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争上游题型归类-数学(学习强国争上游题型归类-数学)(1)


数学类题归纳:1-2题、3-4题秒选时易混淆出错,1-2题关键字提示:数学是根本-“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孙子算经》;秦九韶-“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数书九章》。3-4题关键字提示:“中国的欧几里德”“中国数学史上的牛顿”-刘徽;“天元术”-李冶。11-12题计算题最好的方法是答案记下来秒选而不是去计算。


1、认为数学是天地万物最根本的东西,是“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的著作是【 】。

A.《海岛算经》

B.《周髀算经》

C.《九章算术》

D.《孙子算经》

正确答案:D.《孙子算经》

2、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提出了“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

A.《海岛算经》

B.《数书九章》

C.《九章算术》

D.《孙子算经》

正确答案:B.《数书九章》

3、有“中国的欧几里德”“中国数学史上的牛顿”之称的是【】。

A.刘徽

B.祖冲之

C.秦九韶

D.杨辉

正确答案:A.刘徽

4、对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天元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是金代数学家【 】。

A.杨辉

B.祖冲之

C.刘徽

D.李冶

正确答案:D.李冶

5、《四元玉鉴》是中国数学著作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它是世界数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是【】代朱世杰的著作。

A.元

B.明

C.清

D.宋

正确答案:A.元

6、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是由墨子和他的弟子们所著的典籍【】。

A.《墨经》

B.《考工记》

C.《九章算术》

D.《墨子》

正确答案:A.《墨经》

7、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认为西方的几何学来源于【】的勾股之学。

A.《梦溪笔谈》

B.《周髀算经》

C.《九章算术注》

D.《孙子算经》

正确答案:B.《周髀算经》

8、编著《农政全书》,并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理》一书的明代科学家是【】。

A.王夫之

B.黄宗羲

C.徐光启

D.沈括

正确答案:C.徐光启

9、我国最早计算出圆周率第七位有效数字的人是【】。

A.李密

B.刘徽

C.杨辉

D.祖冲之

正确答案:D.祖冲之

10、一个研究全天气温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

A.自变量是实验员,因变量是一天中的时间

B.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一天中的时间

C.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一天中的时间

D.自变量是一天中的时间,因变量是温度

正确答案:D.自变量是一天中的时间,因变量是温度

11、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 10 米,围绕花坛修一条宽 2 米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 】平方米。

A.10π

B.24π

C.25π

D.49π

正确答案:B.24π

计算式:7^2*π-5^2*π=24π

计算虽简单,但争上游时还要花几秒去计算,黄花菜都凉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答案记下来秒选才是上策。

12、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 年),末次航线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 年),共计七次。2020 年7 月 11 日,郑和下西洋【】周年。

A. 600

B. 615

C. 630

D. 640

正确答案:B. 615

计算式:2020 -1405=615

再次强调,最好方法是答案记下来秒选才是上策!

13、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

A. 0.415

B. 0.314

C. 0.5

D. 0.618

正确答案:D. 0.618


中国数学发展小知识


学习强国争上游题型归类-数学(学习强国争上游题型归类-数学)(2)

1.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2.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提到西周初期用矩测量高、深、广、远的方法,并举出勾股形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环矩可以为圆等例子。

3.秦汉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和文化均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正是形成于这个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算术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以及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著作的出现。

4.魏、晋时期出现的玄学,不为汉儒经学束缚,思想比较活跃;它诘辩求胜,又能运用逻辑思维,分析义理,这些都有利于数学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吴国赵爽注《周髀算经》,汉末魏初徐岳撰《九章算术》注,魏末晋初刘徽撰《九章算术》注、《九章重差图》都是出现在这个时期。赵爽与刘徽的工作为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5.东晋以后,中国长期处于战争和南北分裂的状态。祖冲之父子的工作就是经济文化南移以后,南方数学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他们在刘徽注《九章算术》的基础上,把传统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的数学工作主要有: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提出祖暅原理;提出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等。

6.从11~14世纪约300年期间,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如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刘益的《议古根源》,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和《杨辉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等,很多领域都达到古代数学的高峰,其中一些成就也是当时世界数学的高峰。

7.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1607年以后,他先后与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测量法义》一卷,与李之藻编译《圜容较义》和《同文算指》。


-------- 小知识摘自网络,整理出相关知识点方便对争上游题目了解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