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字可见最早的字形是小篆,与现在的写法差不多。字象为从辟从言。言,为言说。辟,当另解。

汉字365字解(汉字解象56譬与辟)(1)

辟,甲骨文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jié),描绘的是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口,是言说,讲话。辛,大家理解不一,主要有三种:

比较通行的是《白虎通·五行篇》辛所以杀伤也。把辛解释为“象斧钺形”的刑具。《说文》辠(罪)也。意思相关。

华强考证,辛就是二十一代商王小辛,是实际的历史人物。

《孟子·滕文公下》彼身织屨,妻辟纑,以易之也。朱熹注:辟,绩也。黄金贵根据文献认为,辟是纺织的一道工序,即用纺坠纺麻,有旋转、回环之义。

接下来可以尝试据象释义。

口是言说,认定谁有罪,该如何处罚,不是普通人说了就算的,谁说了能算?君主。商王小辛即是君主。君主之义后代仍然沿用:《诗经·大雅·文王有责》皇王维辟。这位辟就是皇王周武王。

《说文》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用法者除了君主,还可以是君主委托的人,屈膝的人背对着君主在干嘛?用口替君主宣告,相当于后世宣旨。用法的过程,考虑节制其罪的程度,需要用口,用言辞,来辨别、区分。例如:辟谣,就是驳斥,排除谣言。

于是,辟字家族的字有三个基本意思:

一是分开。开天辟地;用刀劈开;用手掰开叫擘;声音炸响叫噼噼啪啪;雷电开裂叫霹雳。

二是表层。墙壁、细胞壁;远离中心叫偏僻;胳膊在胸膛的两边叫臂。

三是回环。开门为闢,依门轴旋转;躲开某点绕行叫回避,或曰路遇商王小辛,行人回避;璧的中心有孔,是玉的圆环。

譬,则三个意思兼备,并且话题聚焦于言说:分开言说;用表层言及内核;拿别的事绕开来讲道理。辟(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墨子·小取》)。拿其他事物来说明这个道理,就叫做譬。

汉字365字解(汉字解象56譬与辟)(2)

摄影 江备

人,天生拥有一种神奇能力——通感,即不同感官的感觉可以相互沟通。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列子·汤问》)。听觉视觉形象相通,知音知己情意相连。于是,人们便能借象以征事,借用具体之象暗示人事之理,简言之,用具象征召事理。这就是象征。通感和象征成为隐喻的根源,蕴涵着人类的深邃智慧。隐喻是现代的说法,古代称之为譬。

什么是譬?《说文》譬,谕也,谕,告也。段注:晓之曰谕,其人因言而晓亦曰谕。谕即喻。譬,就是比喻,也叫做比方。比是并人,方是并船,都是指两者并排相较。总之,譬,是要借助于其他的事物来说明某一事理。

这些信息,包含三个要点:譬是一种言说方式;目的是为了让人明白;想要说清楚,得借助于其他事物。这里面隐含的一个条件是,借用的事物跟要说的事物需要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修辞学对比喻辞格的解释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汉字365字解(汉字解象56譬与辟)(3)

摄影 诗酒年华

为您链接

象思维(88)譬称

汉字解象(55)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