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效用函数

3.1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费里德帕累托发现消费理论可以建在序数效用上,序数效用只以效用值的大小来表示满意度的高度,而这个数值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消费者认为5只桃、3只梨比3只桃,5只梨好。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5只桃、3只梨的效用为8,3只桃,5只梨的效用为6,然后我们只认为效用8的比效用6的好的,但不代表8的效用是6的1.33倍。

效用函数U(x,y)表示消费者在二维世界的效用函数。如果消费组合(x,y)比(x^,y^)好,那么U(x,y)就比U(x^,y^)

给定一个效用函数就可以构造出相应的偏好映射。以U(x,y)=XY为例,就可以构造出如下图U1的效用函数。

微观经济学中需求价格弹性(微观经济学系列-第三四章效用函数与市场需求弹性需求)(1)

在第二章中,我们知道人们的消费行为,所以序数效用函数与偏好映射是等同的。

3.2.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这章出现了大量的公式计算,为了简便,这里只写结论,就是在最优消费条件下,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价格之比,这其实是好理解的,其实在第二章中也有了证明,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在你选商品的时候,你会去考虑2件商品上的花费来达到自己最大的效用。

3.3预算约束下的最大效用

因为效用函数是消费者满意程度的指数,所以消费者在自己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肯定想要达到自己最大的满意程度。这里也是大量的公式,也是只给出结论,就是消费者对于2种产品的最优购买量,与收入是递增的,与价格是递减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常识,我们的收入越高,肯定可以买更多的产品,产品的价格越贵,我们买的产品数量就越少。

第四章 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分析这章主要分析个人需求是如何随收入和价格的变化的。

4.1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正常商品:就是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的。就是我们只要有钱就会不断的买这类产品。

低劣品: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嗯?听到这,有读者可能会想,什么东西会是这样呢?这里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吃的大米,我们一个家庭每天就固定吃那么多,随着我们收入的增加,我们也不可能买无限多的大米。所以这里说的低劣品并不是污物、噪音之类的坏东西,而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会被冷漠,因为他有更好的、更高级的替代品。

那什么叫做收入效应,就是物价的变化经由实际收入的变化而对需求产生的影响。而替代效应是通过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对需求产生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中需求价格弹性(微观经济学系列-第三四章效用函数与市场需求弹性需求)(2)

假设收入和商品Y价格不变,只是X的价格提高,所以预算约束从B1转向B2,消费者从A点变为D点,他对X的需求从X1变为X2。

再看预算曲线B3他是平行于B2的,所以他是涨价后实际收入不变的预算约束,所以A到C店纯粹是替代效应的结果。但是从C点到D点的变化是,他只是一个纯粹的收入效应的变化,X商品的需求从X3变为X2是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

4.2市场需求和需求弹性

需求法则告诉我们,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但是只知道这个还不行,我们得知道变化的程度。

一般用需求的价格单行来标识商品和价格的变化敏感性,记作ep。

微观经济学中需求价格弹性(微观经济学系列-第三四章效用函数与市场需求弹性需求)(3)

一般把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的需求为弹性需求,标识需求对价格变动较为敏感。而把绝对值小于1的为非弹性需求,标识需求对价格变动不敏感。对于收入弹性小于1的商品或服务称为必需品,因为是必须的,所以需求或消费水平不会随着收入的变化以相同比例而同起同落。

而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奢侈品。

举一些例子来看下把,比如居民对主食的价格弹性为-0.21,对副食的价格弹性为-0.44.

价格弹性和边际收益这里也是一串公式,也是直接说结论,当ep的绝对值大于1时,价格提高1%,需求量的下降会高于1%。所以对价格不敏感的商品,涨价可以增加收益提高利润,而对弹性需求,跌价可以增加收益。

4.3消费剩余

消费剩余就是消费者在消费或购买某种商品中所获得的净收益。怎么理解,就是某商品如果降价了,你肯定是愿意多购买一些这种产品,那么此时你就赚取了消费剩余,值就等于你增加购买的量乘以价格之差。

举个简单的例子,需求函数为Q=50-P/2,当价格从6元降到4元时,消费剩余增加了多少?

微观经济学中需求价格弹性(微观经济学系列-第三四章效用函数与市场需求弹性需求)(4)

解:该需求的反函数为p=100-2Q,其图像与纵轴交于100.当P=6时,Q=47,消费剩余为三小型100-6-A的面积,值为(100-6)*47/2=2209。当P=4时,Q=48,消费剩余为(100-4)*48/2=2304元。消费剩余增加了2304-2209=9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