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运动的好处,我随时能列出一二三四条,但,说开始运动场走啊,不行不行,手底下特别忙,今天的鞋穿的不对,不舒服不想去,这会儿有点累……总之,一定有特别合适的理由让我说不去!我跟锻炼之间,有一层特别厚的隔膜,无法穿透!

但今天,已经是我早起跑步的第五天了,这对一个重度“拖延患者”和“懒癌患者”来说,确实是个重大突破。

发生什么事儿了,我如何做到的呢?

前几天看到一本书的简介——“心情欠佳、压力过大、抑郁焦虑、记忆衰退,翻开这本书,用锻炼一键解决困扰许久的心理难题”——立刻对号入座,呀,我最近压力比较大,心情也总不好,抑郁好像没有,但有点焦虑,记忆力那更是严重衰退,再看书名《心理健身房》,估计是教人怎么调整心态的,如果能让我记忆力变好那该多棒!

明早起床跑步(今早我跑步了)(1)

等我真正翻开书时,第一句话就吓了我一跳:“你选择这本书,可能是因为你正遭受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 ”

天呐!难道心情不好、有压力就是心理不健康了?

书读了还不到一半,我早起出去跑步了,因为……

1

我从《心理健身房》中得到的核心观点之一: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不能等到需要去医院看医生了才重视心理状况。

现代人压力大,焦虑、烦躁、疲惫感、注意力不集中、倦怠、无力等等负面感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旦这些感觉超过了临界值,就是生病了,所以,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感觉,也就是心理问题,而关注的前提是要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真的很重要,但是这说起来确实很玄幻,怎么认识自己呢?

《心理健身房》的作者克里斯蒂娜•希伯特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追根究底都是与“自尊”的抗争。

作者定义自尊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觉,“高自尊”者对自己、他人和生活有积极的看法,而“低自尊”其实是对自我要求更苛刻,由此产生消极思维,而人只有看到自己心理问题的成因,才能够接纳自我,接纳了自我,一切心理问题可能都不是“问题”了……

是的啊,只有了解了情绪产生的原因,认识到情绪只是情绪,只是一种感觉,不是你自己,你才不会自责,才不会觉得无能为力,才会去寻求帮助,一旦找到了倾倒负面情绪的“树洞”,哪怕走在寻找纾解情绪方法的路上,其实“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比如作者克里斯蒂娜•希伯特给出自我接纳的方法之一是学会“自爱”——“爱真实的自己和那个自己可能成为的人”,我理解就是我常给女儿说的“我爱的是你,而不是学习好的或学习不好的那个你”“你要爱你自己,而不是瘦下来的你”!是的,“自我接纳的本质就是看清真相并顺其自然”!完全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确定,就会认清自己的情绪来源,这样才能谈到管理情绪,这就是心理健康的具体体现!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调节心理状态,人是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包括情绪!

那么如何管理和调节呢?

2

我从《心理健身房》中得到的第二个启示:

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关联、相互保障的,这就是我们常说“身心健康”的更深层含义!所以,通过改变身体状况来调节心理状态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当身体病到需要住院治疗的程度时,他的心情多数不会很好,这我们都能理解,但,我们心情不太好时,更多的人会选择睡一大觉,或者玩游戏,看网剧等方式封闭自己。

《心理健身房》的作者克里斯蒂娜•希伯特认为:锻炼是改善心情、提升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最佳途径。一切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都可以通过锻炼来辅助治疗。

而我觉得,一切重在预防!

我们大部分生活中的人,可能还没有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但是,用体育锻炼的方式主动管理心理,调节心理状态,进而预防心理疾病,岂不是对自己最好的回答?!

但是,锻炼好难啊,我没时间,我要陪娃,我要开会,我好累,锻炼会让我更累,我想睡觉……

3

我从《心理健身房》中得到的第三个启示:

真正开始锻炼之前,要先做好锻炼的准备,甚至要重新定义“锻炼”这两个字!

反思以往一说到锻炼,我想一定要今天有一大块儿完全没有干扰的时间,一定要今天感觉对生活充满热爱、有特别的热情,或者很有闲情逸致,一定要有一身特别舒服的运动服,一定要特别早早起床,然后,很有仪式感地出发去锻炼了……

天呐,这啥时候才能去锻炼呢?

《心理健身房》的作者克里斯蒂娜•希伯特认为:学会聆听自己的“想法”,并能把它们从情绪中分离出来,用“思维记录表”等工具去发现自己潜在的“心理图示”,然后改变错误、消极的“想法”,行动就变简单了。

也就是说要改变,首先得认识你行为背后潜在的思想原因。可能这些正是我们平时忽略掉的!

由此,我之前对“锻炼”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我潜意识里对“锻炼”的定义阻碍了我的行为!

实际上,锻炼不需要任何仪式!而且所有的“借口”都会随着你的“想法”,也就是你对它的“认识”而改变!!

克里斯蒂娜•希伯特给出克服障碍的方法,刚好可以应对我们的“借口”:

“没有时间锻炼,特别忙……”

锻炼可以减轻并释放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平时的“忙”可能多数是由于效率不够高!

效率提高了,时间就有了,或许我们就没有那么“忙”了!

“锻炼不是一定在健身房里的,你工作中每隔30分钟站起来舒展一下身体……”

如果这也是锻炼,不正是我之前觉得锻炼是一件特别“正式”的事而不能开始锻炼的回答吗?

“你可以把照顾孩子,变成你带着孩子一起锻炼!”

对啊!如果是在“照顾”她,陪她玩,那我们的“付出”感就会特别强,感觉这是一项任务、一项工作,那自然会更累!如果是“孩子在陪我锻炼”,那不但有时间锻炼了,而且还会轻松愉悦!

“锻炼让我更累……”

锻炼有很多种方式,也有不同强度,刚开始可以刚刚超过你的舒适区,然后循序渐进!

这几天我在运动场跑步,我只比蜗牛快一点,用最慢的速度“跑”,在第二圈的时候稍稍有一点呼吸急促,是在我能接受的范畴内,让我不至于放弃,或许这对于“减肥”,对于“让身体更健康”意义都没有多重大,但,“我开始运动了”这个认知本身就很重要,它会改变我对自己的评价,增强我的自我价值感!

“我能做到”那肯定不止能做到坚持“锻炼”这一件事,我想我都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