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1)

4个月前

37岁的王女士(化姓)得了种“怪病”

只要不吃东西

就开始头晕乏力、心慌手抖

几度“饿晕”了过去

辗转当地多家医院

怎么也查不出原因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2)

前不久,王女士和家人

慕名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寻求帮助

中大医院内分泌科

联合医学影像科、肝胆胰中心等

多学科会诊

成功揪出“元凶”

原来,一切都是

胰岛素瘤惹的祸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3)

据王女士家人介绍,前段时间王女士只要一段时间不吃东西,就容易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手抖,还伴有出汗;而进食后这些奇怪的症状又会立马消失。有次早上起来,还没来得及进食,她突然就感到一阵头晕伴乏力,随后出现意识不清。送至当地医院测血糖只有1.5毫摩尔每升,诊断为低血糖性昏迷,给予高糖输注后意识逐渐恢复正常,但低血糖原因并没有找到。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4)

从那之后,王女士变得焦虑起来,总担心因进食不够而再次晕倒。无论是包里还是口袋里,她都会放上几包糖果或者零食,隔一小段时间,就拿出来吃点。几个月下来,王女士已经胖了有12斤

食物,在她的心里不再是美味快乐的象征,却成了心底恐惧、却又不可或缺的救命稻草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5)

最让她焦虑的是,在当地医院先后做过CT、磁共振及PET-CT等高端检查,却始终查不出引起低血糖的真正“元凶”。这可如何是好?当地医生紧急联系了上级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第二天,王女士一家慕名来到中大医院。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6)

中大医院院长助理、内分泌科主任李玲主任医师了解患者的情况后,告诉王女士及家人,引起低血糖症的病因比较复杂,需住院进一步排查。在李玲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内分泌科殷汉副主任医师对王女士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通过各项检查逐一排除了药物性、自身免疫性、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性和非胰岛细胞肿瘤性低血糖。

住院第二天清晨王女士再次出现头晕、心慌,检测血糖仅为2.2毫摩尔每升,而同时间测得的胰岛素却高达137皮摩尔每升

“一般在低血糖情况下,机体会逐步减少或停止胰岛素释放以避免血糖进一步降低,像王女士这种情况,提示存在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适当增多。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判断胰岛素瘤或胰岛增生的可能性最大。”殷汉副主任医师介绍。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7)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8)

为进一步确诊,中大医院内分泌科联合医学影像科、肝胆胰中心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并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多期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胰腺尾部发现了1.5cm*2cm病灶,专家会诊后综合考虑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有手术指征。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9)

随后,转入中大医院肝胆胰中心行腹腔镜下胰腺肿物切除术,病理证实为胰岛细胞瘤。术后,王女士的血糖立刻从术前的2.6毫摩尔每升上升至7.33毫摩尔每升,并一直处于平稳状态,那些“贪吃”的症状也完全消失了。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10)

提问时间:

胰岛素瘤有啥症状?

据介绍,胰岛素瘤自主分泌过量的胰岛素,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饥饿感、肢体抖动、乏力、出冷汗、心跳加快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头晕、烦躁甚至昏迷等症状,长时间低血糖将不可逆地损害中枢神经功能,出现记忆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等

殷汉副主任医师表示,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运动、药物以及相关系统性疾病,特别是胰岛细胞瘤引起的低血糖,发作常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患者多伴有体重增加,记忆力、反应力下降。由于胰岛细胞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常易误诊和漏诊。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11)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12)

专家提醒

如果反复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手抖等症状,进食后能缓解,应考虑低血糖发作,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采取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可快速发现低血糖的原因,从而针对病因进行精准化治疗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 程守勤

文字 / 王倩 程守勤

编排 / 王倩

校对 / 刘敏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13)

很容易饿晕(经常饿晕)(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