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冬天,李治听说自己的同母妹妹新城公主患上了重病,心里十分难过,特地派人在长安城东北角的隋朝天宝寺基地上进行大规模修复,亲赐“建福寺”一匾,天宝寺内有150尺高的弥勒阁、非常壮观,李治是打算兴建这个寺观为妹妹祈福。

然而,寺院还没完全建好,663年二月,29岁的新城公主就病重离世了。

李治非常悲伤,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也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她善良而单纯,但却多次因政治斗争而遭到婚姻坎坷,李治迁怒于新城公主的新驸马韦正矩,下旨杀了他,勒令他给新城公主殉葬,还把牵线介绍这桩婚事的姐姐大长公主(东阳公主)全家流放到四川集州。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1)

新城公主墓

李治与妹妹从小感情很深,他深感妹妹无辜,难以接受新城公主就这样郁郁而终,下令以皇后之礼安葬新城公主,把她陪葬在昭陵(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合葬陵墓)之侧。

大唐有近300年历史,新城公主是唯一一个以皇后之礼下葬的公主。

李治逾礼葬妹的背后,是他内心难言的愧疚,也隐藏着李氏家族与长孙家族间一段血雨腥风的往事。

1、9岁被许婚,几个月后就被取消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女儿,又是长孙皇后所生,加上她从小聪明可爱,因此深得唐太宗宠爱。

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了三子四女,在贞观十年(636年)六月病故,终年仅36岁,而新城公主此时才两岁,对母亲还没有什么印象,由于心疼她幼年丧母,父亲和哥哥们都对她百依百顺。

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新城公主满8岁了,她被父皇封为衡山郡公主,可以说,从一开始,新城公主受到的待遇就是超规格的。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2)

电视剧中的新城公主

因为《唐六典》中特地规定了:“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

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公主宠妃,都不得占用名山、大川和京城所辖县城的名称,否则就有僭越的嫌疑,而唐太宗却不管那么多,把“五岳”之一的衡山所在的衡山郡作为女儿的封号,钟爱非常。

而且,唐太宗有21个女儿,当时规定,公主只有出嫁时才能拿到属于她封地的“汤沐邑”,衡山公主却在获得册封的同时就有了实封,据其墓志记载:““封衡山郡公主……唯有辉,平原陋其加渥;汤沐増赋,庐陵愧其逾。”

一百多年后,白居易在帮唐宪宗起草圣旨时,也特地提到,初唐时几乎没有公主未成年就获得实封、名下拥有田地的。

也就是说,新城公主作为女儿,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他不但给了小女儿“衡山郡”的封号,还在八岁时就赐给了女儿实封,后来又增加了不少田地,连写墓志的人都觉得“逾越”得很厉害。

为了让小女儿择得佳婿,李世民两次亲口指婚。

公元643年正月,名相魏征病情加重,李世民让中郎将住在魏家,方便通报病情,赏赐了无数药物膳食,而魏征病情始终没有好转,正月十六日,李世民带着太子李承乾、新城公主再次前去魏府探望,看到魏征气若游丝的模样,李世民流着眼泪问他有没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魏征引用《左传》中的话回答说:“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平时一心扑在国事上,对家庭照顾得很少,其嫡长子魏叔玉已经20岁了,他还没来得及帮儿子成亲。

李世民明白了魏征的意思,感慨魏征公而忘私,决定把自己最疼爱的新城公主嫁给魏征的嫡长子魏叔玉。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3)

李世民当场叫来魏叔玉,下旨授他为“散朝大夫”,赐给牙笏,在魏征病床前把女儿新城公主许配给魏叔玉,还指着新城公主,对奄奄一息的魏征说:“魏公,勉强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儿媳吧!”

不过,此时的魏征已经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第二天就气绝身亡。

李世民闻讯后,痛哭流涕,废朝五日。

他非常怀念忠心耿耿的魏征,几天后命令阎立本画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等二十四位功臣像入凌烟阁,魏征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不过,这桩婚事订下才三个月,李世民就反悔了。

当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联合陈国公侯君集、中书侍郎杜正伦等一起谋反,事泄后,李承乾被流放,侯君集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而侯君集、杜正伦都是魏征推荐的人选,魏征还曾说杜正伦有宰相之才,加上魏征本人名义上也曾担任过太子太师,李世民对他产生了怀疑,认为他有可能生前与侯君集结党。

不久后,又有人告诉李世民,说魏征活着的时候,把以前给李世民写的谏辞都留了底稿、整理成册,还拿给史官褚遂良看,可能有在史书上标榜自己的企图,这让李世民更加愤怒,认为魏征多次进谏的原因很可能不是出于对自己的忠心,而是想贬低皇上、自我标榜。

在愤怒和怀疑的情绪中,李世民亲自写手诏给魏叔玉,解除了他与新城公主的婚约,还下令推倒魏征的墓碑。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4)

两年后,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未能大获全胜,对此深感后悔,回师时怀念起魏征往日的言行,才认识到魏征的忠诚和其意见的中肯,于是召来魏征妻子裴夫人和几个儿子,隆重祭祀魏征,并修好了魏征的墓碑。

不过,这个时候魏叔玉已经另娶了房家的女儿,与新城公主的婚事也就彻底吹了。

2、初嫁长孙诠,一波三折

这次婚姻风波给衡山公主留下的印象并不深,毕竟她当时只有9岁。

而为了慎重起见,李世民左挑右选,一直没能给小女儿找到合适的驸马,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病重,准备让太子李治到长安金掖门帮着听政理事,他放心不下小女儿,在长孙皇后生日的那一天(二月初六,649年3月24日)下旨指婚,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长孙操的儿子长孙诠。

长孙操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堂弟,当时官职为益扬二州都督府长史,地位并不高。

长孙诠是长孙操的第四子,比衡山公主小两岁,靠“门荫”也就是家里的封荫关系入宫,在内府尚辇局当了个尚辇奉御,是个从五品的小官,专门负责皇上乘辇出行时的仪仗。

虽然官位不高,但长孙家族在初唐是个非常显赫的家族,长孙无忌曾跟着李世民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名,长孙皇后也深得李世民敬重,到长孙诠的时候,长孙家一门已经是四尚公主,因此,选择长孙诠为衡山公主的驸马,也算是门当户对、中规中矩。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5)

为了让长孙诠的门第更配得上公主,李世民还下令把长孙诠的父亲提拔为歧州刺史(在唐朝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被称为西京)。

给小女儿订好婚事后,李世民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他担心自己突然去世,衡山公主要守丧三年,影响出嫁,于是不顾自己年老体弱,要为衡山公主筹备婚事,虽然是大唐开国皇帝,但此时的李世民已经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这难舍难分的离情,与民间一个百姓也没有什么区别。

由于公主的婚礼过程手续和礼仪繁琐,短短两个月根本无法完成,病榻上的李世民最终没能完成心愿,当年五月廿六(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在终南山翠微宫驾崩,衡山公主的婚事筹备也因此中止。

李世民去世后,由太子李治登基为帝,唐高宗李治与衡山公主年龄相仿,又是一母同胞,对她也疼爱异常。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6)

唐太宗昭陵

永徽元年正月(650年)除丧服后,李治就打算接着筹备衡山公主的婚礼,让她在守孝满一年时出嫁,但不少大臣对此强烈反对,认为为父母守孝三年是祖传礼法,就算是公主也不能打破规矩。

就这样,一直拖到永徽三年,衡山公主整整守满三年孝了,李治将她的封号由衡山长公主改封为新城长公主,另外增邑五千户,送妹妹出宫风光大嫁。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7)

而这个时候,长孙家族已经到了飞黄腾达的顶峰,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也是当朝宰相,李世民临终前,遗旨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为顾命大臣,李治登基后,对长孙无忌也非常信赖。

新城公主与长孙诠结婚后,由于本来就是相识的亲戚、而且年龄相仿,感情非常和睦,在她墓志上也记载着:

“调谐琴瑟,韵偃笙簧。标海内之嫔风,为天下之妇则者矣。”

可见这段婚姻虽然一波三折,却还不失为一段美满姻缘。

而这两个出身名门却不懂得政争凶险的小儿女,几年后就坠入了命运的深渊。

3、政变失夫,再婚后郁郁而终

长孙无忌对李治的登基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太子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的第三子、吴王李恪曾是太子之位强有力的竞争者。

当时,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互相猜忌,太子李承乾因为担心最受父皇宠爱的魏王李泰夺嫡,发动叛乱后被废,而李泰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不顾一切,李世民也不敢信任他,将李泰也软禁起来,在长孙无忌的说服下,李世民立了第九子、长孙皇后的幼子晋王李治为太子。

但立嗣不久后,李世民觉得李治性格柔弱、才能不够,担心地问长孙无忌:“你劝我立稚奴(李治)为太子,然而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住国家,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

李恪是隋炀帝女儿杨妃所生,相貌英俊、器宇不凡、文武双全,是李世民认为最像他也最有才干的儿子,常对大臣们称赞说此儿“英果类我”。

长孙无忌当然不会同意,他坚持抗争,认为应该立嫡不立长。李世民质问道:“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对吗?”而长孙无忌声称李治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劝说李世民不能任意废立,李世民这才打消念头。

这一次事件让长孙无忌对吴王李恪产生了嫉恨之心。

李治登基后,除了重用舅父长孙无忌,对自己最年长的大哥、吴王李恪也非常尊重,任命他为太子太师、都督五州军事,这让长孙无忌把身为宗室亲王之首的李恪看成了自己的政治对手。

永徽四年,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谋反,打算扶持李世民六弟李元景当皇帝,事情被长孙无忌察觉后,他迅速破案,将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巴陵公主与驸马柴令武等人全部抓捕入狱。

长孙无忌认为此案重大,也是一个能借机打击异己的机会,就骗房遗爱诬陷吴王李恪,说可以保他不死,最终吴王李恪在长安宫禁内被缢杀,临死前,李恪大骂长孙无忌弄权,说如果祖先宗庙有灵,长孙家族很快就会覆灭。

在“房遗爱谋反案”中,长孙无忌清洗了很多政敌,就连李氏皇亲国戚也被他铲除了不少,除掉了吴王李恪、蜀王李愔、荆王李元景、江夏郡王李道宗等四个藩王,勒令李世民的七女巴陵公主、十七女高阳公主自杀,处死了巴陵公主驸马柴令武、高阳公主驸马房遗爱、丹阳公主薛万彻等三个驸马,把老对头房玄龄的四个儿子杀掉一个、流放三个,一时间长安城血雨腥风,等这桩谋反大案结束后,大唐朝局中,已经没有人能与长孙无忌对抗了。

而长孙无忌做这一切当然是为了自己大权独揽,没想到黄雀捕蝉、螳螂在后,李治虽然柔弱,武才人却非常铁腕,就在第二年,李治欲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但不管李治与武则天如何讨好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就是不为之所动,这让武则天对他非常忌恨。

显庆四年(659年),已经当上皇后的武则天也同样利用一桩谋反案把长孙无忌拉下马,甚至连廷审、对质的过程都没有,就把整个长孙家族流放了。

长孙无忌被流放到黔州后,在那里被勒令自杀,他的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到岭南成为奴婢。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8)

电视剧中的长孙诠

23岁的长孙诠虽然贵为驸马,然而,政治家族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父已经去世,身为长孙无忌堂侄,他也被贬官流放到巂州(四川西昌)。

而且,长孙诠的姐夫是兵部侍郎韩瑗,从武才人入宫时起,韩瑗就多次进谏,劝说李治不要宠爱武则天,是武则天的眼中钉,势必除之而后快。

就这样,受长孙无忌与韩瑗两件案子连累,长孙诠刚到流放地,长安来的赐死旨令也跟着到来了,年轻的驸马在巂州被杀,再也没能重返长安与爱妻重聚。

听到长孙诠的死讯后,新城公主的反应十分激烈,她认为驸马根本就没有任何谋反之举,却无辜被牵连遇害,从此之后,她再也不梳妆打扮,整天郁郁寡欢,据墓志上记载:“虽外尊大义,不登叛人之党。而内怀专一……兰泽靡加,尘弥之镜;铅粉罢饰,网缀回鸾之机。贯秋柏以居贞,掩寒松而立劲。”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9)

李治不希望妹妹为长孙诠守寡,在姐姐东阳公主的介绍下,把新城公主嫁给了奉冕大夫韦正矩。

奉冕大夫只是个从五品官员,李治为了让妹妹感到高兴,一口气将韦正矩提了七级,任命为从三品的殿中监,对新驸马另眼相看。

然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新城公主对第二次婚姻始终意难平,而韦正矩虽然也想小心伺候公主,无奈怎么做也难以取悦心怀故夫的公主,看到公主整天以泪洗面,他则借酒浇愁,常喝得酩酊大醉,两人之间相处得并不和睦。

新城公主病中脾气暴躁,对驸马发火,韦正矩也是世家公子、彭城郡公韦庆嗣的儿子,也难以一直当受气包,二人难免有过口角,而风言风语传到外面去,就成了驸马“失礼于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病逝得突然,李治心痛不已,听到这个传言,就下令把韦正矩抓捕入狱、三堂会审,而这位官运亨通的驸马偏偏笨嘴笨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李治认为妹妹很可能在韦家受到了家暴或冷暴力,就下令处死韦正矩,流放韦氏一族。

杀了韦正矩,李治还不解气,又迁怒新城公主的侍女,下令把新城公主墓室壁画中的侍女头部全部铲除。对介绍这桩婚事的异母姐姐东阳公主,李治也非常厌恶,将东阳公主全家流放到四川集州,几年后又撵到巫州,剥夺了一切头衔俸禄,让东阳公主沦为没有收入的平民,贫病交加而死。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10)

新城公主墓壁画上没有头像的侍女

而长安人对这个倒楣驸马十分同情,加上娶李世民女儿的驸马们有不少人被杀、被流放,此后,唐人对娶公主深为忌惮,认为是触霉头之事。到了唐宣宗时期,挑驸马时不得不连哄带吓,才能把公主嫁出去。

唐高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唐高宗李治为何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11)

新城公主墓壁画

悲伤过度的李治下令以皇后之礼安葬这个最疼爱的小妹妹,还下旨让任何人不准议论。

然而,新城公主心碎而死的背后,其实是李氏宗室、长孙家族、武则天等三方势力围绕皇权而激烈斗争的一场场血雨腥风,虽然她与长孙诠只是一对天真不懂世事的小儿女,却也无端被抛下命运的深渊,夫妻阴阳永隔,就算葬礼再隆重,她也不会感到安慰。

而在李治平静下来之后,他发现韦正矩之死是个冤案,就为驸马平了反,把韦正矩跟新城公主一起合葬在公主墓里,当然,也可能李治怕妹妹在地下孤单,所以故意杀了韦正矩,让他给妹妹殉葬。

不管他再怎么做出补偿,破格给予新城公主整个大唐独一无二的葬礼待遇,也弥补不了她心底的沉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