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很奇怪,通常我们读诗诵词阅古文,都是出自鼎鼎有名的文人骚客之手,况且古往今来写洞庭湖,写明月的名家、名篇张口就是,怎么会想起推荐张孝祥的诗文呢?或许很多人在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张孝祥何许人也?听我稍微解释两句之后进入主题。

游石钟山记课外阅读(初中古文课外阅读推荐)(1)

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因为每次大的考试都要出新题目,还不能重复,出题目的老师是这样想的,他们也有难度呀!也要不断扩展选择面呀!从阅读的角度来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未被世人发现的好文好篇好书还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也要不断拓展阅读宽度,能自己去识别好文,体悟好文的妙处。

张孝祥善诗文,词及书法尤佳,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其词亦高雅清淡,亦豪壮洒脱,前承苏轼,后启辛弃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生于1132年,却英年早逝,卒年仅三十八岁(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字财富,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全宋词》里收录223首词。

游石钟山记课外阅读(初中古文课外阅读推荐)(2)

今天推荐给大家读的这首词和文,是张孝祥在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任上被免职后,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时所作,当时船家舟泊洞庭,诗人独登金沙堆,观赏中秋明月,作此以记之。先看一下他的《观月记》,全文如下: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游石钟山记课外阅读(初中古文课外阅读推荐)(3)

阅读完这篇文章,你觉得此文好在哪里?或者说你从中读到了哪些信息和知识呢?第一,张孝祥用他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为我们总结了中秋观月或赏月最好的体验是什么?要具备四个条件,当然这是他的看法,我们可以接受,也可以借鉴,这个要随当时的环境和个人的心情来定。但他说的比较有道理。其次,作者总结了洞庭月色的四美,都美在哪里?再有第二段里的景物描写,词藻气质实在爽美,情随景动,似《湖心亭看雪》,也绝不输于《岳阳楼记》。你能否体会作者当时的意境,将它改写成一段优美的现代文?另外还有个小知识,“八月之望”的“望”字,在古代计时里,指阴历每月的十五日,因此“八月之望”指的时间也是中秋节八月十五。

再来读他的另一篇词《念奴娇·过洞庭》,全文如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游石钟山记课外阅读(初中古文课外阅读推荐)(4)

说到洞庭,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有很多,什么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或者李白的“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贺的“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但不得不说,张孝祥的这句“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是何等的气魄,与洒脱,有没有感觉到呢?特别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句,简直想象力爆棚!

词的上阕写了洞庭湖月色皎洁,水天相映,夜色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是洞庭湖风平浪静,碧波万顷,洁白如玉,水天一色的静态美,这也是“妙处”所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有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则是刻画了洞庭湖的动态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词的下阕则更体现了作者坦荡忠贞的品质和豪迈磊落的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