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与工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与工资(不同行业从业者都有能力过上幸福生活)

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与工资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0月7日电 (记者李欣怡)“与想象中绵延的沙地不同,这里山林青翠、河水清澈,自然环境优美,还能体会到蒙古弦乐等当地特色文化。人们通过精细化耕种、经营特色民宿等方式实现脱贫,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刚刚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返回北京的美国姑娘于中美,兴奋地同记者分享她的参观感受游览体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于中美的父母就来到中国从事教育工作。受到父母影响,她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古典舞、文学、丝绸、汉服……于中美自己通过网络了解一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2011年回到中国后,于中美决定留在这里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在中国生活10多年间,于中美去过20多个省份,在不断的行走中发现中国更加多元的风貌。在北京观摩工匠手工轧制形态各异的纸鸢,在江苏瓷都景德镇欣赏一件件精美瓷器,在云南感受秀丽的自然风光……一趟趟旅程让于中美看到民众生活的改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仅让不同行业的从业者都有能力过上幸福生活,也让民众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实现丰富多彩的梦想。”于中美感叹道。

近年来,于中美关注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注入更多机遇。“在连云港市,我看到货船在港口往来穿梭不停,从海上运来的货物经由中欧班列,一路到达哈萨克斯坦、德国等国家。这只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的缩影,很多项目都在高效有序运转。”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彰显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其他的国际协议不同,‘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和平解决发展问题的方式,各国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合作。‘和平’一直是中国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这有助于推动各国搁置争议,加强合作。”于中美表示。

在她看来,文化交流可以让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增进理解,达成更有意义的交流。在同中国朋友相处中,于中美感到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厚的自信。“十年前,当我穿着中国传统服装在街上时,人们总是投来好奇的目光。如今,公园中总能遇到许多穿着汉服拍照的人,通过传统服饰表达自己。”

当前,互联网为世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于中美认为,中国悠久的历史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财产,互联网进一步降低了外国民众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门槛。“中国的文创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我希望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用全世界年轻人都能理解的形式诠释其中精髓。”

学习如何穿汉服、在颐和园中感受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如今,于中美常常在国内外的社交媒体上分享视频,记录自己感知中国文化的点滴。未来,她希望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事业。“我爸妈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可以推动中美文化交流,我也想向更多人分享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我希望能够打造自己的汉服品牌,并且将中国的特色糕点等美食进一步介绍给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