3)

“多情自古空余恨”最早出现在清朝文人史清溪所写的一首佚名诗,原为: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多情之人为情所苦,却又难以自拔,短短十四字间,诉说着无尽的悲凉。

后来在清人魏子安的小说《花月痕》中我们能看到全诗,是否是原篇已然不得而知,全诗如下。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这两句诗意原本说的是爱情,从古至今,沐浴爱河是非常浪漫,但很多同时又会充满遗憾。爱情应该是双向奔赴,情深不寿,自古多情之人,在爱情中往往会更容易受伤,到最后被辜负后只能留下无穷的怨恨;而越是绮丽美好的梦境,便容易醒来,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害怕的矛盾。

多情自古空余恨下一句怎么接(多情自古空余恨)(4)

这二句,可谓是一诗之冠。一首诗,作为起句太过惊艳,往往并非好事,因为大多数诗词起句起得太好了,后面的句子就成了狗尾续貂。像此诗,有了头两句,后面再接些滥熟之句,读过便忘,反而有感多余。

最后大家还记得有哪些容易混淆出错的诗词,可以在分享出来一起乐呵乐呵。

我先来。《赠去婢》中“侯门一入深如海”,经常听人错背成“侯门一入深似海”,有些人还会背成“一入侯门深似海”,是你吗?

转载自网络 如侵删

原作者:长风文史

#我要上 #​#古诗词#​#天天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