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赵蕾 陈沁琳 高馨

凉山州支教见闻(高校学子赴凉山支教3个月)(1)

近日,浙江财经大学原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曹骋收到来自美姑县本木源助学协会的志愿者鉴定报告,“作为学期中途临危受命的老师,曹骋年纪轻轻,却不畏艰难困苦,全身心投入山区少数民族支教事业,成效良好。寒微路上,曹骋用一片炽热心肠为山区彝族孩子打开对外求知的大门,散播文明的火种,繁荣的希望。”

2022年4月至7月中旬,曹骋自发奔赴2308公里外,海拔约2600km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四干普村小学支教。

在支教期间,他身兼数职,同时负责讲授三年级语文课、英语课、篮球课以及幼儿班看护,最忙碌时一天上5节课;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检查卫生,校园执勤,每天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近12小时。经过3个月的教学,该年级语文平均分提高了10.23分(百分制),期末成绩在全乡各村小中名列第一。

他的教学工作得到美姑县团委与协会的一致肯定,获得“优秀支教志愿者”称号。

凉山州支教见闻(高校学子赴凉山支教3个月)(2)

4月,为度过自身的迷茫期,检验和锻炼教学能力和践行“共同富裕,教育先行”的方针,曹骋主动向美姑本木源助学协会申请支教并顺利任教。据悉,该协会是非政府公益组织,以“教育就是唤醒,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指导思想,连续5年奔走在“教育共富”第一线。

四干普村小学位于山腰,教学楼主体为平房。全校仅有3个班:幼儿园30人,一年级27人,三年级17人。在党委、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爱心人士的资助下,桌椅、黑板、课本、纸笔、水电一应俱全,教室、田径场等基础设施正改造升级。

在群山间,如何向从未见过海洋的孩子们解释课文《海底世界》中“乌贼利用水的反推力运动”呢?面对这一教学难题,曹骋果断舍弃复杂的原理阐释,选择让学生实践出真知。通过2人互推来理解何为“反推力”,以此直观感受科学知识。授课中也不乏有难以举例、无法类比的知识点,曹骋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数遍。他表示,“孩子们理解能力的普遍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见识受限。”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大山外有广阔的天地和无限的人生,曹骋在黑板上手绘中国地图,标注出凉山与杭州的位置和距离,上方赫然写着几个大字“知识改变命运”。

“愿你们将传统铭记而不遭其禁锢,愿你们与时代同行而不受其侵蚀!”思政课上,曹骋介绍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以此勉励学生们立志考入杭州的几所优秀学府,学有所成后建设家乡。

凉山州支教见闻(高校学子赴凉山支教3个月)(3)

除基本教学工作外,卫生习惯教育也是曹骋支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卫生习惯不良是导致当地人走出大山后又不得不回归大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四甘普村小学提供牙刷、牙膏、毛巾、脸盆等,让孩子们在学校完成洗漱。

另外,开设德育课、体育课、劳育课、美育课,力求五育并举。

凉山州支教见闻(高校学子赴凉山支教3个月)(4)

学生体育活动

秉持“教育一人,造福三代”的理念,曹骋与其他二位老师共对一、三年级的44个家庭进行了家访。

由于部分学生家长不会普通话,双方交流只能通过学生翻译进行。虽然当地人生活没有城市生活般讲究:用树枝当筷子,人畜同居,席地而坐……但吃穿不愁,对待来家访的老师总会热情地闭门留客,甚至会用一只鸡、一头猪来招待。见此状,曹骋与其他老师连连拒绝,于是学生家长用生涩的汉语说:“你们能从城里来支教,我真的很感谢!”

通过家访,曹骋更加明白教育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穷苦是可怕,但是比穷苦更可怕的是穷苦而不自知,改变现状必须依靠教育!

凉山州支教见闻(高校学子赴凉山支教3个月)(5)

支教过程中,最让曹骋动容的是学生的作文。班中最优秀的学生在《我的奖状》中写道,“我也觉得只有知识才能走出大山,这样我就有许多条路和梦想……”;另一位学生则在《假如我变成了大老板》中提及自己当了老板后“要帮老百姓,给老百姓钱,要把自己的家人照顾得很好。”

凉山州支教见闻(高校学子赴凉山支教3个月)(6)

支教结束后,曹骋回到浙江财经大学继续学业。

“这3个月的支教让我切身体会到了‘共同富裕,教育先行’的分量,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从教师回归到学生,我更加珍惜在浙财大的日子,也更加期待新学期的成长。衷心祝愿我的学生前程似锦,学成后建设家乡;也希望能影响更多大学生投身支教事业,为共富之路筑牢教育之基!”曹骋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