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重组有可能吗(时机到了中冶五矿重组)(1)

今年4月,当中国中车、国家电投两大重组落地后,《国资报告》便分析指出:中国企业正在迎来与全球企业接轨的重组时期,兼并、分立、剥离等各类重组动作的频率都会升高,由内而外地革新将引导央企做强做优做大。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国家战略、市场规律双轮驱动下,具备竞争对手国际化、产业发展有潜力等条件的央企之间的强强联合将会适时出现。

2015年进入最后一个月,不到十天,南光集团与珠海振戎、中冶与五矿的官方重组消息,再次引发市场对央企重组概念的追捧。

是的,又有人在大惊小怪了,又有人在炒作概念了。仔细分析起来,这两起重组,可以说是时机刚好,顺势而为。以下,结合我们之前的分析,回答大家三个问题。

按照重组方案,中冶集团将整体并入五矿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这种形式在央企重组的历史上多吗?

答:多。《国资报告》统计显示,2003—2014年,央企总户数从196家降到112家,通过兼并退出的央企为80家,几家合并新设企业的为9起,通过破产、撤销、调整退出的为3家,合资新组建、接管移交企业新增8家,“加减法”都有。兼并为大多数,新设合并案是极少数,仅9例。

中冶为什么要和五矿重组?这背后是什么逻辑?

答:12月8日下午,中冶集团总经理、中国中冶总裁张兆祥在中冶集团与中国五矿战略重组专项沟通会上表示,“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实施战略重组,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金属与矿业企业集团,以做国家资源安全的保障者产业升级的创新者,流通转型的驱动者为战略定位,是中央企业做优、做强、做大的需要,将大幅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控制力。”

张兆祥还强调,战略重组有利于中国中冶持续不断地革新创新能力,承担并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战略重组之后,中国中冶将积极践行“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以及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也将大力提升中国中冶的海外业务比重,有利于中国中冶充分发挥强大的工程建设能力。

从张兆祥表示可以看出,此次中冶五矿重组,基本上印证了《国资报告》此前总结的规律和逻辑,即“企业重组的动因,通常包括国家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等外因,以及企业自身产业链整合、国际化扩张等内因两方面。此次央企重组,恰逢国家战略、企业转型升级、国际化扩张等多重因素叠加,内外因又同时指向国际化。因此,分析此次央企强强联合的规律与逻辑便与国际化分不开。”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化扩张需要。长期以来,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低端位置,制造业以出口加工为主。在一些关键性行业,中国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世界500强中,央企占据第一位的在建筑工程、金属产品和银行业,原油采掘、船务、炼油与贸易排在第二位,在其他45个产业领域中,排名均靠后。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也是重新构筑国际分工格局的过程。中国要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则需要具有相当实力的大企业来获得研发和销售优势。

五矿集团和中冶集团都脱胎于新中国的冶金工业。五矿集团和中冶集团分别占据了冶金行业原材料和设计建设运营这两端,基本上涵盖了冶金辅业的全部业务。除了铁矿石资源外,五矿有稀土,中冶涉铜镍锌,两家都拥有资源领域,也都有房地产板块。所以,整合做长产业链是这两家企业战略重组后所形成的直接效果。

《国资报告》从两家企业内部人士了解到,外贸起家的五矿如今拥有庞大的海外网络,中冶则拥有如今企业走出去最炙手可热的基础建设能力,重组之前,彼此的长处正好是自己的短板,重组之后,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进击国际市场。

二是国家战略与市场规律的双轮驱动。包括南光和振戎的重组,12月的两起重组与中车、国家电投两起重组背后的驱动力都是一样的,即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

国家战略的驱动也离不开市场规律。中国央企的合并基本上经历了“自愿重组、国资委主导、成熟一家重组一家”三个阶段。相关政策和领导指示证明,放眼全球经济的中国政府一直认为,强强联合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罔顾市场规律、随意强行捏合央企强强联合的“霸道总裁”风格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条件成熟,时机正好,政府便可遵循规律、顺势有为,既得利益者也阻挡不了。

所以,只要时机到了,条件成熟,央企的重组便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中冶五矿的重组能不能实现1 1>2的效果?

答: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两个大企业重组,就像是两颗行星的碰撞,最重要的是“战略协同”,要融合,不能碎裂。协同就是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价值,其中增值部分的产生来自于协同。没有战略上的协同就不会出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运营效率的提升。因此,强强联合是一件在任何环节都要慎之又慎的大事,合则必成,否则代价太大。这不是那些炒作者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不好玩。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直线下滑和国内冶金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两家企业在当前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极大挑战。目前,两家企业之间主营板块没有过多重合的特点有望降低两家融合的难度,两至三年的融合期也给双方战略协同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按照以往的央企重组规律,其间可能会涉及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和板块融合,甚至不排除出现上市公司资源的调整,最终整合的效果还要依赖双方能否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重组后,中冶向非钢业务的转型进程可能会进一步加快,而作为钢铁科研的“国家队”,中冶的钢铁业务和科研团队如何整合,也将成为重组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矿重组有可能吗(时机到了中冶五矿重组)(2)

央企是怎么从196家到108家的?

央企重组历史路线图(截至2015年12月9日)

国资委成立之初,196家央企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有弱有强,有大有小。为了使央企在经济中充分发挥主导性、影响力和带动性,央企之间每年都会进行兼并重组,以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央企品牌和效率。

● 组建、接管

● 新设合并

● 调整、撤销和破产退出

中国科学器材进出口总公司并入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

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公司兼并中煤建设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中国华轻实业公司并入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

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吸收合并复兴浆纸有限公司,后者注销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并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并入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178

铁道部所属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移交国务院国资委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并入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

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旅游商贸服务总公司并入中国中旅(集团)公司

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并入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

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并入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重组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为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原企业保留法人资格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并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并入中国水利投资公司

169

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并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并入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纺织物资(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并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并入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

华侨城集团公司与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前者成后者大股东

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与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前两者撤销

中国医疗卫生器材进出口公司并入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

159

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调整为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国资委不再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并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寰岛(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并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国资委将持有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9.136%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华润总公司,华润接手华源

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联合重组为“中国工艺(集团)公司”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并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并入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

151

沈阳化工研究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组建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国中旅集团公司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并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撤销,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中汽总部资产和所属企业划转上汽集团

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三九企业集团并入华润集团

142

中国唱片总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组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组成立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组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前两者注销

中国海诚国际工程投资总院和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并入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重组,更名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129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合并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合并后新公司全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实行联合重组,组建新国药集团

长沙矿冶研究院和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22

中国包装总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重组,成为后者子公司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整体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实行联合重组,设立鞍钢集团公司作为母公司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整体并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整体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组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整体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117

中商企业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星集团公司划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4个省(区、市)勘测设计企业、施工企业、修造企业重组,组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前两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5个省(区、市)勘测设计企业、施工企业、修造企业重组,组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前两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17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移交国资委管理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划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

114

彩虹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破产终结,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

112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二重整体产权无偿划入国机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108

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合并组建中国中车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并重新组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和珠海振戎公司重组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五矿重组有可能吗(时机到了中冶五矿重组)(3)

五矿重组有可能吗(时机到了中冶五矿重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