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江楠 文/摄)端午佳节,粽子毫无意外成了餐桌上的C位。除了传统的白米粽和鲜肉粽,近年来,还出现了鲍鱼烧肉粽、香辣小龙虾粽、佛跳墙粽等各种新口味。对于一些想要多尝试新口味,却不想长胖的人,营养专家建议,把粽子当作主食,且在早上吃最不易发胖。

各个地方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想尝鲜又不想长胖)(1)

△农贸市场现包现卖的粽子有12种口味

【报告】

咸粽销量是甜粽四倍,在售新口味粽子超过130种

近日,某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2京东超市新口味粽子消费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5月下旬,咸粽销量是甜粽四倍,但甜粽新口味更受关注。

在新口味粽子中,鲍鱼烧肉粽最受欢迎。黑芝麻核桃粽、燕窝水晶粽、紫糯枣泥栗心粽、大黄米豆沙粽等甜口豆沙也颇受欢迎。值得注意的是,粽子消费个性化、品质化、高端化趋势明显,在售新口味粽子超过130种,鲍鱼、松茸、燕窝等高端食材获得青睐。

地方菜食材的“加入”,也让粽子口味焕新,并获得消费者认可。其中,松茸鲜肉粽、佛跳墙粽、香辣小龙虾粽,均以超10倍的销量环比增幅引领新口味粽子消费新风尚。《报告》还统计了新口味粽子在全国销量环比增长情况:广东更爱蛋黄鲜肉粽;北京更爱黑芝麻核桃粽;江苏更好香辣小龙虾粽;浙江更爱红烧排骨粽。此外,最爱桂花蜜藕粽的是湖北;最爱豌豆腊肉粽的则是四川。

【探访】

线下粽子更传统,线上粽子种类多

各个地方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想尝鲜又不想长胖)(2)

△超市里的散装粽子很受欢迎

6月3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南京多家超市和农贸市场,发现实体店内售卖的粽子以传统口味的为主。

在南京江北新区的一家超市内,散装粽子、礼盒粽子、现煮粽子都被放在了货架最显眼的位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超市买粽子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还是偏向于传统口味的肉粽和甜粽。

而在农贸市场里,现做现卖的粽子口味相对较多。甜口的有碱水粽、蜜枣粽、红豆粽等;咸口的有板栗鲜肉粽、蛋黄咸肉粽、香菇鲜肉粽等。“我们大半个月前就开始卖粽子了。”店主告诉记者,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今年根据顾客的需求,增加了不少新的口味。“新口味的粽子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新的客人,明年我们还要再创新。”

各个地方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想尝鲜又不想长胖)(3)

△网上售卖的七彩棕。网页截图

不过,相对于电商平台上的粽子口味,线下售卖的粽子种类只能是“小巫见大巫”。记者以“粽子新口味”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了各式各样的粽子。如打着“低脂”旗号的藜麦鸡肉粽、甜品类的榴莲冰粽、“长相甜美”的七彩花米粽……一些网友表示,新口味的粽子,让传统的端午节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但也有一些网友不能接受,在评论区里说:“这和粽子有半毛钱关系么?”

【建议】

想要吃粽子不长胖,吃的时机很关键

市面上的粽子种类越来越多,但这对于又想尝鲜、又想保持身材的人来说,却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不想让吃粽子变成负担,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原味粽子和各种杂粮粽是最值得推荐的类型。目前,市售主流粽子大致分成4类,其中诸如白粽子,小枣粽子等原味粽子大多没有加油、加糖、加盐。它们的优点是热量不太高,和普通糯米饭差不多。范志红表示,加了干枣或蜜枣的粽子也可以考虑。“干枣在水发并煮成粽子之后,热量所下降。而蜜枣的热量虽然下降较少,但一颗蜜枣并不会让粽子变成热量大炸弹。”

范志红指出,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杂粮粽,如加入了紫糯米、红小豆、小米、花生、栗仁等材料,其热量和白粽子、小枣粽子相差不多。至于以豆沙、枣泥、果仁和果干等作为馅料的传统甜粽子,因为豆沙和枣泥中含糖很高,所以热量相对较高;而肉粽、蛋黄粽、海鲜粽等,味道非常鲜美,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但饱和脂肪含量和热量也增加了不少。如果特别偏爱这两种口味,则应控制摄入量。

二,建议粽子应该当饭吃,而不是当点心吃。范志红表示,因为粽子是糯米做的,其中富含淀粉和糖,所以要用来替代主食。如果把粽子当在三餐之外食用的点心,就相当于吃了两遍主食,而且多半还是加了油和糖的主食,必然是会发胖的。

三、粽子当早餐主食吃最不易发胖。范志红说,粽子作为早餐,并配豆浆、牛奶和蔬菜,这样搭配下,血糖不会升高过快,同时也能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延缓消化,提升饱腹感。其次的选择是午餐吃粽子,把粽子当主食,同时注意多配点蔬菜和少油的鱼肉类食物。

四、糖尿病患者应先吃些蔬菜和肉类再吃粽子,这样能帮助延缓血糖上升。

五、控制食用粽子的数量并适量运动。范志红指出,一般来说,只要不是一顿吃好几个,或在三餐之外再吃两三个,所摄入的热量、脂肪和糖就不会累积很多。如果实在觉得吃多了,可以增加运动,大约一小时运动就能消耗一个普通粽子的热量。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