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6日,北京东城史家胡同显得格外寂寥,因为这里的一间四合院再也等不回那个主人了。

在这一天,一位自1960年便住在这的传奇女子走完了自己72年的人生。

她叫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养女,毛主席的英语老师,是那位留下“乔的笑”外交家的爱人,也是末代最后一位名媛。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

那个人走了

对洪晃来说,主持妈妈的葬礼是不容易的。

自章含之离世的消息传出,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哀悼,经济学家吴敬琏、作家刘索拉、导演顾长卫等老友都来了,来自史家胡同51号院的邻居更是络绎不绝。

在这一天,洪晃从早上忙到下午接待了200多人,她这才意识到,妈妈生前的人缘有多好。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2)

当洪晃送走了当天最后一位吊唁的客人后,她终于得空打量起了妈妈的灵堂。

“章含之千古”的几个大字白底黑字地挂在八宝山第一厅门楹上,两旁则是一幅挽联“胸含海岳满腔深情历经风雨终不悔 国之瑰宝一代名媛笑谈春秋犹未尽”。

挽联是洪晃专门找朋友写的,她是作家,按理说为母亲书写挽联很容易。

可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为妈妈写下挽联。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3)

正当洪晃感慨之际,记者李小萌走进了灵堂。

洪晃并不惊讶,这是之前约好的事情,央视想报道母亲生前的细节,她也想通过采访纪念母亲的种种事迹。

走入灵堂的李小萌手里拿着一张照片,这是她刚从信封中拆出的,每一个到场吊唁的人都会收到这个信封。

照片上的章含之很年轻,20岁时的她笑颜如花,明亮的双眼也透露出一股聪慧。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4)

“我妈妈于一月二十六日早晨走了。二月一日上午十点,我们在八宝山一厅送她上路,你一定和我一样,望她一路走好”

洪晃接过照片,用手指擦了擦自己写在照片上的话,随后看向李小萌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她可以提问了。

李小萌看了看照片:“为什么选了章含之20岁时的照片当遗照,这好像有些不合常理。”

这一问,洪晃仿佛早有预料,她推了推镜框说道:“因为这张照片是我妈妈大学毕业时候的照片,20岁刚出头。”

她顿了顿,然后解释说:“我觉得她在这张照片里的神气是她一直到死,从来没有放弃过的,就是她的一种信仰,她的一种做人的原则,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对她来讲她别无选择,她都不会去想我可以不可以选另外一种,她没有。”

李小萌有些惊讶:“一个人怎么会到70岁的时候还能保持着20岁时候所有脸上那一切呢?”

“眼睛里头是神。”

洪晃缓缓地给出了解释。

“现在科技发达了,可以整容,可以抹各种各样的油,但是这个眼神是整不出来的。她一进屋子,所有人就是说人物来了,这绝对不光是漂亮,这就是她的有一个神气在那儿。”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5)

聊完照片,洪晃分享起了葬礼中的一些事情。

“今天来了一个人,我从来没见过他,他在那儿献了花篮之后,突然间就跟我说,我能给老人家磕个头吗?”

听到这话时,洪晃整个人都惊了,不知道为什么眼前的人要行这样的大礼。

对方解释章含之在困难之时伸出过援助之手,他现在已是一个企业家,虽然没机会报答了,但还是希望能以此表达感谢。

三个响头后,企业家离开了灵堂。

这事让洪晃很感叹。

她有些惊讶地和李小萌分享道:“我作为女儿来讲,我总觉得妈妈对我特别好,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对她感激……我真是我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是我妈妈帮过忙的,因为我从没听过她说什么。”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6)

像企业家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葬礼时还有一位裁缝过来致礼,对方初到北京时孤身一人,如今已有三四个裁缝店了,期间也得到过章含之的帮助。

聊到章含之最后的情况,洪晃有些难过。

“她原本肾脏不好,早些年换肾之后身体时好时坏。直到一个多月前她因肾病引发肺部缺氧而再次住进医院。在朝阳医院,大夫对她的治疗费尽心血,照顾周到,但最终还是撇下我们走了。”

洪晃说,章含之从住院到去世一共是52天,最开始没想到会这么快。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7)

谈到最后一面,洪晃透露了一个秘密,章含之没有给他们留下遗言,但却特地向护士长交代了一个事情。

“她要是过世了,不要把她的骨灰跟乔伯伯埋在一起”

这位乔伯伯便是洪晃的继父乔冠华,他与章含之一起度过了10年相爱时光,牵线人便是毛主席。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8)

因毛主席结缘的爱情

章含之在28岁时成了毛主席的英文老师。

那天是毛主席70岁的寿宴,除了家人,他还特意宴请了程潜、叶恭绰、王季范和章士钊四位湖南老乡来赴宴。

章含之便跟着父亲在寿宴上再度见到了毛主席。

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见面时章含之才15岁,还是个想到处玩的孩子,而如今她已经成长为国内一流的英语人才。

看着曾经的贪玩小孩出落成有为青年,毛主席笑着说道:“章老师,你愿不愿当我的老师啊?我跟你学英语。”

章含之听到这话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我哪敢当您的老师,您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毛主席却不以为意:“教英语我就当不了老师了,还要拜你为师啊!”

章含之知道这不是玩笑话,望向了一旁父亲。

章士钊见状哈哈大笑:“主席什么时候要含之来,告诉她就是了。”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9)

一周后,章含之正式成为了主席的英语老师,自1964年元旦后的那个星期日开始,每周都会去教毛主席一个多小时的英语,持续了大半年。

1971年,英语水平出众的章含之进入了外交部,并很快升为了副司长,主要负责亚洲外交事务,被称为“外交界五朵金花”之一。

也正是在这里,章含之收获了真正的爱情。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0)

这时候,因为章含之丈夫出轨,两人夫妻身份已经名存实亡,可因为怕招人口舌,章含之一直没有与丈夫离婚。

得知这个情况后,毛主席专门在一次情况汇报会上为曾经的老师章含之解心结,要她放下传统观念束缚,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毛主席的话让章含之下定了决心,她与丈夫离了婚。

没人能想到的是,毛主席的一番话,不但打开了章含之的心结,还打动了另一个人的心。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1)

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为章含之的坚强而动容,一颗爱情的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

在会谈结束后,他鼓起勇气找到了章含之。

“那天主席说的情况是确实的吗?”

乔冠华是知名外交家,他能和各国政要谈笑风生,可面对心爱的女子却显得有些笨拙。

可章含之却懂眼前这个男人的词不达意,他们互相交谈,谈婚姻,谈爱情,谈人生。

心有灵犀的两人不久后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2)

这段关系是艰难的,乔冠华此时58岁,而章含之36岁。

一辈的年龄差距让整个北京城都议论纷纷。

可乔冠华不在乎,他曾为中国列席联合国而放声大笑,如今他也能顶着重重压力表明自己的爱意。

他给章含之写信,说如果我们真诚相爱,为什么要怕别人说三道四?

社会舆论没压倒乔冠华,他反而更积极地表达起了热烈,每过一两天便给章含之通电话。

平日也是嘘寒问暖,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抽空为章含之送些吃食。

乔冠华的温柔与坚定,让章含之下定了决心,她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和这个大自己22岁的男人共度一生。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3)

1973年,章含之失去了前半辈子照顾自己的父亲,但她拥有了一位愿与她同度后半辈子的丈夫。

当年12月11日,在毛主席与周总理的祝福下,章含之与乔冠华一同住进了史家胡同51号,正式结为伉俪。

10年后,共度诸多风雨的两人迎来了分别。

章含之说回忆时说,在幻想之中她曾为自己安排过一千种结局,独独没有想过她会进入外交部工作,会嫁给外交部长乔冠华。

她所有的幻想都是那么美好,但从来没有想过她那惟一的刻骨铭心的爱最终变成生离死别,天各一方,她觉得她的爱情太短了。

这份爱情让章含之守了25年,她期间写了4本书,上百万字,里面字字深情,全是对乔冠华的追思。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4)

乔冠华去世后,有人问章含之,是否考虑再接受一份新的感情。

可章含之直接引用了黄宗英的一句话,“曾经经历过大海以后,不可能再在小溪里游泳。”

在章含之的晚年,朋友们常去看她,刚进门便会看到,满屋都摆着的乔冠华照片。

“她始终沉浸在爱情当中。但与我们聊天时她从不提悲伤往事,而是嘻嘻哈哈,乐观得很。”多年后再谈曾经,白桦也为朋友的爱情而动容。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5)

“我妈妈一辈子特别相信爱情,她是特别浪漫的一个人。”

谈到母亲与乔伯伯的爱情,洪晃很是感慨。

“我们生活在一个实际得不能再实际的社会了,但她以不变应万变,她一直是按照她的原则去过的,她不会为半斗米折腰,基本上有些她不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做,她对这些她所信仰的东西,她不是一个信宗教的人,但是她一直有她一套信仰的她的准则,她的价值观。”

李小萌为这份爱情动容,可也有些疑惑,她问洪晃,她理解两人的爱情,为了乔冠华,章含之放弃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大使的机会,也放弃了之后再嫁,可为什么死后却特别交代不要同葬呢?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6)

最后的交代

“我刚开始也惊讶的,之前她没给我交代过,是护士长转达给我的。”

洪晃讲,在章含之去世后,医院护士长找到了她。

洪晃认识这个阿姨,她与母亲相识13年了,一直像姐妹一样。

可护士长开口的第一句就吓到了洪晃。

“你妈妈说了,她要是过世了,不要把她的骨灰跟乔伯伯埋在一起。”

洪晃非常不解,她知道妈妈为乔伯伯写了多少书,寄托了多少感情,所以非常诧异。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7)

护士长讲,章含之最后的交代是,她生前在上海的福寿园买了两块地,一块给养父章士钊,一块给乔冠华。自己的骨灰和养父章士钊合葬,乔冠华那边放入两束知道头发以寄思念。

这是乔冠华去世时,章含之当天特意让人剪下的。

洪晃还是不解,继续追问。

护士长这才给出了章含之的考虑:“我到另外一个世界就不想再要有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了。”

“在父亲身边是最简单,最安宁的。”

一直倾听的李小萌表示了理解。

洪晃也应声点头:“对。我就觉得我妈妈真是一个太明白的人,因为她就对这些事情其实真的是特别明白。”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8)

在采访的最后,李小萌问洪晃,一般最后的交代会是给女儿直接说的,为什么章含之选择交代护士长。

洪晃思考了一会:“我觉得我妈妈一直在她心目中,我可能没有长得那么大。”

“还是孩子?”

“还是孩子,我觉得她不敢跟我说她要死这件事情,她就觉得她不能提,或者她觉得也许因为我一直说,妈你别这么说。”

洪晃解释了下:“因为杨护士长就一直知道她的病情,所以对她来讲,在跟一个特别深知自己病情的人去说这个可能容易点,跟自己子女说,我老觉得我的责任是鼓励她努力,不要去想自己的疾病,还是去跟疾病做斗争,所以可能这个反而使她有好多事情难以启齿。”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19)

回忆起母亲的最后时光,洪晃有些动容。

她讲章含之12年前便被肾炎缠上了,之后透析、换肾都做了,离开前5年还又做了一次换肾。

这些都很折磨,可章含之还是很积极,一般人得病了就不出门了,可她还是到处干事,办学、写书、讲座等等事情一件没落下。

“她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但是在她的眼里就是人就得这么活着,不能为着一个病活着。”

李小萌抛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这种积极是说我要宣传这样的态度面对世人还是说对人生充满了留恋才是这样的?”

“我觉得我妈妈那一辈子的人是很有信仰的,她知道自己该怎么活,她永远不会说我要留恋这个,我会这么活。”

对洪晃来说,妈妈的积极并非是留恋,而是无论外界如何变好都做好自己的坚持。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20)

采访持续了两个小时,门外的天也要黑了。

李小萌将钢笔盖上了盖子,然后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很多外人形容您母亲说,一代名媛,末代名媛,高贵、美丽,作为女儿这个视角看她,你会用哪些形容词?”

“第一她很善良,第二她很正直。这些名媛,对我来讲不是特别怎么样,但是我觉得她做人上来讲,人格是特别优秀的一个人,我妈妈肯定有缺点,但是从大的上头来讲,她是做得太漂亮的一个人。”

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曾托护士长转告女儿)(21)

信息来源:

央视网《章含之:守候岁月的本真》

中国网《末代名媛章含之遗愿:不与乔冠华合葬》

中新网《章含之最后遗言:带着丈夫头发同父亲葬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