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有张气势恢弘的脸。
很梦幻。算不上小巧玲珑,比瓜子脸宽,比鹅蛋脸润。
咋一看起来,比章子怡张曼玉略饱满,又比陈冲、刘晓庆稍灵动。特别是那双眼,仿佛承载了千万种情绪,可痴、可癫、亦喜、亦忧。
张艺谋说:“她是天赐的演员,世上绝无仅有。”
外媒一致认同:“巩俐是东方女人的代表。”
而在90年代的中国,更是风传着一句话:上世纪90年代,不少西方人说起中国,都知道三样东西,天安门、长城和巩俐。
她是中国女性的象征,不仅仅在那个年代,在今天,依旧是。
有人说:如果巩俐没有遇到张艺谋,那张艺谋就不是今天的张艺谋,而巩俐,也许成不了如今的巩俐。
这话有些道理。
1987年,张艺谋筹拍《红高粱》。急需寻找女主“九儿”。
他在圈内看了一圈,又去表演学校兜了一圈,依然找不到合适人选。
有一天,出于偶然,他跑到中央戏剧学院选人,又看了一圈,还是找不到合适的。
他准备走。李彤在这时站了出来,她说:“要不是巩俐外出拍戏,这个角色她更适合。”
张艺谋有些好奇,在副导演的要求下,继续留下等巩俐。
后来张艺谋回忆:“当时她穿着一件宽大的衣服试镜,与我想象中的《红高粱》女主角对不上号。当然,巩俐的样子也很清秀、聪明、眼睛很有表达力。”
他一眼瞧中了这个身着宽大衣服的清秀女孩。
或许,那时谁也不知道,这一次碰面,是他们往后光辉的开始,也是夙缘的开始。
《红高粱》拍得很成功。
张艺谋镜头里的巩俐,虽是新人,但极具张力。
动是戏,静是戏,说话是戏,走路也是戏。
有人评价:巩俐有一种美到极致的悲剧性,真是天赐的好演员。
这部剧,用所获的奖项告诉世人,还真是这样。
《红高粱》是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了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
在国内外,收获了一大片掌声。
意料之中,巩俐出名了。来得迅猛而张扬。
但,随之到来的,除了掌声,还伴有争议。
并非因她的演技,而是她的感情。她和张艺谋恋爱了。
两人同样拥有艺术情怀,同样对人生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又朝夕相处、日夜相对,难免不会产生涟漪。
可是,张艺谋早已结婚,他有妻有子,巩俐这一插足,就是第三者。
起初,人们只是猜测,后来张艺谋妻子肖华自己发觉了。
她在给张艺谋洗衣服时,从他衣服里翻出了一封信,内容十分刺眼: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你赖在我怀里的样子可爱极了!再有几天我们又可以在一起了,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干不完的事,哈哈,你知道我们干不完的事是指什么吗?张艺谋对肖华摊牌:“到宁夏后,发生了那么几次……就是这么回事。”
一时间,关于“张艺谋出轨”、“巩俐当小三”的新闻,犹如雨后竹笋,络绎不绝。
陷入爱情的人痛苦不堪,被伤害的人悲恸不已,看戏的人嬉笑连连。
三方夹击,最矛盾的,还是张艺谋和巩俐。
为了逃避,也为了再续缘分,张艺谋和巩俐接了《古今大战秦俑情》。在里面演情侣。
这部片子里,张艺谋和巩俐爱得很深,很飘渺,也很悲剧。
两人都坚持“真爱至上”,但抵不过外界的阻扰,情断而死。
特别是巩俐跳入火海那场戏,令人落泪。
她对张艺谋说:“我在电影圈谁都看不起,只有你对我是真心的,不管我是不是你的冬儿。”
很多人说,这是巩俐的真实感受。
只是不知道张艺谋当时听到这话,会不会有所动容?
据说,张艺谋为了演好这部戏,不小心被车撞了。
巩俐心急如焚,彻夜贴心照顾。
因为她这份真心,让张艺谋原本摇摆不定的心,安定了下来。
戏拍完了,张艺谋与肖华离婚了。
此后,巩俐成了张艺谋御用女主角。
他们合作了很多戏。
部部堪称经典。
1990年,《菊豆》。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1992年,《秋菊打官司》。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
1994年,《活着》。提名戛纳电影节、英国电影学院奖。
1995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被提名奥斯卡金像奖。
从《红高粱》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8年间,张艺谋和巩俐搭配,创造了无数个电影传奇。
他们成就着彼此,也渡化着彼此。
李尔葳说:“他们抵制着社会的压力和诱惑,真诚相爱,共同为电影而努力工作。”
这样执着的两人,在这8年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张艺谋成了中国最具实力的导演。
而巩俐,因为美艳的外貌,扎实的演技,一度挤进了世界舞台。
1993年,戛纳电影节(又名康城影展),巩俐、张国荣凭借《霸王别姬》,霸气踏入红毯。
巩俐着装十分简洁,白衬衣搭配黑色长裤,但女王范十足,气场全开。
近年,新晋谋女郎苗苗,学着巩俐的造型,在海边拍了一张照片,遭到网友一阵吐槽。
网民称:苗苗是稚嫩,巩皇是霸气。
这些,只是开端。
往后数年,巩俐的人生,像开挂了般。
2000年,她受邀担任柏林电影节主席。
2002年,她被任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
2003年,她又被力挺为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席。
德国、意大利、日本,都将巩俐奉为演艺界传奇。
她达到了别人毕生所求,却怎么也攀不到的高度。
可是,无论她人气多么巅峰,她和张艺谋的感情,却始终像一滩死水。
她想要结婚。
可张艺谋不愿。
有一次她去算命,算命先生说:“你最好在30岁前结婚。”
巩俐把这话听见了心里。
她告诉张艺谋:“别人说我最好在30岁前结婚。”
张艺谋听懂她的潜台词,有些不悦:“结婚?我从来没想过。”
巩俐低下了头。
她不明白,明明很相爱,明明已经没了流言蜚语,为何还是无法在一起。
没过多久,她找到了答案。
一次,她和张艺谋拍着电影,巩俐的哥哥到剧组探班,问张艺谋为何不结婚。
张艺谋很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结婚不就是一张纸吗?你为什么非得看重这张纸呢?”
巩俐死心。
很多年后,杨澜再次问巩俐:“是不是以前有人伤害过你,说婚姻就是一张纸,现在你还这么认为吗?”
巩俐有些伤感,眼里似乎有泪:“婚姻只是一张纸,现在我是觉得,我听说过,以前不了解,情感要自己去维护。”
她的转变,令人唏嘘。
或许她预想到张艺谋不可能给自己安稳,半年后,她转身嫁给了黄和祥。
那一年,她30岁。娶她的人,不是张艺谋。
后来,不想结婚的张艺谋娶了陈婷。
这段瞩目与争议并存的感情,在这一刻彻底破灭。
黄和祥给了巩俐从未有过的安全感,他与张艺谋不同,会承受巩俐一切小情绪,在她情绪低落时,会在一旁细声安慰。
还会问候巩俐家人,每逢节假日都会给他们打电话。
巩俐在他身上,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以往,和张艺谋在一起,是她一直追,如今,她终于感受到了被呵护的温情。
但是巩俐心底,依然忘不了张艺谋。
张艺谋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会儿,找到巩俐,希望她出演王后一角。
问其缘由,只因一句承诺。
当年,张艺谋曾起誓,此生一定会让巩俐做一回女皇。
如今,他终于找到了适合的剧本,来兑现承诺。
发布会那天,巩俐泪流满面,情不能已。
纵使爱情没了,他还记得当初许下的承诺。
后来《归来》在戛纳影展,巩俐再次见到张艺谋,与他拥抱那刻,巩俐双目泛红。影展结束,巩俐哭得更凶了。直到结束,巩俐还在边打电话边哭。
港媒问她为何一再落泪。
巩俐双目含泪:“因为今晚让我很感慨,真的很难忘。”
那是他们不在一起的第19年。
这期间,她和黄和祥离了婚。而张艺谋,几度大起大落,从最初的巅峰,到被人诟病,继而慢慢翻盘。
他们都不再年轻了。
有人说,巩俐和张艺谋分手后,总在伤心,总在流泪,总在痛哭。
非要追究缘由,不过是一个女人爱得太真罢了。
时过境迁,现在的她,很淡然。
她说:“我不觉得一个女人,缺了男人她不能活,不需要谁去拯救谁。”
所以,她只能自己成全自己。
她还对杨澜强调,自己最大的优势和自信,来自于自己的工作。
那些年,无论她是否和张艺谋在一起,她都拿命在工作。
拍《秋菊打官司》,巩俐亲自去农村体验生活,脱下华服,穿破旧的衣服。
《中国美人巩俐》一书里说,巩俐在县城拍戏期间,不叫巩俐,就叫秋菊。她与丈夫刘佩琦以夫妻关系相称,当地的人,都以为他们是真实夫妻。
电影里有个雪景情节,很难拍,也很难演。
张艺谋坚持要自然雪景,也就是说,大冬天,巩俐要在雪地里完成一切动作。
她去了,结果戏拍完了,她被冻晕了。
张艺谋用大衣将她抱回屋内。
拍《艺妓回忆录》,为了达到真实效果,她要双手练扔扇子。不能看,但是两个扇子要一块儿扔,一块儿扔完一块儿拿。
导演说,这是很有难度的,要不别练习了。
巩俐要练。
戏拍了5个月,她练习了5个月。每天2000下,从不间断。
巩俐说:“到现在我都记得该怎么扔。”
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里回忆,两人拍这部戏时,为了呈现真实,互相巴掌,来真的。
拍《迈阿密风云》,有个海中快艇拍摄,她与同伴坐在快艇中,同伴是刚学习的,不太熟稔。
她不会游泳,但还是坐了。行到中途,涨潮了,她的心提到嗓子眼了,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真的完了。
没想到,就在快艇要翻船那刻,他们幸运地避开了。
后来她和友人说起这段经历,仍心有余悸:“那是我离死亡最近的一刻。”
这些年,她抛却爱情,一门心思钻研工作。
她的这些努力,终于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是的,全世界。
2016年,巩俐现身戛纳电影节,待她登场,官方全部清场,只恭迎巩俐进场。
将近30米的红毯,巩俐一人傲气前行。
戛纳官方镜头,在巩俐身上,足足停留了近2分钟,主持人激动得大呼巩俐的名字,外国记者、影迷都齐刷刷用中文呐喊:“巩俐”。
就连她转身,背向媒体,媒体们的镜头,依然是她。
她之前,没有华人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这是对她事业全部的肯定。
是谁说,一个女人只有在爱情里,才能找到存在感。
巩俐就不需要。
她用她的激情,她的热爱,向世界证明:当一个女人,把一件事努力到极致时,世界,就会变成你的舞台。
爱情并不是人的全部,女人靠自己,也能活成高姿态。
就像她说的:“美貌不是你的一切。”
这句话,是她的清醒,也值得我们深刻思索。
霸气如巩皇,作为一名普通女人,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呢?
--END--
作者:池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