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六十二字描写仓皇一生(67.47分李煜望江南)(1)

望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美学评分】

总体评分:67.47

作品影响:7.00

合于章律:14.00

工于意境:22.24

臻于情感:24.22

推荐指数:★☆


【美学详解】

作品影响:

在李煜所有作品中,甚至在整个唐宋词中,本词的泪水,可能是最多的。

合于章律:【渲】【巧】

渲:泪是这首词的主题。本词开篇就点名“多少泪”,可见泪水之多。紧接着“断脸复横颐” ,说明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又横挂在下巴上,更为具体的说明泪水之多。紧接着:“心事莫将和泪说”——倾诉也无法阻止他流泪;“凤笙休向泪时吹”——音乐也无法排遣他的悲伤;“肠断更无疑”,可见,这种悲、这种痛、这无尽的泪水,真的是无可奈何,无药可医了。

巧:在渲染这份悲伤之时,李煜不仅正面直言泪水之多,还以反写正,“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不仅反衬出悲伤之意,更是体现出此悲的无药可救。

工于意境:【隽】【密】

隽:本词内容,都是泪水的特写,如微距镜头一般,具隽永之美。

密:泪水不尽流淌,断脸复横颐,可见泪水之多,泪水之密。

臻于情感:【悲】【浓】

悲:李煜降宋后,由凌驾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沦落为任人凌辱的阶下囚,经历了千古人生的大喜大悲,悔恨长伴,追忆不断,被曹雪芹称为“古之伤心人”。亡国之后的李煜,日日以泪洗面,本词便是极好的证明。

浓:本词泪水之多,便代表情感之浓。唯独遗憾的是,词中还有矫作的痕迹,相比苏轼“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而言,本词情感的真挚度,略差一筹。

人本美学总评:

亡国之后的李煜,日日以泪洗面,伤难以化解,本词便是其例证。词中内容,妙地以反写正,染泪水之多,泪水之。但遗憾的是,意境除永之外,相对单薄,情感虽,却少一点真挚。


【名家观点参考】

1、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评:“此二首(另一首为“多少恨”)为李煜降宋后作。前首因梦昔时春游苑囿车马之盛况,醒而含恨。后首乃念旧宫殡妃之悲苦,因而作劝慰之语,故日“莫将”、“休向”,更揣其时必已肠断,故曰“更无疑”。后主已成亡国之“臣虏”,乃不暇自悲而慰人之悲,亦太痴矣。昔人谓后主亡国后之词,乃以血写成者,言其语语真切,出自肺腑也。

笔者思考: 真以血写成的词,可能不一定有血字。词之要眇宜修,本词悲伤虽浓,但意境过于单薄。

2、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此首直揭哀音,凄厉已极。诚有类夫春夜空山,杜鹃啼血也。断脸横颐,想见泪流之多。后主在汴,尝谓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正可与此词印证。心事不必再说,撇去一层;凤笙不必再吹,又撇去一层。总以心中有无穷难言之隐,故有此沉愤决绝之语。“肠断”一句,承上说明心中悲哀,更见人间欢乐,于己无分,而苟延残喘,亦无多日,真伤心垂绝之音也。

笔者思考: 本阙理性过多,感性不足,从内容上看,的确是伤心垂绝之音,但从感觉上看,感染力不足。诗词之美,景语往往更胜,能寄情于景者,则景情皆胜。本阙有情而少景,或为遗憾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