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省公安厅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工作实际,紧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解民忧、护民利、保民安、顺民意、纾民困、暖民心”,主要从网上网下融合、保障服务民生、惠民暖民等三方面切入,通过“一个平台、八件实事”实施开展,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平安厅”信箱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1万个

自5月1日“平安厅”信箱开设起,截至11月23日共接收群众来信6.74万件,第一时间响应群众诉求超5.8万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1万个,收到感谢信1200余封。

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成功破获陈年命案、特大非法走私案等各类案件605宗。围绕群众反映的问题,分类研判、深入查摆公安工作的不足,深入研究来信背后反映的问题,全省公安累计出台各类规范性文件72个,系统性解决一批难题。

“八件实事”清单

找准痛点,保障服务民生办实事

为回应社会关注的校园安全、交通出行、办事服务等热点问题,省公安厅从八个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入手,推出“八件实事”清单(深入开展“护校安园”行动、畅通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生命通道、优化老年人办事服务、推出未成年人救助专区、开展城市机动车喇叭噪音治理、推出“DNA比对寻亲绿色通道”、推进“无证办事”、推进“跨省通办”),找准“小切口”推动大变化,惠民暖民办实事。

在维护校园安全方面

联合相关部门连续开展五轮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严禁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校园专项行动,推动整改校园安全隐患3.96万处,排查化解涉校矛盾纠纷277起;开展“千警进校园”和“开学第一课”等活动,选派法治副校长(辅导员)2.1万余人深入学校开展安全、法治教育4.7万余场次,指导学校开展应急处突等演练4.5万余场次。

在畅通交通事故救援通道方面

累计排查梳理932条通往医院的主要路线,制定687个应急预案,在全省设置390家定点救治医院,建立省、市、县三级救治专家库,全省事故危急重症伤员送医救治的死亡率同比下降10.3%。

凝聚合力为民服务办实事(一个平台八件实事)(1)

六地交警合力救治断指女童

今年“五一”节假日期间,广州一名2岁半的女童跟随父母前往阳江海陵岛度假游玩,不慎被房门夹断2根手指,情况十分危急。女童父亲立即驾车送女童赶往广州医治,并拨打了“110”报警电话。阳江市公安交警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报告紧急救助情况。

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迅速协调江门、珠海、中山、佛山、广州等地公安交警部门,立即启动城区道路“绿波通行”模式,确保目标车辆在市区内一路畅通,沿途各地市公安交警部门清除高速公路应急车道障碍,确保目标车辆在沿途高速公路一路畅通,同时江门、珠海、中山、佛山、广州等地公安交警部门安排执勤警车前往各辖区间接力路口”等候,确保无缝衔接,以免错过目标车辆。

凝聚合力为民服务办实事(一个平台八件实事)(2)

在这场与时间的惊险赛跑中,接近240公里的车程,即使在假期道路拥堵,车流量大的情况下,六地公安交警部门仅用时3小时10分钟便将目标车辆从阳江送至广州市儿童医院,并成功救治女童。

在优化办事服务方面

全省公安机关共设置老年人服务专窗1800多个,为困难老人提供“上门办”“委托办”服务次数超5万次。对于高频事项,省公安厅持续推进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等措施应用,减免、替代群众提供办事证明材料,在已经实现一系列“无证办事”的基础上,今年4月全省又实现“国(境)内出生登记”等出入境类、户政类71项办证业务无证办理,对已纳入省数据库的9类电子证照免提交纸质证件(证明)。

凝聚合力为民服务办实事(一个平台八件实事)(3)

佛山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轮椅。

同时,9月10日起全省与福建、广西、海南等环粤省份开展全部户口迁移类业务实现跨省办理,已受理业务1.32万笔2.4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门类户口迁移“跨省通办”。

深圳市公安局上门

为独居老人办理出入境证件

今年5月15日,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出入境管理大队上门为独居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万丰仁爱路的88岁袁婆婆办理了往来港澳通行证受理手续。袁婆婆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且年迈行动不便,她想申请探亲签注到香港与女儿一起居住,便于相互照顾,但是她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已过期,需要办理新证。窗口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向负责同志汇报,经批准同意,民警携带移动受理设备到老人家中进行申请信息录入、人像和指纹采集,顺利地为老人家办理了往来港澳通行证受理手续。

东莞市公安局“跨省通办”服务

助力户籍迁入办理

东莞市民韦某,在东莞经营一家服装公司,两个小孩目前都在东莞市就读。因上学需要,需要将户口从老家广西南宁迁入东莞。前期因平时工作非常忙,所以一直没去办理户口迁移。今年通过东莞市公安局大力宣传,韦先生得知自6月15日起广西户籍迁入广东可以“跨省通办”,不用再回到原户籍进行迁出。于是他预约7月2日到东莞市虎门镇政务服务中心公安专区申请其子女投靠迁入东莞,入户申请材料经过市公安局集中审批后,通过“跨省通办”运作模式,仅用了11天他就为子女领取到了东莞市的居民户口簿。韦先生表示户口迁移“跨省通办”省钱省力又省事,为广东公安的便民服务措施点赞。

凝聚合力为民服务办实事(一个平台八件实事)(4)

广州公安“跨省通办”专窗。

在便民惠民方面

省公安厅推出了DNA寻亲绿色通道,通过DNA比对累计找回失踪被拐儿童502名(其中协助外省找回198名)。为切实保护涉案未成年人权益,全力推动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救助专区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专区158个。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汽车喇叭噪音扰民问题,全省公安机关开展城市机动车喇叭噪音治理,共警告教育乱鸣喇叭违法行为1.78万宗,现场查处1.1万宗,重点路段车辆乱鸣喇叭率下降40%。

凝聚合力为民服务办实事(一个平台八件实事)(5)

肇庆怀集失散33年母子通过DNA比对终团聚。

珠海警方帮助一名澳门同胞

找回失散28年的贵州父母

2020年底,澳门居民吴某杰(男,31岁,澳门居民)报案称其在年幼时被拐卖到福建,后随养父母迁至澳门。后其了解到广东省公安机关推出DNA寻亲比对绿色通道情况后,直接到珠海市公安机关求助,希望能帮其找回亲生父母。

凝聚合力为民服务办实事(一个平台八件实事)(6)

凝聚合力为民服务办实事(一个平台八件实事)(7)

珠海市公安机关打拐民警立即采集并将其DNA数据检验录入系统开展比对查找。让人喜出望外的事情很快发生,系统判定吴某杰的DNA比中贵州省的张某云夫妇的DNA。在粤、黔两省警方共同协助下,公安机关很快完成重采DNA的比中复核工作,确认他们符合亲缘关系,失散28年的一家人实现了跨境团圆梦。

凝聚合力为民服务办实事(一个平台八件实事)(8)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任务,全省公安机关将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把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落到平时、做在经常,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讯员:粤公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