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觉得自卑过,一直都很自信。也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努力争个第一。”

1970年,席耀莉出生在铜川市秦岭水泥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3岁时的一场高烧致使她右腿严重残疾。坚强乐观的她从小热爱音乐,在铜川市残疾人联合会和铜川市群众艺术馆的指导帮助下,学习音乐,参加比赛,登台表演,获得了不少好成绩,在音乐的艺术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

大山上的救人故事(自幼残疾热爱歌唱)(1)

热爱音乐,经过专业学习后多次获奖

“我从小就比较好强,上学时一直很努力,每年都是三好学生,中考的时候还获得了全铜川市第一名。”因为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后席耀莉被父亲所在的水泥厂内招,成为厂社区地震办的一名监测员。

参加工作后,机缘巧合下,铜川市残疾人联合会发现了席耀莉的音乐天赋。“从小就非常喜欢唱歌,但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加入市残联后,铜川市群艺馆无偿地指导我们,比赛前,群艺馆的张惠民老师无偿地辅导我,从中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

大山上的救人故事(自幼残疾热爱歌唱)(2)

在2009年陕西省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活动上,席耀莉演唱的《心中的阳光》获得了一等奖,自此正式走上音乐的道路。“这首歌是由残疾人作家张爱玲老师作词,张惠民老师谱曲,歌词表现的就是残疾人的自强自立,勇于奋进。”

在之后的比赛中,席耀莉分别在2011年10月荣获陕西省社区《三秦红艳艳》文艺汇演声乐类一等奖,2017年荣获陕西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声乐类三等奖,2021年荣获陕西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声乐类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奖项。

大山上的救人故事(自幼残疾热爱歌唱)(3)

从不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席耀莉人很聪明,学东西也很快,对音乐特别地执着,总是一遍又一遍,一句又一句地把歌学好。”2012年从铜川市群众艺术馆退休的张惠民如今依旧做着残疾人的文艺指导工作,在谈到学生席耀莉时他这样评价道。

乐观的席耀莉从未把自己当特殊人对待,也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虽然我的腿不方便,但是在学校的时候,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排球、跳皮筋儿,什么都玩,我们同学没几个能打过我的。”回忆起学生时期的乐趣事儿,席耀莉笑着说道。

大山上的救人故事(自幼残疾热爱歌唱)(4)

除了音乐,席耀莉还有很多兴趣爱好,喜欢画画、喜欢插花、喜欢写作。她表示自己在这些爱好中找到了更多的自信,尤其是通过音乐丰富了业余生活,丰富了内心世界,精神层面有了提高,也提升了自身的价值。“如果没有市残联提供这些平台和机会,我可能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

“认真组织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交流活动,精心组织、参加四年一次的全省残疾人文艺演出,以及市群艺馆的支持和帮助,为有这方面特长的残疾人朋友提供展示的平台。”采访中,铜川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宋涛向记者介绍,市残联会持续地开展工作,为残疾人的自强自立自信提供支持。

大山上的救人故事(自幼残疾热爱歌唱)(5)

对生活充满希望,常常鼓励他人

乐观开朗是记者在采访中对席耀莉最深的印象。一直以来,她扮演的角色都是“劝导者”,“都是我鼓励别人,身边的朋友遇到什么挫折,我就会用自身经历去开导他们。”

“十几岁的时候,有次在医院做矫形手术,碰到一个蒲城的小男孩,他因为自身残疾,有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我多次的劝导,他没有再说轻生。之后我们一直联系着,他后来还开了一间理发店,也开始认真地生活。”

席耀莉讲起这段故事很是感慨,自身的经历让她对人生有了不少感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来到这个世上,我们都要面对它。既然有些事改变不了,那为何不学着坦然面对呢?”

(华商报记者 王斌 实习编辑 周佳敏)

大山上的救人故事(自幼残疾热爱歌唱)(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