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周期股几年了,整体上收获还是挺大的,其中让自己受益最大的就是自始自终是坚守一个原则的:那就是一切以逻辑为依据。做周期股如果逻辑在,就不需要担心太多,如果逻辑不在了,那就要果断改变投资策略,即使最后发现自己的决策是错误也无所谓。

那么我们现在再来梳理一下PTA-PX价差的投资逻辑,首先上一张图:

pta期货上涨意味着什么(关于PTA-PX价差周期投资逻辑的思考)(1)

简单说明一下这张图要表达的意思:三个颜色分别代表近10年PX、PTA、POY的利润情况,长期以来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大头都是在PX端,作为中间端的PTA由于2012年开始的无序扩张造成产能严重过剩,而上游PX国内产能严重不足需要大量进口造成价格长期居高不下,PTA在2013年到2018年间几乎是处于亏损边缘,即使有盈利也是微利。然而这个格局在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原因是因为国内PX产能今年开始将大量释放,我们来两张图看下2019年前后的国内PX产能情况:

第一张图:2019年前国内PX产能分布:

pta期货上涨意味着什么(关于PTA-PX价差周期投资逻辑的思考)(2)

第二张图:2019年之后PX和PTA新产能投放情况

pta期货上涨意味着什么(关于PTA-PX价差周期投资逻辑的思考)(3)

从这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和2020年国内PX新增产能超过100%,然后PTA 在2019年新增产能很少(2018年也几乎没有新增产能),因为时间错配的问题,自二季度以来,PX价格持续下跌导致PTA-PX价差最高时达到2500元/吨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一吨的PTA毛利可以达到2000元/吨左右,如果能够保持下去,以600346(恒力股份)660万吨PTA为例,光这一块毛利可以达到130亿/年,而现在投资600万吨PTA总投资额不到100亿,用暴利一词来说是绝对不过分的,当然这么高的价差必然也是不可持续的,最近半个月PTA暴跌1000元/吨,但利润还是很客观的。PX在国内新投产能的竞争下国外企业是没有优势的,首先国内企业上马的都是大产能,无论从规模成本优势、从运输费用、从税收各方面都比国外企业有优势,国外企业PX只有PX- 石脑油的价差为350美元/吨以上时才有利润,而恒力石化只要达到300美元就有利润了,再者国内企业的PX大多为自用,PX没什么利润那就让利给自己的PTA,无非是一个左手倒右手的问题。而PTA的产能释放主要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也就是现在具备半年到一年时间的利好时期,这段时间利润会相当客观。我们做的就是这个逻辑,那这个逻辑现在变了吗?没有变。当然在择时上我们犯了错误。

错误分析:

一、没有充分考虑纺织行业传统淡季这个因素。纺织行业淡季一般为每年的6、7、8月份,淡季时候需求是不景气的,自然会影响到上游的价格。

二、市场依然是看PTA期货价格来给相关公司定价,这在之前是没有错的,因为PTA利润长期被压制,一旦价格上涨就会给公司带来短期的价差扩大,但是我想大部分投资者应该没有价差这个概念,更多的都是考虑销售价格。所以选择在PTA价格快速上涨时进场这是个很严重的错误。

展望后市:

因为逻辑还在,所以我给自己作个设想,如果之前没有看到这个逻辑,现在看到了这个逻辑,而现在相关公司的股价摆在这里,问下自己会不会进场?自己的回答是会进场,那么既然会进场又何必现在去止损呢?所以这就是自己没有任何动作的原因。(当然组合一建立的时候我就说了我个人真实仓位会谨慎很多,具体请参照我昨天发的关于周期股投资机会分类的文章,我把本次机会看成B类机会。实际我个人仓位还不算大,而且由于选择的两个标的下跌相对比较少,实际上还没产生什么亏损。说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说我乱扯了,我也不解释了,因为至少有100个朋友知道这个事情,他们知道就可以了,无须证明太多)。

谈下我认为的几个公司预计利润和估值:

1、600346(恒力股份):由于炼化在上半年已经完全达产了(有公告),预计今年利润会在70亿以上,2020年利润应该超过100亿,在我看来给1000亿估值完全不过分。

2、603225(新凤鸣):今年利润预计和去年相差不会太大,公司产品价格有下跌,但是产能增加了将近100万吨聚酯和220万吨PTA(预计三季度投产),今年利润我们保守一点算12亿,明年则有望达到25亿,理由是公司明年公司聚酯和PTA产能都有扩张,而下半年更有利于聚酯。给到12倍PE不算过分,那就是300亿市值。新凤鸣公司是那种一看就让人喜欢的公司,公司重视研发投入,财务控制非常好,管理上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几乎没有应收账款。

3、601233(桐昆股份):这个得看浙石化达产情况,如果浙石化达产,公司今年利润预计至少在30亿以上,明年有望达到40亿甚至50亿以上,保守一点给公司400亿估值我认为不过分。

4、000703(恒逸石化):公司文莱炼化项目今年也要投产,但预计产生不了多少收益。考虑到自二季度以来PTA高景气,而公司拥有600万吨权益产能,保守估计今年公司净利润在25亿以上,明年如果炼化达产,公司利润应达到50亿以上,给到500亿估值应该也还算合理。

5、002493(荣盛石化):公司估值目前看没有太大吸引力,不展开分析。

6、000301(东方盛虹):重组上市不久,公司布局相对其他几个公司个人认为偏弱一些,不做重点分析。

由于非科班出身,所有预估都是模糊的,不认可的朋友别太较真,因为我一直是这么给公司估值的。

下图为六家公司2020年前的产能情况:

pta期货上涨意味着什么(关于PTA-PX价差周期投资逻辑的思考)(4)

再说下这个行业的基本面情况:

1、上游炼化属于进口替代,投资往往比较大,动辄上千亿,只要油价处于合理区间范围内,炼化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参照公司600688(上海石化),600346(恒力石化)和浙石化相对上海石化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技术路线上都优于上海石化,我没有记错的化上海石化是1300万吨炼化能力,而恒力石化和浙石化(一期)都是2000万吨。

2、PTA全球产能已经集中在我国了,未来势必垄断。新上马的产能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单吨成本优势可以达到200元甚至500元/吨以上,这属于超额收益,而几家上市公司的产能基本属于新产能,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在整个行业不赚钱的时候他们依然能取得超额收益。

3、聚酯纤维产能集中度还不算高,一些国企的产能都要逐步被淘汰,以新凤鸣为例,相对一些国企,它的POY成本优势可以达到500元/吨以上。

4、除了新凤鸣之外,其他几个公司都在走全产业链,一旦行业集中度提升完成,整个行业周期性会变弱,寡头垄断时代即将到来。

5、2020年后整个产业链上新增产能都比较多,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

6、最终端下游需求属于平稳增长状态,不可能出现需求大增的情况,但按年计也很难出现大幅下跌的现象(除非发生全球金融危机)。

7、往后十年不需要担心国外新增产能对我国产能的替代。

最后说下我做周期股的一些心得:

一、可能有些朋友做股票生怕浪费时间了,而我做周期股觉得时间最不值钱,只要逻辑在我会甘心情愿浪费时间的,反正不管怎么样最后他一定会有表现的,说不定等了一年,最后用一个星期就完成了目标,因为经历过,所以我不怕浪费时间。

二、做周期股必须得选对公司,除非逻辑特别强的那种(我归纳为A类甚至超A类,比如这波养猪应该属于超A类),好的公司和一般的公司最后会相差特别大。

三、尽量做产品比较单一比较纯的公司,这类公司可能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差得一塌糊涂,但行业景气的时候也会好得一塌糊涂,弹性大,周期股投资机会也更大。

四、周期股投资其实是一个辛苦活,需要关注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有上游、有下游、有行业自身供应情况、有公司具体情况。没有谁比谁聪明,如果能有收获只能说比别人更努力更专注。

需要交流请私信或关注同名公众号(石木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