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 Bikeradar.com 作者 : Katherine Moore
带你揭开全地形公路车设计中各种数字背后的神秘面纱,指导你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全地形公路车车型和尺码。
全地形公路车设计之初就是用来帮助你征服各种路面,跨越各种障碍的。但是什么因素造就了上到气动竞赛全地形公路车、下到大宽胎长途穿越车之间的区别呢?
在这里,我们将深入探究全地形公路车的几何设计细节,为您揭示这些全地形利器为何是这种特别的性格。我们还会提供给您一些简单的贴士,来帮助您为您的骑行风格选择合适的尺码和最适合的全地形公路车几何取向。
为什么全地形公路车的几何设计至关重要?
灵敏or迟钝,稳定or灵活,能装or精简,每台全地形公路车的设计风格对他们的骑行风格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近几年全地形公路车的大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越来越多的细分品类,越来越多的车型专门为砾石路竞赛或强装载能力而设计。
无论是极致气动的“竞赛利瓜”Pinarello Grevil F——几乎与气动公路无异的全地形公路车;还是钢架的Cotic Cascade——为了跨越乱石嶙峋,盘根错落的山间土路;亦或是像Salsa Fargo——塞下超级大宽胎和超级多行李的长途穿越车,他们的几何跨度那都是相当的大。
然而,许多全地形公路车仍然是处在他们这些极端产物的中间地带,尽可能平衡速度,舒适性和全地形适应能力——比如捷安特Revolt和Canyon Grizl这两款全能型全地形公路车,就是为了尽可能应付各种情况而生的。
▲Cotic Cascade,捷安特Revolt和Pinarello Grevil F之间的几何差异
公路越野车和全地形公路车的几何如何区别?
▲公路越野车在设计上完全为竞赛考虑,而全地形公路车的适用范围则更广
虽然全地形公路车和公路越野车看起来很像,但是他们的几何大相径庭。
首先,因为公路越野车的设计之初,就是为了1小时以内的高强度竞赛,所以他们的几何特点是拥有更大的头管角度,更短的轴距,更高的五通高度,更窄的33mm宽度轮胎兼容性。
这些特点结合在一起,造就了CX车敏锐且精准的骑行体验,有着极快的操控响应来帮助你通过更紧凑的技术弯角。而较大的前三角和水平上管能帮助你更方便扛起车,因为CX中扛车“爬”坡是家常便饭。
而全地形公路车几何特点是轴距长,五通高度低,头管角度小,在路况更差的越野地形上可以拥有更稳定的体验。这类车型大多数都在设计时考虑了更加直立的骑行姿态,以便于更加适合长距离长时间探险骑行,甚至是横跨多日的穿越骑行。
如何为你选择“正确”的几何
▲根据你的骑行风格选择最合适的几何,比选择一个对的尺码要更加重要
追根溯源,全地形公路车的使用场景是耐力公路车和山地车中间的一部分空白:从更短更低的竞赛取向变到更长更高全地形公路车,为更具挑战性的越野穿越路段设计。
因此,考虑一下你的全地形公路车主要在什么样的路面上骑行:你喜欢铺装路面为主略带砂石路段,还是在砾石路赛道上高速奔袭,亦或是在乱石盘根交错的路面挑战全地形公路车的极限。
所有这些取向都会最终影响你对全地形公路车几何的选择。
车架尺寸如何影响几何?
随着车架尺寸的变化,几何也会发生改变,这不仅是为了尺码而进行的变化,也是为了让同一款车型从最小码到最大码都能拥有几乎相同的骑行体验。
你会发现,当你在不同尺码之间切换时,一些角度会发生变化:小码车的头管角度往往更小,而座管角度会更大。
一些自行车品牌为较小尺寸的车型选配了650b的轮组,而不是700c,来帮助这款车型在各个尺码都能保持相同的操控性,并结合较小的头管角度来减少前轮和脚尖打架的情况。
全地形公路车的几何会男女有别吗?
▲Liv Devote是少有的一台转为女性打造几何的瓜车
就像其他自行车类型一样,是否有女性专用的全地形公路车,这个问题更多取决于是哪家品牌来回答。
Liv是唯一一家生产女性专用全地形公路车的品牌,型号为Liv Devote,它的几何设计结合了女骑士的Fitting数据。
其他一些品牌的女士车的车架往往跟其中性款相同,但采用了不同的零件,比如坐垫和车把。这种类型的代表是Juliana【Santa Cruz女士车(小码车)品牌】 Quincy和Canyon Grail WMN。
而Specialized以及越来越多的品牌认为,男女之间的设定差异,更多是来自于fitting数据的个体差异,而不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广泛差异。而这些品牌也在向着完全的中性车型方向发展,在单一款式中提供更多尺寸,以适应所有车手,并且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尺码?
▲来一次专业的fitting是选择最佳尺码的最优解
骑一台正确尺码的自行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骑到正确的尺码你猜能享受到一台车能给你的全部增益:不仅是舒适性,还包括了功率输出和骑行效率。
针对尺码选择的黄金标准,自然是找专业人员进行fitting。fitting的方式既可以是在一台自行车fitting架上实时进行调整而找到最佳设定,可以是用骑行台。
在掏钱买车之前做一次fitting往往是明智之举,有了数据之后,你就可以尽情选购了,因为你对你的需求已经完全掌握了。
车店的工作人员可以帮助你根据fitting数据找到最合适你的尺码,帮你测量设定适配度,并且还有可能让你你进行不同尺寸间的试骑。
如果你已经有一台你知道和你适配度很高的自行车,你可以将其几何数据跟你感兴趣的自行车进行对比。
但一定要记住的是,要比较的是几何数据——因为一个品牌的M码可能相当于另一个品牌的L码。
全地形公路车的几何关键点及原因
在寻找你的理想之瓜时,你会发现有相当多的几何参数可以在不同车型间进行比较。下面是我们认为的一些重要的参数,以及简述他们为何会影响全地形公路车的骑行和尺码选择。
轮胎间隙
▲针对你对轮胎宽度的需求,轮胎间隙是众多几何参数中最基础的
由于您选择的轮胎与全地形公路车的性能直接挂钩,所以轮胎间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与其他公路车相比,全地形公路车的前后叉宽度会更大,以提供更大的轮胎间隙,这是全地形公路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通常全地形公路车的轮胎间隙在40mm到2.1英寸(53mm)甚至更大。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ISO-4210行业标准规定的左右6mm的额外空隙。
因此其实你可以安装比建议尺寸更宽的胎,但这会直接影响车架的排泥性能,并有可能对车架造成不可逆损伤,所以还是乖乖听话,不要冒险。
更宽的轮胎对全地形公路车的通过性有直接增益,因此那些为更多技术性林道设计的全地形公路车往往有更大的轮胎间隙,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那些针对强负载能力的车型上。而针对竞赛用途的全地形公路车,你会发现其轮胎间隙窄很多。
▲Allied Able特殊的右后下叉上移设计在其发布之初得到了广泛关注
来到自行车设计层面,为了在后轮实现更宽的轮胎间隙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一些品牌选择用1x传动系统解决这个问题,比如Genesis Fugio 30。其他品牌,比如3T的Exploro RaceMax,采用了后下叉下沉;再比如Allied Able采用了后上叉上移。而Specialized Diverge的答卷是重新设计一个更薄更硬的后下叉。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轮胎间隙有限,有些品牌会配备650B轮组,从而让你能够在现有车架上使用更宽更大的外胎,或者你也可以自备这样一对轮组,为你的全地形公路车扩展更多使用场景。
头管角度
▲头管角度越小,路子越野
头管角度是全地形公路车几何的另一个关键点。
山地车爱好者们可能会很熟悉这个参数,它的角度会对骑行体感造成很大影响。
头管角度决定了前轮与你的距离,这会直接影响骑行稳定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头管角度越小,车轮越靠前,在崎岖地形和陡峭山坡的骑行就会更加稳定。
出于这方面考虑,偏向山地车取向的全地形公路车往往会有更小的头管角度(通常小于70度),以应对各种技术路段。以竞赛为取向的全地形公路车头管角度往往是更大的70-72度之间,更接近公路车和CX车,以获得更加灵敏的转向。
作为对比,耐力公路车的头管角度设定其实与竞赛取向全地形公路车有些许重叠(比如Domane 56码的头管角度为71.9度),而竞赛取向的公路车会大得更多(比如Madone同尺码头管角度来到了73.5度)。
头管长度
▲更长的头管长度带来更直立的骑行姿势,额外再加上垫圈更是锦上添花
头管长度会影响车把组的高度,虽然这个值是死的,但是加减垫圈来调整也是比较方便的。
更高的头管会给你一个更直立的姿势,尽管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这点,比如前叉长度。
如果你想比较一台车的激进程度,往往堆高(Stack)会是更好的参考依据,之后我们会提到。
五通高度
▲五通高度会影响崎岖路面上的骑行稳定性
从地面到自行车中轴中心的处置距离,这个数字就是一台车架的五通高度,但有一点需要考虑在内,就是根据车轮和轮胎的尺寸变化这个数字也会有变化。
五通高度会影响车手的重心分布:较低的五通高度在更崎岖的路面,更陡峭的下坡以及强力刹车时会让骑行更加稳定。
然而,较低的五通也会让踏板更容易触地,这在应对越野路段的岩石和树根时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
五通下沉量
▲五通下沉量就是这两个高度的差值
这个数值不会跟五通高度一样受轮组影响,因为五通下沉量就是指五通中心与车轮轴心水平线的垂直距离。这个数值相比五通高度可以更有效地反映五通相对车架的高度差距。
同样的道理,更大的五通下沉量会带来更高的稳定性,但是也会带来更大的踏板触地风险。
轴距和后下叉长度
轴距顾名思义,前后轮轴的直线距离。全地形公路车的轴距直接影响骑行感受。
更短的轴距会带来更灵敏的操控,这也是竞赛所需要的,而针对更复杂地形优化的全地形公路车往往轴距更长,以提高骑行稳定性。
后下叉长度是决定轴距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轮胎间隙更大,就需要更长的后下叉来容纳,最终也助力了更稳定更扎实的骑行体验。
上管高度
▲Salsa Fargo上近乎山地车一般的倾斜上管带来了更长的座管外露
通常上管高度是从上管中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全地形公路车有着非常多样的上管设计,从相对高,更水平的气动竞赛全地形公路车,比如Ridley Kanzo Fast;到上管的倾斜程度堪比山地车的全地形公路车,比如Evil Chamois Hagar。这两款车的M码的上管高度分别为841mm和671mm,作为对比,设计更加中庸的Trek Checkpoint上管高度为789mm。
往往更倾斜的上管在全地形公路车中更流行,因为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设计师在同尺寸的情况下增加座管外露长度,从而提高舒适性和顺应性。
虽然倾斜的上管会让你在站立时获得更多的垂直空间,并且可操作性也更大,但是这也会带来更小的前三角面积,在进行长途砾石路穿越时,这会直接影响车架三角包的安装空间。
上管长度
▲上管长度是衡量车架尺码的主要指标之一,但要记住,这并不是唯一指标
上管长度是衡量车架尺寸的主要指标之一,具体是从碗组到座管口的距离,但这个数字会受上管倾斜角度的影响,所以通常都采用等效上管长度来表达,等效上管是水平距离,不受上管倾斜影响。
上管长度对车架的前伸量有很大影响,上管太短你会觉得很憋屈,而太长你会觉得车把伸的太靠前。这两种情况都会对你的骑行感受带来不适,并且会限制自行车的操控性能。
由于许多全地形公路车倾向于更直立的骑行姿势,因此相比骑行姿势更低更长更气动的竞赛公路车,你会发现全地形公路车的上管更短头管更高。
并且,和我们之前提到的头管长度类似,相比于上管长度,车架前伸量(Reach)往往是更直接的比较参数。
前伸量和堆高(Reach和Stack)
▲车架前伸量和堆高是在进行车架几何对比时的最有效参数
车架前伸量指五通中心到头管顶部中心得水平距离,而堆高是指这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这里有一个模糊点,就是一些厂商会将碗组带来的额外高度也算在其中,所以对比的时候务必要小心。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台很适合自己的车,并且你知道其前伸量和堆高,你可以用着两个数字轻松对比不同型号的尺码几何。
但切记,整车的总reach和stack都是可以调整的,比如碗组垫圈,把立长短,车把前伸量长短和不同变速手变的尺寸。
其他需要考虑的事项
▲你的车架几何能满足你的骑行负载需求吗?
根据你对全地形公路车的使用需求,在选择最适合你的几何时,你还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事项。
如果你打算在冬季骑行并且安装挡泥板,你要确保你的车架拥有相当大的轮胎间隙,不仅能容纳挡泥板,而且在安装完挡泥板之后仍然有足够的宽度去应对进行排泥。
如果负载骑行是你的主要需求,你需要考虑车架包的安装方式。更高更水平的上管可以提供更大的前三角,为车架包创造更大的空间。但换一个角度,更倾斜的上管可以提供更多外露的座管,这意味着你可以安装更大的座管包。
更加直立的骑行姿势意味着车把和前胎最高点之间的位置有更多空间来悬挂车把包,这对小个子车友们来说需要注意。
小个子车手要注意的另一个点是脚尖和前轮的重叠问题,这个是说在急转弯的时候前胎会跟脚尖打架。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全地形公路车轴距更长,头管角度更小(特别是小码车),这种情况相比公路车的出现概率低很多。
脚尖打前轮这个问题不会严重到让你无法骑这台车,但是如果你遇到了这个情况要在急转弯时额外注意,特别是低速急打方向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