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1)

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

导师:韦散木

前言

2018年2月28日至3月14日,韦散木老师在墨池学院开设了《带你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通过三个课时的学习,让各位学员诗友了解和学习到了苏轼诗词风格的形成与个人阅历的关系,苏轼的诗词对于我们当下的诗词创作有何借鉴意义,以及如何跟苏轼学写诗填词这些内容与知识。并相对应布置了作业。学员们热情很高,积极参与。目前收到各类二十位学员的近三十首诗词作品,由韦散木导师在作业后认真点评,并在书法屋展出,以示鼓励。

墨池学院

2018年4月14日

山谷百合二首

忆元宵

正月上元日,天官拜祭台。

汤圆添喜煮,灯谜挠头猜。

鸣炮邀娥月,迎龙悦小孩。

今朝多乐事,梦靥语红腮。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起句开门见山,直奔元宵之题。颔联谜字出律,对仗稍宽一些。颈联写风俗,小孩二字稍俚俗。末句用情景交融法,极好。除“谜”字外,整体格律基本符合(仄起首句不入韵格式)。75分。

滨水栈道寻梅

我自寻幽径,遥看一簇红。

横吹云水笛,斜倚猎霜风。

素蕊藏芳树,冷香浮碧空。

寥寥尘世里,谁又与君同?

导师点评:这首五言律诗整体格调立意均比上一首好。首联入镜感极好。颔联境佳,惟第三字对仗欠工,但颔联亦可不必工对。颈联角度极佳,一小一大,一静一动,对比极佳。尾联问句结束,语尽而意不尽,自见格调。此诗音律和谐,立意格调俱佳,可称上品。93分。

杨向东(心斋)二首

闲居

课余无所事,漫步印苍苔。

雾气随风散,泉声伴磬来。

林深多野趣,水远尽诗怀。

赏羡游鱼乐,相看两不猜。

导师点评:这首五言律诗整体意境幽远融洽,山水田园诗之韵味甚浓。起联顺势而起,散漫而有情怀。颔联承接铺叙,第三句稍简浅,第四句有神意。转联结合景物描写转入自身感想,手法很好,但第五句用字亦稍简浅,第六句有深意妙韵。尾联两句连贯作结,气息甚佳。且用典用不着痕迹,甚妙。但首句写课余,尾联应呼应之,当云课上之事作对比则更佳。否则,首句课余可改用闲居二字更佳。87分。

望江南·寄画

波渺渺,风舞柳丝斜。紫燕南来寻故里,春江东去伴桃花。今日落谁家?

离别后,咫尺隔天涯。遥望前程多险路,愿将绢素满绯霞。不负好年华!

导师点评:小令词声律和谐,气韵贯通,难得。上半阕写景,铺陈精彩,且问句余韵绕梁。下半阙写人情世事,章法安排极为妥当。末句有感想,但近乎口号,希望化用景语来结尾更佳。88分。

曲晓红二首

梦游东莱

山川脉脉水茫茫,渤海东莱是故乡。

不见浮云遮暮色,时来微雨洗霞光。

风知槐米松间暖,浪逆金堤沙下凉。

日曜文峰观胜迹,和风羡我蹑清芳。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平起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整体音律和谐,气韵贯通。首联用叠词展开连入主题。甚佳!颔联一反一正写景,颇有妙意。颈联对仗工整。出句(即第五句)后五字很有情韵,可谓妙笔,第六句稍弱,有凑句之嫌。尾联以景结,气势宏大,甚佳。83分。

行香子·戊戌春感怀

檐下营巢,双燕归鸣。欲将行、云淡风轻。柳枝新绿,一叶关情。夜来春雨,为何诉,已三更。

画帘半卷,东风初暖。墨知香、山色相迎。花时谁伴,笔底言明。酒入春心、抛尘事,尽皆倾。

导师点评:此词按晁补之正格词谱填,音律平仄无误。整体意境亦佳,散怀抱可矣。但每阕末三句需要用排比句,如晁补之“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但醉同行,月同坐,影同归。”秦观“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之类。应该注意。另,“墨”字处需用领字(一字逗),一字逗一般用去声虚词,如“正、恰、似、但、更”等等。亦须注意。末三字“尽皆”二字稍嫌重复。82分。

西海如梦一首

高峡访友

趣途行百里,胜景满群山。

湖阔波连野,雨飞溪绕弯。

遥遥故客迎,殷殷旧情顽。

危径生遐思,弦歌绿水环。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平起首句不入韵格式的五言律诗。除了第五句“故”‘迎’字及第六句第二字“殷”字出律,其余音律无误。对仗工整。前四句最好。起得自然,颔联最精彩,动态可掬。第三联音律稍不谐,“顽”字稍过,显得凑韵。尾联单看亦佳,但未能总结升华深远。76分。

逗我玩一首

蝶恋花·中秋携孙游卡尔加里小河

绿树间黄红又露。碧水清流,浅唱渔舟渡。鸥鹭联欢相共舞,桃源竟在天涯处。

日丽风和精气补。蹦跳顽孙,漂石如飞弩。此地逍遥返蜀误,老翁独爱闲居赋。

导师点评:按谱填词,格律平仄基本无误。惟第九句“返”字平仄出律。上半阕写景气息尚连贯。下半阙叙事用语稍生硬,乏诗味。末二句脱题稍远。整体上在遣词用语方面须再加强。一般游记词叙事如冰山一角,一点即可,其余则用景语连缀之,则章法更佳。75分

毛虹媚一首

假日随先生陪乡居耄耋之年中风的家婆感怀

连生孕乳八孩长,四代儿孙独养堂。

往昔凤鸣同舍侣,如今鹤发倚门娘。

依稀晚辈邻居顾,顷刻老人童稚扬。

喂食知恩鸦反哺,为母孝道尽天良。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平起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格律上除了最后一句第二字“母”字出律之外,其余音韵无误。此诗本是以情动人,用情很深。但语言功夫稍弱,遣词造句多显拼凑。故显不自然。如前两句极生硬,第六句“童稚扬”凑韵。尾联说教味浓重,需要注意诗味。另外,耄耋中风亦应该在诗中用诗语道出。颔联两句尚有可观。70分。

启华一首

提笔天空静,乾坤任我行。

墨文书纸上,点画表心情。

导师点评:此诗为仄起首句不入韵的五言绝句。音律符合要求,但整体太简单。尾句结束而意境全无。诗味较弱。五绝贵在以小见大,语尽而意无穷。需要多注意观察体验生活再写。另外,最好要起个贴切的题目,表达主题要明确。60分。

邱贞翔一首

望东江第一瀑

枫叶摇飞寒雾合,危崖溅起冷珠开。

莫非天阙瑶池水,洒落甘泉入此来。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仄起首句不入韵的七言绝句。音律和谐。第一句从旁物引起,用枫叶与雾气之动态烘托出气势。第二句写入瀑布水珠溅开之状态,承接入正题。转句想象奇特巧妙,有李太白《望庐山瀑布》异曲同工,尾句顺理成章,气息完好。可谓是七绝之佳作。90分。

蓬蒿人一首

客游沙河怀乡

久作北漂客,新村今始游。

昏鸦栖古树,野渡锁孤舟。

落日千山寂,冰河一线流。

绵绵东逝水,不尽故园愁。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仄起首句不入韵的五言律诗。章法安排健稳,句法变换丰富,尾联余韵袅袅。整体气息高古,有唐人气象。甚佳!95分。

詹力三首

观玉屏山人国画有感

千峰横翠万山连,隐约飞桥戏石泉。

忽见繁花开一路,子规声里雨如烟。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平起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音律和谐,气息连贯流畅。第一句大写,第二句小处写,有对比。第三句转得很抢眼,色极浓,而第四句引用古人成句,色极淡长。一浓一淡,对比亦有可读。83分。

早春

半方飞絮半方尘,独忍寒霜欠薄身。

泥酽花残堪雨落,玉峰雪逝始知春。

导师点评:这首格律符合要求,但是句子多拼凑,某些字词可再推敲,如第一句“半方”不符合平常表达规范,飞尘、飞絮的单位并不用“方”来表示,故不准确。第二句转入人事上,但早春何来“寒霜”,不合符自然规律。第三、四句又回到写景,章法混乱。“堪雨落”亦不符合表达习惯。67分。

遇龙河

一道清风千扇开,霞红竹翠洗尘埃。

遇龙河上玉龙转,客从仙境款款来。

导师点评:这首七绝最后一句格律不对,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之句,从、境二字出律。气息尚能连贯,章法比上一首好,有法可循。末句可改为“迎客仙乡款款来。”78分。

郭怀望二首

戊戌自寿

花谢花开又一春,雨风寒尽值佳辰。

清光烛照眉间喜,暮色谁惊鬓角银。

百感盈杯成语笑,半生礼佛忘亨屯。

催耕布谷声声急,梦里林泉恨未真。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整体气息沉郁顿挫,学杜诗出来,格调甚高。句法苍老凝练,颇得古人法度。章法亦紧凑。颈联对仗稍宽。个别字可再琢,如颈联“语笑”。“屯”字十三元韵,平水韵出韵。85分。

友人家养睡莲

鹊噪莺啼二月中,君惟赏静隐墙东。

闲窗斜入三分艳,春瓮初开数捧红。

翠盖披披堪戏雨,清香淡淡好摇风。

寻常一样栖身处,才有奇花便不同。

导师点评:七律音律和谐,气格在宋人苏黄之间,趣味十足。颔联最为精彩,“捧”字用得极妙。颈联出句胜于对句。尾联仿用宋人杜耒句,稍嫌太泥,未能化开。第二句“君惟”二字亦嫌不顺,不如“惟君”。88分。

喜莲花一首

甄泽观有怀

正是春归花自飘,几回到此感逍遥。

古钟铁墨声长有,芳草碑残偈未销。

每望西山思传道,还关幽谷去何劳。

采薇一曲惊天地,多少功名也寂寥。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整体气息高古幽远。主题明确,立意甚好。首联从时间入手,写出所感之基调。但“逍遥”二字恐不准确。颔联墨如何有声?第四句极好,虚实结合,为对仗,墨字可改为“损”,全句可改为“古钟铁损声仍远”,则境界全出。第五句“传”字出律,第六句不太通顺。第七句《采薇》当与甄泽观有关,需要加注。第八句立论潇洒,甚佳!78分。

清风一首

观春景感怀

随处山林换绿衣,唯无飞燕啄新泥。

初生鱼尾才游离,未待来年已向西。

导师点评:这首诗基本符合仄起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但是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离”字出律了。诗整体感觉第前二句与后二句是两层意思,不太搭调,且有拼凑之嫌。按理说第三句应该在第二句的基础上转折,但是莫名其妙从燕子转到鱼苗上去,也跟首句山林关系不大。末句表达也不清晰,不知为何向西?前面无铺垫,凭空出来。作者需要在章法上多向前人取法。68分。

子行天下三首

翁源桃花

八泉齐涌翁江长,古县千年岸息仙。

水墨桃花成最忆,常留人间起炊烟。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平起首句不押韵的七言绝句。一般来说,首句不押韵,最好是要用对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但是也可以不用对仗,然而一定要使前两句紧密结合。全诗除了第四句第四个字“间”出律,其余都符合要求。整体上感觉章法不够严密。本来这首诗的重点主题是写桃花的,但是全诗只有第三句写桃花,其余都跟桃花关系不大,可谓是主次不分。65分。

游东华寺

如珠岩下青年影,复起东华鬓发来。

万行家风成正道,八方香客去尘埃。

导师点评:这也是一首平起首句不入韵的七绝。第三句第二字“行”出律。整体感觉还是有些隔,章法不严密。前二句与后二句是两种意思,却拼在一块,不太搭配。绝句末二句用对仗的不常见,因为后两句往往是需要转折和提升总结的,所以要两句连成一个意思去表达。70分。

过书堂石忆邵谒

一江翁水绿,三华李正丰。

截髻吟书苦,江心隐起攻。

饥时寻野服,夜半写辞雄。

诗卷传于世,书堂复雅风。

导师点评:这首诗大体上符合平起首句不押韵的五言律诗格式。但第二句“华”“正”两字出律。整体上怀古忆旧的,但是第二句写三华李,与主题关系不大,有点脱节,应该直接写邵氏其人其事之影响关系。第一句起的不错,第三句也符合主题,第四句对仗不工整,稍嫌凑韵。第五六句对仗亦欠工。尾联两句稍直白。70分

陈同法二首

乙未清明宋庄求学夜归逢雨

潦倒归来驻脚听,幽然庭院淡然风。

海棠楚楚胭脂色,也自蒙蒙夜雨中。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仄起首句押韵的七言绝句。但首句押韵借用比较远的邻韵,“九青韵”和“一东韵”在古代是不允许押韵的,但是当代人写诗偶尔放宽也未尝不可。全诗整体气息流转,意境幽雅淡然。充分运用景语写心情,也是传统比较高明的写法。88分。

读南宋史感怀(新韵)

每以苍凉弃史章,临安孤寡恁仓惶。

几番尊宠成国盗,一代皇朝负鄂王。

貂锦隆威终有日,孤茔义骨自留芳。

人生何事真劳顿?一矗青山立晚江。

导师点评:作者标注用新韵,即用普通话四声分平仄押韵。整体气息苍莽深厚,颔联颈联史事总结得体,对仗分明,尾联以写景结尾感慨,余味无穷,深意无限。惟首联起句不甚谐调,第二句“恁”字一般只用于通俗的词或曲中,而不用在诗中,尤其是比较庄重陈厚的诗。89分。

张霖一首

咏雪

恐因天冷朔风寒,难见孩童户外欢。

连夜赶铺加厚毯,一层泪水一层甘。

导师点评:此诗符合平仄格律,但押韵稍宽。最主要是语言功夫太欠缺,不是诗的语感,应该多读古人作品寻找诗词的语感。立意亦浅白,深度不够。62分。

伊人百合一首

点降唇·咏梅

傲骨凌霜,冰清玉洁仙姿妩。暗香丝缕,疏影横斜舞。

独笑苍穹,一任群芳妒。柔情顾,锦花钦慕,墨客诗词赋。

导师点评:此词牌名应是“点绛唇”,基本上是按词谱填写了,音律无误。但是章法稍嫌杂乱,无重点,多拼凑。建议从具体的事件结合自己的独特感受去写,不可人云亦云。70分。

谢莉红二首

再走桃花源

秦溪一片落英华,多是红花映白花。

世外桃源何处有,林中依旧满春霞。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平起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整体意境幽远和谐,章法得体。起句点题,道出地点与景物,第二句从第一句中展开,摘用杜甫诗句,衔接融合得很自然,天衣无缝。第三句转折设问,句子富于变化,甚佳!第四句结尾以景语结束,意境深远绵长,以春霞呼应首句之英华,以“依旧”二字点题“再走”,可见作者心思严密,而手法丰富,作诗如行云流水。91分。

资江行

断云一片泛泛行,山色湖光漫漫迎。

东望会龙杜鹃艳,南闻白鹿子规鸣。

朝观日起栖霞寺,暮赏月出裴相亭。

江水流春无尽也,随波共剪向天晴。

导师点评:这首诗基本上符合新韵平起首句入韵格式的七言律诗。第一句第六字“泛”字出律。但瑕不掩瑜,整体立意较佳。惟首联二句泛写景色,稍嫌浪费笔墨,且不够切题。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句式亦有变化,尾联流畅自然,甚佳!86分。

抹茶一首

观石门十三品

山河堰塞峰峦秀,古汉台前腊梅幽。

旷世仙飘如野鹤,翩然轻点似闲鸥。

石门浩浩惊烟渺,衮雪潇潇荡泽悠。

汉帝曹公高格在,千金一笑付东流。

导师点评:这首基本上符合平起首句不入韵格式的七言律诗。但第二句第六字“梅”字出律。整体气息高古潇洒。首联总起点题且古今结合。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第二联稍空虚,其实应该与第三联颠倒顺序写,先分开写具体品类,再总写特点。尾联总结得体,潇洒自如。85分。

李子二首

戊戌春日学诗偶成

高亭四望远山长,燕语呢喃绕画廊。

且得浮生知世味,莫如逝水负春光。

学诗喜有东坡句,习字难闻墨池香。

犹赖东风吹桃李,不妨吟咏入篇章。

导师点评:这是一首平起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除了第六句第六字“池”字,第七句第六字“桃”字出律外,其余平仄音律基本和谐。整体气息流畅连贯。首联渲染烘托意境,稍嫌浮泛些。颔联最佳,有人情处事哲理感悟,诗中有此一联,即可提高档次。第三联稍微弱,未能振起,末三字对仗欠工。尾联立意佳!犹赖东风吹桃李,可改为“犹赖东风拂桃李。”82分。

相见欢

丝丝柳絮飘飞,越山薇。试问人间春去几时归。

杨花泪,留人醉,莫悲催。只恨东风不到小琴台。

导师点评:符合词谱要求,音律和谐。词句比较流畅,是其长处!但个别字词须再推敲,如第二句“越山薇”稍嫌凑韵,第六句“莫悲催”稍嫌俗白。另外最主要是章法逻辑不太紧密,后两句和前面几句关系不大,感觉拼凑。一般诗词作法,皆是由前面所陈述的事,推出末尾的道理或感想来,如推出公式一样道理。需要有前因,才能推出后果。79分。

附:导师【韦散木】作品

1

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2)

2

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3)

3

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4)

4

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5)

5

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6)

6

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7)

7

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8)

8

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9)

9

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10)

10

苏轼诗词分两类的阅读理解(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作业点评展)(11)

即刻扫码

一元试听

韦散木老师「带你向苏东坡学诗填词」课程

三个课时让你学会诗词创作套路!

↓↓↓

·END·

——————————

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