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  1948年11月,我军华野将国民党军第7兵团约10万兵力围困于碾庄。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率领孙元良、李弥、邱清泉三大兵团前去救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淮海战役的开端。11月21日,我军攻占了碾庄,消灭了第7兵团。另外,我军中野也攻占了安徽省宿县,并将国民党精锐第12兵团围困于双堆集。

淮海战役杜聿明有哪些失误(杜聿明撤退时声东击西)(1)

《大决战》杜聿明给蒋介石讲解撤退路线

  在徐州战场上,我军实力已经超过国民党军,并即将完成对徐州的合围。杜聿明深感不妙,企图带着30万国民党军撤退到南方,以长江为屏障。我华野总司令粟裕猜到杜聿明即将撤退,并打算发动阻击,防止杜聿明逃走。那么,预测杜聿明撤退的路线就非常重要了。

  在近日热播的革命历史剧《大决战》中,以杜聿明和粟裕不断切换讲解,这一段着实精彩,表现出粟裕运筹策帷幄,准确地预测到了杜聿明的撤退线路。

淮海战役杜聿明有哪些失误(杜聿明撤退时声东击西)(2)

《大决战》粟裕推断杜聿明撤退路线

  粟裕分析了杜聿明可能的三条撤退路线:1.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向南逃;2.直接往东南走两淮,解放军主力,经苏中转向京沪;3.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经萧县、永城,撤退到蚌埠。

  在第1条线路中,国民党的运输能力无法满足大兵团的要求,并且海上运兵风险极高。第2条路线河川纵横,不利于大兵团和重装备行动,且经过原新四军的革命区,会被当地武装骚扰,风险极大。第3条线路道路平坦,适合大兵团行动,且靠近被围的黄维兵团,可会合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共解黄维被围。

淮海战役杜聿明有哪些失误(杜聿明撤退时声东击西)(3)

《大决战》中的毛主席

  所以,粟裕猜测杜聿明必定会走第三条路,并把华野主力布置在徐州西南。虽然党中央曾致电粟裕,称有绝密情报,杜聿明会走第二条线路,但粟裕坚持自己的判断。果然,杜聿明玩了一招声东击西,先让邱清泉兵团一部佯攻东南,作出往东南突围的态势,主力却往西南撤退。

  粟裕虽然预测到了杜聿明撤退的路线,并做了准备,仍然晚了一步,连忙下令华野各纵队追击杜聿明。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杜聿明的撤退也并非顺利,他有两个麻烦:

淮海战役杜聿明有哪些失误(杜聿明撤退时声东击西)(4)

《大决战》中的粟裕

  1.杜聿明高估了国民党军的大兵团行动能力。杜聿明的计划是在七天内经萧县、永城,撤退到蚌埠,但大军第二天到了萧县就开始发生混乱,队伍没有按照既定的顺序,而是相互拥挤,反而耽误时间。

  另外,邱清泉负责佯攻的军队被我军尾随追上,双方发生激战,邱清泉曾派军去救援。孙元良部则没有及时跟上,又恰巧通讯设备出了问题,导致无法联系杜聿明无法联系上孙元良。

淮海战役杜聿明有哪些失误(杜聿明撤退时声东击西)(5)

《大决战》杜聿明埋怨撤退速度慢

  2.途中休整,没有及时攻打永城,延误战机。杜聿明到达永城后,发现永城已被我军所占,本来他应该迅速夺回永城。杜聿明考虑到连日行军,军队十分疲惫,再加上孙元良部没有及时到位,就决定就地休整,第二天再攻打永城。这等于直接送给我军10几个小时,我军则加紧步伐,连日行军。

  这一休整就休整出问题来,当天杜聿明收到了蒋介石的电报,命令他立即率军解黄维12兵团之围。这与原计划的撤退方案是相违背的,原计划是先撤退到蚌埠,脱离我军的包围圈再去支援黄维。如今,蒋介石却下令在没脱离包围圈的情况下就去支援黄维。

淮海战役杜聿明有哪些失误(杜聿明撤退时声东击西)(6)

《大决战》收到蒋介石的信后杜聿明生气

  杜聿明不敢违反蒋介石的命令,没打永城,而是冒险往双堆集方向进军。结果在陈官庄,粟裕率领的华野主力终于追上了杜聿明,并将杜聿明围在陈官庄。陈官庄战役,粟裕率领华野主力消灭了国民党第2、第13、第16兵团共30万大军,俘虏了杜聿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