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按:

在历史上,代币Token的演进似乎存在这样的现象:当人们对货币失去信心、或没有货币可以使用、或即便有货币但它无法发挥作用时,各种形式的代币Token就会轮番出现,竞相成为替代货币的一种工具。当人们对货币逐渐恢复信心、货币功能发挥作用时,代币Token就会逐渐退出,其价值都最终趋于零。

而近几年区块链技术的出现,特别是数字加密代币、ICO及其衍生应用,将Token的发展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北京资配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林通过回顾Token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它在漫长的演进进程中,哪些地方没有发生变化。并基于这些不变的特性,建立一个Token系统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其为何如此富有生命力。

什么是Token?

by 张家林

Token从最初的一些简单几何形状的泥块,发展到由复杂加密算法生成的更加抽象的哈希值,经历了9000多年漫长的演进。在此进程中,Token这个概念的内涵、外延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延展。近几年区块链技术的出现,特别是数字加密代币、ICO及其衍生应用,将Token的发展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准确预测这个既古老又新颖事物的未来是困难的。本文尝试通过回顾Token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它在漫长的演进进程中,哪些地方没有发生变化。并基于这些不变的特性,建立一个Token系统的分析框架,以期能够很好的理解,到底是什么使它如此富有生命力。

一、Token起源于簿记和交易的需求[i]

早在公元前85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们就用不同形状的泥块表示不同的物品:球形的泥块表示少量的小麦;圆形的泥块表示大量的小麦;圆柱形的泥块表示一种动物,等等。这些不同形状的3D泥块,人们后来给它命名为Token。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

图1

在封闭的自给自足采集经济中,部落对成员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工。男人外出打猎、寻找食物;女人在家里做食物以及抚养未成年孩子等事务。部落首领或专职人员,会用一些不同形状的泥块Token对部落成员的劳动产出进行记录,并基于此,在部落成员之间按照某种规则,对部落总体的食物和资源进行分配。此时,Token被人们用来表示物品。这些Token并不标准,每个部落可能都不一样,因此很难在部落之间流通[ii]。

到了公元前3500年到3100年,人类进入农业文明。生产的物品种类增加了很多。考古学家发现此时期,有大概500多种不同的Token。这些Token被用来表示范围更加广泛的物品:面包、牛、羊、蜂蜜、金属、啤酒等等[iii]。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这些不同形状的泥块Token与所“表示”的物品建立了一对一的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某物。将这些Token装进被称为布拉伊(Bullae)的黏土球里后,物品所有者只需要将自己的印章在布拉依外表面滚一下(相当于签名),就可以表示这些物品的所有权是谁的。如果想将这些物品转给其他人,只需将新的所有权人的印章在布拉伊上面再滚一次就行了。(左图为装有17个Token的布拉伊)

即便交易完成,人们也很忠实的将这些布拉伊保存相当长一段时间。泥块Token-布拉伊构建了人类最早的簿记(Bookkeeping)系统[iv]。

随着人类生产物品的种类持续增加,泥块Token也发展出复杂的表示形式(图2是3D泥块Token表示的一些更复杂的物品)。但也逐渐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缺陷。在公元前3300年左右,人们又将泥块Token改为在黏土平板上(Clay Tablets),直接画出各种抽象的2D图形。泥块Token演进为2D图形Token,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变化是,Token本身是抽象的,是一种符号信息,因此需要一个能够记录信息的载体。黏土平板就是这个载体。交易双方在一个黏土平板上签名,即可完成一笔交易。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2)

图2

一个重要的特性仍旧得到保持:物品和图形Token是一对一的映射。由此,“泥块Token-布拉伊”簿记系统升级为“2D图形Token-黏土平板”簿记系统。(图3所示为记录在黏土平板上的啤酒,图4为3D泥块Token与2D图形Token之间的转换表[v]。)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3)

图3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4)

图4

2D图形Token是美索不达米亚古文字(称之为“楔形文字[vi]”)的起源。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发展出一套非常完善的楔形文字簿记系统[vii]:人们直接用芦苇管在黏土平板上刻写楔形文字符号。起初也是一些表现物品的简单图形,但很快这些符号就形成一套楔形文字体系。不仅可以表示物品,而且可以计算。(图5为黏土平板上的楔形文字以及数字系统,包含丰富的信息。)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5)

图5

黏土平板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最好的记录文本的介质。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经得起火烧,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现在博物馆还保存着几千年前留下的黏土平板)。但美中不足的是,黏土平板很笨重,每块重约1公斤,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到目前为止,已经挖掘出来的黏土平板,共有近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令人惊奇的是,这套“黏土平板 文本Token”簿记系统人类使用了超过5000年[viii]。

文本Token,它自身具有任意的、很灵活的表示能力,但如果没有其他辅助措施,很难建立它与所表示物品之间的可靠的、可信的对应关系。因此,需要构造出一套体系,能够使人们相信某个Token能够表示某物,而且仅能够表示某物。其中,显而易见的是怎么防止交易任何一方造假,比如提供本身没有真实物品对应的Token。或者,真实物品数量与Token表示的不一致。

可以猜测,应该存在第三方的验证机构或方法来保障交易双方对所有交易事项的真实性。我们可以推测[ix],这个工作是由“记账员”来履行的。在古代巴比伦,凡需要签订合同的双方必须向商业记录官(记帐员)陈述双方达成协议的内容,然后由记账员在黏土平板上刻记该合同当事人的姓名、收支数额与所达成协议的基本内容,最后由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与证人在黏土平板上签名,记账员备案后,该项合同才能生效成立。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6)

图6

记账员在当时社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阶层,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书写楔形文字的难度、以及其数字体系的复杂特性决定的。社会上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掌握书写和计数技能,书写和记录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事情[x]。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记账员是一种专门的职位,他被分配到任何地方进行工作。图6所示为法国罗浮宫的一幅古埃及记账员的图片。记账员被“分布”在各个地方来记录商业活动、社会事项等,他受到严格的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以有效履行其职责,因此在当时的社会拥有很高的威望。从事商业领域的记账员网络,成为交易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7、8显示在黏土平板上的复杂楔形文字和计数体系。)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7)

图7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8)

图8

有商业就免不了纠纷,纠纷多了就需要用法律来解决。大约在公元前1790年,人们将交易时间、物品种类、数量、计量单位等记账要素确定下来,并以法律的形式进行明确。最早的哈莫拉比法典就对簿记的要求做了详细的约定。自此,簿记不仅仅是一笔交易的记录,同时也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我们可以设想,张三为了将上次交易获得的一头猪在下次交易中卖给李四,张三就需要在和李四交易前,证明自己拥有这头猪。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最近一次记录获得这头猪的交易的黏土平板找出来,给李四看。李四同样也需要将准备和张三交换的几只鸡的最近一次交易的黏土平板拿出来给张三看。

如果总能够将准备交易的物品的最近一次交易的黏土平板记录找到,连续记录交易的黏土平板之间就形成了“证据链”,人们可以据此判断物品的种类、所有权以及数量的变化,并以此作为新的交易的起点。这样就可以保障交易的安全。连续记账的思想就自然的形成了账本(Ledger)的概念,证据后来被称为凭证。簿记的功能就非常明显:它以凭证作为基础,记录有关交易的各种事实。

泥块Token和文本Token首先是信息载体,然后在一定的规则下成为最早的(簿记)凭证。我们不难发现,这些Token并不能独立运用,它需要一个体系来规范。这个体系应该有完备的规则和方法,来详细的规范Token的制作、使用、验证和销毁等操作。这个体系我们称之为Token系统。只有人们确信这个系统存在并相信它时,布拉伊里的泥块Token、刻在黏土平板上的文本Token才能成为凭证。

二、Token系统演进的逻辑

从布拉伊的文本Token、演进到现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加密Token,历经5000多年。我们很自然的对于Token这个古老又极富生命力的事物,在这漫长的演进进程中发生了什么产生浓厚的兴趣。

大量的文献描述了这个漫长的演进进程[xi]。详细的描述这些内容不是本文的目的,笔者想找到其中不变的东西。并基于此,推断正是这些不变的东西赋予了Token这个事物能够历经几千年,依然还存在并还可能继续发展的基础。

1)虚构的力量

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让人类历史真正拉开序幕。从德国施泰德(Stadel)洞穴发现的象牙制「狮人」雕像(如图9),大约距今32000年。雕像有着人身狮头,这大概是最早能无疑认定为艺术品的物品之一。同时,也最早证明人类能够想象出不存在的事物。这种“虚构”的能力,其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这样的虚构故事赋予人类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我们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xii]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9)

图9

社会学研究指出,借由自然的语言交流形式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大约是150人。只要在150人以下,不论是社群、公司、社会网络还是军事单位,只要靠着大家都认识、彼此互通消息,就能够运作顺畅,而不需要规定出正式的社会化规范。然而,一旦突破了150人的门槛,事情就大不相同。究竟人类是怎么跨过这个门槛值,最后创造出了有数百万居民的城市、有上亿人口的国家?这个秘密可能就在于由虚构故事演变出来的共识。共识的意义就在于即便人们之间互不相识,但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协作。

更大地理空间范围、更大规模人口、更多种类商品的贸易,以及不断发展的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合作。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对于处理这种合作的基本经验似乎很简单:虚构出一些可以共同相信的东西。

但这种能力并不总是能够带来积极、友好和良性的一面。很多时候,它也会引起问题、甚至灾难。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充分的理由和事实,确信这是人类处理大规模协作和合作的思想源泉。

由此看来,公元前28000的“狮人”就具有特别的意义,尽管我们知道当时能够创作这样作品的应该是很少数的几个“艺术家”。但我们看到了人类很早就拥有这种神奇的能力。在经历了将近20000多年的进化,到了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时间,出现泥块Token就不足为奇了:人们用Token虚构了共同相信的东西,使得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秩序和同构

农业刺激了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人类居住区更加稠密。更多的人口同时也带来社会和组织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停留在人类头脑的共识显然是不足够的,古代苏美尔人很早就认识到社会管理的必要[xiii]。最早使用黏土平板和Token进行簿记的城市乌鲁克(Uruk),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据推测就已经有4万多人,占地大约有200公顷[xiv]。乌鲁克人通过簿记来清点物品和其他资源,是对社会进行管理控制的最早实践。

在空间和功能两方面的有序化,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性[xv]。随着经济活动逐渐占据人类活动的中心,使经济有序化,建立经济秩序就显得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必然的。

经济活动是人有意识的自主活动,无论是生产、消费和交换都以一定的信息为依据。由此,经济活动及其秩序应该建立在与经济有关的信息获取及信息运用这一基础上。最早、最有效、并有法律保护也是持续至今的基础方法就是簿记。在自然经济社会阶段,经济活动比较简单,人们创造出单式簿记法;在商品经济社会早期阶段,复式簿记法以及簿记学得以建立[xvi],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会计以及会计学。

在人类建立经济秩序、经济活动有序化的进程中,簿记和会计始终处于基础的、中心的位置。这是让人惊讶的事情。因为过去几千年,人类社会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科学、技术以及其他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进步,但为什么簿记和会计仅仅用相对简单的多的算法、以及相对小的多的“改进”就能够很从容的“应对”。笔者认为其本质的原因是因为簿记和会计与经济活动是同构(Isomorphism )的。从数学上我们知道,这种同构关系必须需要同构映射来实现。Token系统就是能够构造出这类同构映射的工具。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0)

图10

无论是布拉伊的泥块Token、文本Token,以及现在的数字加密Token,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变的特性:保持和其对应物的一对一的映射关系(双射)。同构[xvii]就是这种一对一映射关系在更为复杂的系统之间的推广。

无论经济如何发展,经济活动始终保持不变的目的是创造价值和价值增值。创造价值需要价值生成的过程来实现,价值增值需要价值交换的过程来实现。这些过程本质上是资本、生产资料循环、再循环的过程。在数学上,描述具备这样特征的结构,最理想的是一族循环群[xviii](Cyclic group)。由此,我们可以非常简化的将经济活动看作是一族循环群:资本(G)、生产资料(A)是不同的生成元,完成一次循环后创造价值,通过交换实现价值增值,并在更高阶层次上再循环和交换。示意图如下: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1)

图11

如果不考虑簿记和会计的其他细节,我们仅考察它的的账目处理的算法:在会计恒等式的约束条件下,账目计算是封闭的。即任何一个科目的变化都对应的有其他科目反向的变化,当期所有账目变化量的和始终为零。如果我们设定每个科目(NA)的变化只有两种状态0或1,那么可以很自然的得到会计核算本质上就是科目之间的循环。与此同时,第i期总资产与第i 1期不是恒等的,而是有增值(损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两个系统是同构关系:经济活动中资本、生产资料的循环、再循环映射为会计科目的循环、再循环。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2)

图12

同构关系为簿记和会计实现其“对价值形成、交换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核心功能提供了基础。也正因为此,无论经济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一个小部落发展到全球范围、从农业经济发展到数字经济,簿记和会计都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不变性”就是始终保持与经济活动的同构关系。

但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同构,并不是天然存在的。简单的说,为了创建、维持这种关系,需要构建一个同构映射。事实上,布拉伊的泥块Token系统、楔形文字的文本Token系统以及现在的数字加密Token系统,都是人们用来构建这种同构映射的工具之一。

数学上的同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需要一整套的理念、技术、方法、规则和法律才能够实现。Token系统的演进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们为构建这种同构关系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三、Token的性质

Token的性质是由Token系统决定的。Token系统我们可以形式化的表示为[xix]: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3)

式1.1

简单的说,Token就是用某种符号来映射某物。Tokenization是指采用不同的映射技术和方法来建立与某物的关系,可以将它看作为一个映射函数: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4)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5)

指的是某物,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6)

就是某物映射后对应的Token。

账本(Ledger)是Token系统连续记录其自身状态信息的账本。共识(Cons)是对Token系统运作的所有规则的统称。

示例:让我们用这个形式化方法表示布拉伊Token。

X指的各种可交换的物品,包括牛、羊、啤酒等;Tokenization函数就是将物品与特定形状的Token建立一对一映射;Ledger就是放入布拉伊中Token的数量、形状;Cons可能包括需要将真实拥有的物品对应的Token放入布拉伊里,需要在布拉伊外表盖上所有权人的印章等。

1)信息载体和凭证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7)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8)

图13

由此,我们看到,经济活动与簿记和会计这两个系统之间的经济信息传导与控制是由Token系统来实现的。从信息的角度看,Token就承担了信息载体的职能。簿记、会计学将这些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信息载体又称为原始凭证,因此从簿记和会计角度看,Token就是原始凭证。簿记和会计记载和处理的是、也仅仅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信息,因此,其控制经济活动的过程只有也只能通过信息控制的方式实现。由此,我们看出,经济活动与簿记和会计的同构关系主要是通过经济信息传导和控制来构建的。

人类很早就有了计量、记录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思想和行为是簿记的起源。任何有经济活动的文明,都需要簿记财务和数字资料。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没有簿记,经济活动是无法进行的。

但在历史上,轻视簿记的思想、制度与行为,由来已久[xxi]。对簿记乃至会计的态度和认识,一直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客观上都必须依靠它,并从工作的角度予以重视;另一方面,却从职业和学科的角度轻视它。直到近代,簿记学才得到正名与科学定位[xxii]。

簿记是会计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基础,会计学的发展也对簿记提出新的要求。簿记经历了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两个历史阶段。2009年以来,分布式记账技术(DLT:Distributed LedgerTechnology)被创造出来,并开始得到应用,标志着进入到分布式记账阶段。

但无论什么历史阶段,簿记和会计的发展和演进都保持着一个核心目标:如何反映和管控财产和产权[xxiii]。簿记所关心的只是有关财产和产权的各种事实。[xxiv]按照现代簿记理论,它的四个最基本的要素是:1)产权;2)资本;3)商业;4)信用。

建立和发展经济契约这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的概念是在原始簿记时期就已取得的非常重要的成就。经济契约是交换和在交换中产生的关系具像化的法律依据。它所建立起来的维护和保障财产权利的关系、表现财产占有或取得、或转移的信息,以及获得收益或者损失的状况,必须也必要通过簿记来进行。我们由此可以将簿记和会计的过程简化为如下的示意图: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19)

图14

理解经济契约、原始凭证、簿记凭证(会计凭证)之间的关系需要从法和信息两个层面来考察。一笔交换(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在法的形式上具象为契约;同时,由于这笔交换改变了产权或财产的状态(所有权、数量等),需要一种载体来记录这些状态信息,这种载体就形成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簿记和会计的基础和原料。

原始凭证包括有关付款单据的底稿、汇票或商品收据,以及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等。这些原始凭证直接关系到财产的安全和状态。因此,通常把原始凭证与相对应的账目记录联系在一起,账目的钩稽关系反过来也要求适应原始凭证。

簿记和会计的历史演进表明,人类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客观上在不断要求和增强与簿记直接相关的原始凭证的法律性;另一方面,新的经济活动层出不穷,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加,为满足这些新经济活动,主观上需要跨越法律障碍,采用新工具、新思维、新方法。这两个方面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是结构性的、内蕴的,因此是永恒存在的。结构性是指这两者之间不在一个层面、一个维度上,但却要求它们统一;内蕴的是指本身天然就存在联系,但却要求它们对立。

强化原始凭证的法律性这个进程,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契约的类型和种类,诸如票据、证券、仓单等都是这个进程的成果。原始凭证的法定性对于提升在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反映和管控财产和产权的能力非常有益。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20)

图15

从原始凭证的生成路径来考察,是否存在另外一条路径可以生成原始凭证?(见图15)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承认当前法律规制领域(简称“法域”)存在发展的空间,那么也就一定存在尚未设置法律规制的空间,简称为“未法域”。生成原始凭证的另一条路径显然可以来自未法域。

任何经济活动需要簿记。新经济活动也不例外,而新经济活动需要跨越法律障碍。那么采用的路径就只能是来自未法域,而未法域中的原始凭证的来源几乎肯定只能由新设计的Token系统来提供。这样,新经济活动才可簿记和会计,也就能够运行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Token系统为需要跨越法律障碍的任何新经济活动,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凭证”解决方案。

而在法域内,人们不断增强原始凭证法律性的的进程,使得各种原始凭证都逐渐具备了法的形式和规范。例如,人们将满足某些特征的资产或产权定义为证券[xxv][xxvi]。在这种情况下,Token系统就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如果一个Token系统的性质与法域内已经定义和存在的形式一致,那它应该适用法域内既定的形式和规范,而不必要、也不应该穿上一件“Token的外衣”。

2)计价和定价

簿记和会计控制的是价值运动,基础是信息传导和信息控制,方法是定价和计价。因此,对价值的计价和定价就必须、也只能通过簿记和会计完成。

价值的定价和计价,涉及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价值决定。在物物交换时代,价值表现的形式是相对价值形态,即一物的价值要通过能够与另外一物的交换才能变现出来。楔形文字簿记系统用不同Token之间的汇兑关系,反映的就是这种定价和计价方法。因为文本Token无法从黏土板上跳出来单独使用,因此,在那个时期,Token仅仅是记账单位,而并没有支付功能。

经过漫长的发展,才出现了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自此,一切物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度量,即通过价格反映出来。簿记和会计是在不断的对每一种物的计价、定价中,实现价值决定。此时,货币取代Token逐渐成为簿记和会计的记账单位,以及支付手段。

南非的一段钱币史成为我们考察Token与货币关系的“活化石”(图16)。1652年以前,南非本地居民使用贝壳来作为货币。从1652年到1932年,不同的公司、银行发行了不同的Token代币和法币。直到1932年,Token代币才全部退出市场。

token开发版和线上版有什么区别(我们竟然还在使用源于石器时代的Token系统)(21)

图16

美国内战时期的一段代币Token的历史资料比较完善[xxvii],它完整的描述了内战代币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和原因。“官方”内战代币指的是直径在18-25mm之间的,由金属铜制作的代币。发行人五花八门,但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PatrioticTokens和Store Cards。但也有很多“鱼龙混杂”代币,没有确定的发行主体,却被营销为“爱国”产品或服务,包括衣服、药品等。超过1500家商户都发行了自己的Store Cards。经常有400多种Store Cards在报纸上宣传营销。人们一度疯狂的将成本只有几分钱的Token,价格炒到几十甚至上百。最终,所有这些Token都最终消亡了。仅有的一些目前作为钱币收藏品还有一些价值,其余Token的价值都归零。

笔者认为,如果从簿记和会计是“控制价值运动”的本质来考察,上述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在这些环境下的经济得以运行,必须使其经济活动可簿记和会计。而当货币缺位时,必须由代币Token来填补它在簿记和会计中的计价和定价职能,只有这样经济才能运行起来。

这是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尽管发生战争、自然灾害、政府或国家更替等这些极端情况,经济活动始终顽强的存在,并且生生不息。由我们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它得以运行的要求就是簿记和会计。换句话说,只要能够实现簿记和会计,经济就能够运行。从这个视角出发,那么构建簿记和会计的条件只要能够满足,就可以簿记和会计。而Token系统恰恰发挥着这个基础性的功能。

四、结论和展望

本文采用“不变量”的分析思路,通过考察Token系统的发展历史,来考察它在漫长的演进进程中,具有哪些“不变性”。笔者从价值形成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这一命题为出发点,发现Token系统是经济活动与簿记和会计同构关系的映射。这个即古老又新颖的事物,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原因也在于此。

由此,当认识到货币体系(特别是指法定货币)与价值形成过程并不存在同构关系时,我们展望Token系统与货币的关系就有一些基础的方向。

可以设想,如果重回石器时代,我们仍然可以用布拉伊簿记的方法来进行交易。与此同时,也可以想象,如果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全新的时代,我们仍然可以从布拉伊获得一些灵感和启发。

[i]《Before writing, Vol I:From Counting to Couneiform》,DeniseSchmandt-Besserat,1992

[ii]《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年前至今》,大卫.克里斯蒂安

[iii]https://sites.utexas.edu/dsb/about/travel/

[iv]《Double Entry: how themerchants of venice created modern finance》,Jane Gleeson White

[v]https://cdli.ucla.edu/collections/bm/bm.html

[v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楔形文字

[vii]https://cdli.ucla.edu/?q=publications/journal

[viii]《A Guide To Writing InHistory and Classics》,Damen,2002

[ix]《管理的历史》,威策尔,2002

[x]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23/15/137012_219974650.shtml

[xi]《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郭道扬, 2008

[xii]《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xiii]《管理思想史》,克劳德.小乔治

[xiv]《Proto-CuneiformAccount-books and Journals》,RobertK. Englund

[xv] A Lwooff, 《Biological Order》, MIT Press, 1965

[xvi]以1495年帕乔利的《簿记学》为标志

[xvii]https://en.wikipedia.org/wiki/Isomorphism

[xviii]https://en.wikipedia.org/wiki/Cyclic_group

[xix]《数字代币首次发行的原理初探》,张家林

[xx]后续发表文章说明。

[xxi]《簿记之历史性辩护》,哈特菲尔德,1923

[xxii]两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1494年卢卡.帕乔利发表的《簿记论》,一个是1923年哈特菲尔德发表的《簿记之历史性辩护》。

[xxiii]《论会计职能》,郭道杨,2002

[xxiv]《1900年以前会计的演进》,A.C利特尔顿

[xxv]《商法-这只寄居蟹-简论商法的独立性及其特点》,张谷,2005

[xxvi]《仓单凭证性质考》,吴才毓,2014

[xxvii]《A Guide Book of Civil WarTokens》,1861-1865

近期文章精选:

新金融评论

聚焦新金融,独家、专业,尽在新金融评论。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hanghai Finance Institute,SFI)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致力于新金融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7月14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hina Finance 40 Forum,CF40)举办, 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研究院在国内率先提出新金融概念,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逐渐形成了以新金融和国际金融为特色的研究道路。

此外,为纪念我国卓越的世界经济学家浦山先生,并推动我国国际金融与新金融的研究和发展,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于2016年7月发起成立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并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战略合作,联合主办浦山奖。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小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