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技的好书推荐卡(科技创新未来丛书)(1)

科技创新未来丛书

凡购买《创新思维力》 《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集》

85元/2本/套

即可获赠原产地发货的、正宗的云南红香酥梨5斤/箱

市场价:48元!

有关科技的好书推荐卡(科技创新未来丛书)(2)

《创新思维力》

☆一本让您脑洞大开的书!

商品详情

字数:25.8万字

页数:358

开本:16

纸张:轻型纸

装帧:平装

定价:46元

作者:吴寿仁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ISBN:9787516616796

编辑推荐语

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发生在我们身上,它不是研发人员的专属权利,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能够而且应该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改进我们的工作,改善我们的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在阐述创新思维障碍及其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解密了80余种创新思维方式,剖析了其原理,提出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若干途径,并辅之以典型的案例详解了各种创新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对于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策划人员及营销人员等拓展思维、打开思路、提升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吴寿仁,工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出版《以技生财》、《创业路径》、《企业孵化原理》、《企业技术创新手册——从技术研发到应用转化的188个问题解读》、《创新知识基础》等8部专著,主编或参与主编《上海科技创新政策实用手册》、《走向自主创新——中国现代创新的路径》等多部著作。

目录

前言01

一、创新与思维01

1、创新就是更好地实现价值02

2、思维:从表象深入到本质09

3、创新思维就是突破常规15

4、创新力与思力18

5、创新思维的典型案例 21

二、思维定势29

1、思维定势导致成人与小孩间的思维差异大30

2、阿西莫夫的惯性思维34

3、线性思维:为什么海关关员没查出走私卡车?36

4、模式思维:成败均在模式38

5、惰性思维导致大象被烧死39

6、点状思维导致女大学生跳楼自杀41

7、习惯思维导致“点金石”功亏一匮42

8、思维定势有三种形成机制43

9、思维定势有助于解决大量的常规问题45

10、努力突破思维定势48

三、思维偏见51

1、偏见就是思维出现差错52

2、偏见源于经验54

3、利益偏见是对公正的无意识偏离56

4、位置偏见缘于所处位置57

5、文化偏见缘于文化差异59

6、华盛顿如何使盗马贼现形?(沉锚效应)61

7、为什么如此明显的信息事前未被发现?(后见偏见)63

8、“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框定偏见)65

9、由部分推知全体的刻板印象66

10、自我抬高的乌比冈湖效应67

11、孤立效应:孤立而显著69

12、偏见形成的三种机制71

13、偏见产生的根源74

14、偏见的影响76

15、偏见的运用77

16、偏见的消除办法79

四、思维的发散性与收敛性81

1、一支铅笔有多少用途?(发散思维:突破定势的局限)82

2、如何发现蚊子是疟疾传播的媒介?(收敛思维:从众多信息中找到所需88

3、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结合起来更有效91

4、“私家园林禁止入内”和“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有何不同?

(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94

5、龙缸怎么按斤卖?(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99

6、共振式多用调音器是如何发明的?(单向思维与多向思维)103

7、双方出价相差15 倍的一项技术转让是如何谈拢的?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106

8、电视技术是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的?(平面思维与立体思维)108

9、是继续还是改变?(平行思维与垂直思维)111

五、思维的形象性与抽象性113

1、大脑基于什么来认识事物?114

2、基于认知的思维方式116

3、孙正义投资阿里是感性思维还是理性思维?121

4、1 1=2 吗?(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125

5、出现矛盾该怎么办?(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128

6、如何找到放置炸弹的人?(想象与推理)130

7、让自相矛盾自己凸显出来(归谬思维)138

8、你相信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吗?(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139

9、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训练141

六、联想思维145

1、联想——由此及彼146

2、突破固定的思维方向(联想思维)149

3、联想思维三方法151

4、思维突然发生短路( 直觉思维)153

5、灵感思维——突然开启新的境界158

6、直觉与灵感密不可分167

7、用熟知的事物解决新问题(类比思维)168

七、思维转换173

1、此路不通走彼路(换轨思维)174

2、感同身受(换位思维)177

3、突破常规的思维路径(跳跃性思维)180

4、将不可能变可能(颠覆性思维)183

5、迂回前进(U 形思维)187

6、将他人的经验与做法复制(移植思维)190

7、触类旁通(侧向思维)194

八、思维视角197

1、突破思维的禁锢(批判性思维)198

2、为什么水流的旋涡是逆时针旋转的?(质疑思维)200

3、存同求异(包容性思维)202

4、凡事留有余地(弹性思维)205

5、刚柔并济(刚性思维与柔性思维)207

6、思维的闸门能否打开来(封闭性思维与开放性思维)209

7、态度不同结果迥异(正面思维与负面思维)214

8、心理氛围的晴与雨(光明思维与黑暗思维)224

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协同思维)226

10、善借他人之力(众向思维)227

九、思维品质229

1、既是顶层设计又要综合考虑(系统思维)231

2、思前想后,才能把握好今天(超前思维与后馈思维)233

3、既抬头看路又埋头拉车( 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237

4、静中看到动,动中看到静(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240

5、化干戈为玉帛( 和谐思维与矛盾思维) 243

6、要有发现美的眼力(对称性思维与非对称性思维)245

7、克敌制胜的法宝(战略思维)247

8、中荣金属大爆炸为什么会发生?(质变思维与底线思维)250

9、可否用数字说话?(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256

十、思维层次261

1、把握事物发展简单化与复杂化的两个方向(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263

2、合合分分,创意无限(组合思维与拆分思维)273

3、加中有减,减中有加,加减互存(加法思维与减法思维)282

4、从小米看成功的秘密所在(互联网思维)285

十一、提升创新思维力291

1、思维能力的提升路径292

2、激发创造力297

3、营造创新环境301

4、开发创新思维力的途径305

参考文献308

精彩评论311

有关科技的好书推荐卡(科技创新未来丛书)(3)

《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集》

☆上海25家标杆科技小巨人企业无私展现其创新智慧,共同推动中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实践。

☆著名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作序推荐。

商品详情

字数:14.5万字

页数:192

开本:16

纸张:轻质纸

装帧:平装

定价:48元

作者:华东科技杂志社 编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ISBN:9787516615775

精彩点评

技术品牌,双管齐下

艾迪康是技术追求与品牌推广结合得较为理想的一个案例。一硬一软,既有技术设备的硬实力支撑,也有媒体宣传的软实力加成,大大加速了企业的发展。

周建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主流和主动

英汇科技在选择了汽车零部件这一对中国企业而言具有巨大商业机会的主流市场之后,就只

剩下一条路——继续全力推进在科技创新导向和进口替代导向领域的发展,这也一定是真正需要创新精神的领域。

余 颖︱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教授

顺势而为,驾驭蓝海

博康智能对市场机会是敏锐的。它选择了一个好的行业,看准了这一块大有潜力的市场。它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实行扁平化管理;并且在市场竞争中注重铺设渠道、树立品牌。

赵 炎︱上海大学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以激励促进技术创新的内生

圣阑实业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员工,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位员工的创新潜力和个人价值,逐步形成“分享利润、合作共赢”的创新激励机制。

韩汉君︱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凝聚着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创新智慧的书籍。本书通过25家企业案例的全方位展示、解析,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创新、服务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创新等,进而总结其成功经验,指点出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值得每一位关心中国中小企业科技发展的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华东科技》杂志社 编。《华东科技》杂志是华东六省一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厅)联合创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办,以“传递科技主流声音”为办刊宗旨,华东地区唯一一份跨区域性的专业科技期刊。

杂志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动态和企业信息,全力服务于中国的科技人士和企业,力争做中国最好的科技媒体、科技传播平台。

总序

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中国广大中小企业得到蓬勃发展,也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科技部的统计,大约70%的技术创新,65%的发明专利创造,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显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虽然,我们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与世界上有的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主要以“模仿创新”、“改良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虽然专利数量已大幅度上升,但专利整体水平不够高。相反,能敏感到社会、时代和市场需求,真正引导潮流和风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破坏性创新”则比较稀缺。以我们的近邻日本为例,日本的枥木县足利市是一个人口大约16 万的小城市,他们的中小企业通过“破坏性创新”精神的发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在铝制品、塑料制品和机械工业品等方面,成绩最为突出,其创新成就了百余家具有百年、五十年以上的企业。

除过创新模式需要改进外,还有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也成为创新发展的一个障碍。今天,我们每年至少有3万项科技成果问世,7万项专利成果诞生,科技成果可谓硕果累累。然而让人有些“大 跌眼镜”的是,这些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率仅有 10%左右,而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竟然可以高达 80%,我们与之相比整整低了70个百分点,天壤之别!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让它们不再只是被束之高阁、尘封在实验室里,让它们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产力,就成为了我们每一位科技政策的制定者、科技企业的服务者、企业家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些就是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质量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数量有限的原因所在,最终造成企业产品利润微薄、市场竞争力弱、寿命不长。

可喜的是,国家已明确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与以往“政府主导”的创新方式相较,是一个深刻的根本的变化,而且事实上也完全激发起了广大企业的创新热情,成就了一批企业的成功发展。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上海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一些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以入选“2014年度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和自主创新十强”的企业为代表,他们的创新各具特色,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工艺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市场营销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以及企业文化的创新等方面。例如,齐家网,它由传统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向个性化电子商务销售模式转型,并整合线上到线下渠道,构建全新的互动体验,进而促进我国家装建材电子商务行业的整体发展。在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其拥有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亦有显著提高,这从一组统计数据可间接得到证明:2014年入选的百佳项目总计实现销售额 228.33亿元,占项目销售总额的14.42%;利润 65.75亿元,占利润总额27.38%;出口额

4.7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5.24%;纳税 15.19亿元,占纳税总额

24.30%。目前,“90%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建立了自主品牌或

注册商标,75%科技‘小巨人’企业承担国家或地方科技项目”。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创新中心的信心。

《创新成就品牌丛书》作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智慧”成果的集中展示,将陆续推出《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创新创业大赛案例集》、《华东科技 30年》等,相信一定会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贡献。

是为序。

(厉无畏:著名经济学家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14年 12月)

【华东科技传媒】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新浪看点|大鱼号|搜狐号|网易号|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企鹅号|凤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