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特别军事行动自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而在进行了长达20多天的作战之后,俄罗斯军方开始使用远程精确武器对乌克兰西部地区的重要目标进行打击。这次打击既是俄罗斯时隔多天之后,再一次加大力度的打击,同时也是俄军在这场特别行动中首次动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而且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好像是启动了俄罗斯军队远程打击的开关,俄罗斯在近两天可是没少出动高精度导弹。

俄高超音速武器 时速超1万公里匕首(1)

俄罗斯国防部19日公布了两段视频画面,其中一个是乌克兰军队的一个侦查群直接被高精度导弹系统袭击,而另一段则是乌克兰军事仓库被导弹袭击。按照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的意思,如果没猜错,该军事仓库应该是乌克兰的一个大型地下导弹和航空弹药库。而袭击乌军军事仓库的,正是俄军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

“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是在2017年年底就开始战备值班的,第二年就在红场阅兵中出现了。其时速最高可达10马赫(1马赫代表的可是1小时1224公里,10马赫那就是上万公里),射程最远可超过2000公里,相比普通导弹,高超音速导弹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其“可变弹道”的性能了。相比一般导弹,高超音速导弹执行任务将更加的灵活,同时也可以更大概率地躲避目前防空系统的拦截。

据目前现有消息来看,高超声速导弹基本可以让目前各大国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几近失效,而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除了其速度快,留给防御系统反应的时间并不多,而且就算发现,拦截弹的追击速度也并不一定能赶上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弹道可变了。

俄高超音速武器 时速超1万公里匕首(2)

弹道其实就是飞行轨迹,一般来说,导弹在发射时会产生一个预定轨道,而防御方防御系统就是根据这个飞行轨迹在半路拦截,但如果这个飞行轨迹在半路发生偏转,那么这个拦截弹自然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只不过一直以来并没有高超音速导弹的实际效果验证,所以对于这一切,外界都是给予一切理论值来研讨的,但如今,“匕首”在此次军事行动中的出现,算是人类首次在实战中使用高超音速装备,也验证了对高超音速导弹的一部分猜想。

说到这里的,可能大家更不能理解了,既然高超音速导弹实力如此强盛,那为什么俄罗斯会选择去炸这样一个军事基地,而且貌似还没有造成太多损失。有军事专家对此表示,俄罗斯此举应该有两个原因:

俄高超音速武器 时速超1万公里匕首(3)

第一,乌克兰战场已然已经变成了俄罗斯各类新研制武器的试验场。所有的装备在正式服役之前,都会进行多次试验,服役之后也同样,但这都是在既定场景中,因为毕竟是演习。但是实战就不一样了,真实冲突中更能体现出武器装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尤其俄罗斯之前貌似还派遣了无人机以及苏-35战斗机出现在乌克兰上空。所以,“实验”这一点是非常有可能的。

第二,为匕首正名,“匕首”因为服役时间过早,并没有运用到后来军事领域中的各种新技术,所以在西方看来,其精度和打击效果存在一定虚假性,所以俄罗斯此次试射“匕首”导弹,就是在为俄罗斯高超声速导弹正名,同时也是对西方的威慑。

而除过“匕首”高超声速导弹之外,罗斯在这两天还出动了其他导弹装备。在19日到20日夜间,位于乌克兰北部的日托米尔州奥夫鲁奇地区,就遭到了俄军空射高精度导弹的摧毁,乌军一座特种部队训练中心被严重打击。而这个特种部队训练中心中,不仅有乌克兰军方的特种部队,还有外国雇佣兵。

俄高超音速武器 时速超1万公里匕首(4)

随后,俄军从黑海发射了海基“口径”巡航导弹,对乌军修理战术车辆的切尔尼戈夫州涅任修理厂进行了远程打击;还从里海同样发射了“口径”巡航导弹,对乌克兰位于康斯坦丁诺夫卡地区的油料基地进行摧毁,据消息称,该油料基地是专门为在南部作战的乌军装甲车提供保障的,不过如今已经被俄罗斯的远程打击给摧毁了。

另外,俄罗斯军方还动用了“棱堡”岸防导弹系统,可以说是对乌克兰无线电工程情报中心进行了依次点名。同时又在19日出动了战术空军、陆军航空兵以及无人机,对乌克兰89个军事目标都进行了轰炸,其中就包括弹药库、装备集结点、火箭炮以及指挥所等。

而上述俄罗斯军方对乌克兰各种军事目标进行的打击,基本都是在三天之内完成的,也就是说,俄罗斯军方近日的打击力度可谓是直线上升。至于其中原因,可能是集中对先进武器的实战试验;也可能是想要促进谈判的进行,乌克兰谈判代表日前表示,俄乌谈判或许会拖延数周。

但不管原因如何,还是希望俄乌这场特别军事行动可以尽快结束,长时间的僵持对于俄乌双方,乃至全球各方面的发展,都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西方还在不断制裁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