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花样多文旅体验年味浓(广州春节假期旅游业总收入近55亿元)(1)

就地过年花样多文旅体验年味浓(广州春节假期旅游业总收入近55亿元)(2)

2022年春节假期,疫情偶发与阴雨“夹击”之下,广东省文旅市场供给丰富多元,线上线下文旅活动交互频繁,为市民游客营造节日的祥和,总体呈现“先雨后晴”“先淡后旺”的态势。

广东:非遗过大年

就地过年花样多文旅体验年味浓(广州春节假期旅游业总收入近55亿元)(3)

就地过年花样多文旅体验年味浓(广州春节假期旅游业总收入近55亿元)(4)

新春假期,广东各地准备了丰盛的非遗大餐,其中,广州岭南印象园的“欢喜过大年之岭南庙会”、佛山西樵镇“黄飞鸿”杯传统南师锦标赛暨武术展演、粤剧院“线上春班”等,在大年初一和市民游客见面。首批三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沿海经济带粤东文化遗产体验游、粤西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涵盖广州、潮州、湛江等8各地市的多个旅游景区,展现以粤剧、广彩、潮绣、潮雕等为代表的岭南特色非遗项目,受到市民游客的追捧。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市民游客带来年味十足的新春文化盛宴。2022年2月4日至12日,在广东省文化馆小剧场开展了木版年画、茶山公仔、广州榄雕、广州蛋雕技艺和佛山彩灯体验课,吸引了广大群众尤其青少年朋友参加。

2月4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在广东省文化馆小剧场为广大群众解锁佛山木版年画的奥秘。首先,刘钟萍对木版年画的历史传承与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原来年画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多部汉代文献记载,当时人们把神荼、郁垒绘于桃木板挂在门上或直接绘于门上以御凶,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发展为年画中的门神画。随后,刘钟萍老师将木版年画的基本制作流程与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有“版”才能有“画”。印刷年画的雕版,每一块都经千雕万刻而成,凝聚着工匠艺人的心血。刀随笔走,以刀代笔,工整流畅的线条反映出技艺的精湛、严谨与细腻。填丹是佛山木版年画最大的特色,其工序细致烦琐,其丹料也须经过特殊配置,因此年画的背景颜色可历经两百年不褪色,被称为“万年红”。

据介绍,在春节元宵期间,还将在华南植物园温室区开设广州榄雕和灯佛山彩灯体验课。

“无戏不成年”:广东可线上“睇大戏”

广东有句俗话叫“无戏不成年”,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广东粤剧院2022年继续推出“线上春班”,让大家新春假期足不出户即可线上“睇大戏”,感受浓浓的中国传统年味。2月3日(大年初三)到2月14日(正月十四)每天中午,广大观众戏迷可通过“学习强国”APP、广东粤剧院703号直播间等平台,欣赏粤剧《鸿胜馆》《刁蛮公主憨驸马》等十二场精彩粤剧展播。

广州市推出《永恒的艺术》—纪念红线女、马师曾专题晚会演出;海丰县白字戏贺新春——经典剧目线上直播。

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挑选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秀剧目,进行线上展播活动。如除夕至初二展播《神奇之旅》,初三至初四展播《垃圾大战》,初五至初六展播《匹诺曹历险记》。市民可在“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微信公众号、“移动粤享5G”APP等观看线上展播剧目。

广东“云”上文旅热闹非凡

今年新春期间的广东文旅科技感十足,线上线下体验感丰盈,为市民游客营造了在粤过年、团圆欢聚、科技过年的喜庆氛围。

来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信息显示,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假期推出“书书福福过大年”“粤语阅读会”等活动,为留粤过年的新广州人用双语讲解岭南过年习俗、春节祝福,让大家过一个“粤”味十足的虎年,假日期间累计130万人次使用数字图书馆线上服务。截至2月6日,省博物馆线上活动参与人数超过480万人次。星海演艺集团利用先进VR高新科技,开展线上直播导览,春节期间共展播各类文化艺术演出和展览共45场次,线上点播量近300万人次。

广东省博物馆推出“霁月光风耀玉堂”“水墨丹青应时作”“诗酒正年华”“粤菜新烹迎壬寅”等四大展览线上导赏,由馆长、专家、策展人和讲解员导赏,通过手机就如同进入广东省博物馆现场,调整角度,可全方位欣赏到博物馆内展览陈设,跟随讲解员的讲解和交互式画中画体验,可更直接、更直观地了解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将广州鲁迅纪念馆《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搬上云端,通过360度的超清VR全景让历史事件和文物进行生动展示。

广州市艺术博物院举办《展览:艺海藏珍——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人物篇》、南越王博物院举办“发现良渚”展,南汉二陵博物馆举办“寻迹羊城——2021年广州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并开展线上直播导览。

通过VR交互式全景视频,线上观众仿佛瞬间“穿越”到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与乌迳古道,可自由选择梅关-乌迳古道大大小小70多个场景,以可视听化、沉浸式的方式,感受千年岭南历史留下的实地风景和人文内涵,体验独具特色的南粤古驿道文化旅游。

另,广州从化、韶关仁化、东莞、清远佛冈等地开展了“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其中广州从化“村晚”以5G联动的方式在4个特色小镇同步举行,线上播放量已近300万人次。

广州“田园牧歌”新春假期受青睐

就地过年花样多文旅体验年味浓(广州春节假期旅游业总收入近55亿元)(5)

就地过年花样多文旅体验年味浓(广州春节假期旅游业总收入近55亿元)(6)

就地过年花样多文旅体验年味浓(广州春节假期旅游业总收入近55亿元)(7)

新春期间,广州举办600多项文旅活动,让“留穗过年”的市民游客全方位感受到广式年味。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31日至2月6日期间,全市接待市民游客超过77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近55亿元;全市纳入监测的11家红色文化景区接待游客 11.28万人次;春节期间,广州市主要景区依然保持热度,纳入统计的56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超过570万人次。而广州的乡村旅游也获得长足发展,备受青睐。

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幸福田园犇牛牧场于新春期间推出了众多怀旧项目,让市民游客过了一个充满亲情、乡愁与怀旧的春节。另,据该景区负责人介绍,该牧场的怀旧获得游客追捧,农产品也大受欢迎。该牧场20多亩自然生态种植,没有任何化肥除草剂的番薯遭遇了游客“疯抢”,游客们带着锄头,一家人在番薯地里挖。

广东景美旅游策划营销机构创建人曾令华分析,整个春节旅游市场,大年初一至初三受雨水天气的影响,市场较淡;大年初四,开始放晴,景区开始出现客流高峰。综观省内部分景区的游客接待数据,出游群体多以家庭亲子游为主,直径100公里,车程一个半小时的景区最受欢迎,亲子游、周边游、一天游与半天游仍然是主角。

惠民利民举措促进广东新春文旅消费

就地过年花样多文旅体验年味浓(广州春节假期旅游业总收入近55亿元)(8)

春节期间,我省各地特别是国家级文旅消费点城市在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节消费旺季,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文旅消费潜力。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东莞以“虎福生威,莞玩莞购”为主题,线上和线下齐发力,全面开放市镇村242个文体场馆,组织策划511项新春文旅体惠民活动,整合发布10条旅游路线,安排50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通用消费券,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一场丰盛的节日盛宴。

江门组织全市A级旅游景区、旅游星级饭店和旅游民宿在全市开展“百万优惠益万家·乐游五邑过大年”活动,通过派发1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促进文旅消费。

惠州举办2022惠州文旅惠民消费节,创新采用线上 线下“云活动”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在线文旅消费新场景,商家让利、专项补贴等实在的优惠让每位市民最高可享受120元的优惠补贴。

汕头推出“2022年新春文旅惠民大礼包”组织部分文旅企业、商家让利涵盖旅游惠民、文娱惠民、非遗惠民、小公园开埠区核心街区惠民等多类惠民活动总价值超600万元。

中山石岐街道开展“岐乐汇”新春年货消费节活动,联合假日广场等重点商圈及零售业企业向市民派发价值200万的消费券。

肇庆、清远等市也通过派送多种形式的旅游消费券,激发市民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本地特色文旅消费。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通讯员:粤文旅宣 穗文广旅局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