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是工夫茶的发源地,牌坊街有很多卖陶壶的,写着“潮州手拉壶”,但这些壶都是非常小的,外地人想象不出这种壶怎么泡茶,就一点点啊......
1、潮州手拉坯壶是怎么回事?
这次到潮州,如果说收获最大的民俗了解,就是对潮汕工夫茶的深刻印象。潮汕是工夫茶的发源地,而在民间的饮茶方式也是古老茶艺的基本传承,这里饮茶浓度高,使用120毫升的小壶或小盖碗,每次倒三杯,俗称“三杯”或“三人为饮”。
所以很多潮汕人的桌上只是摆着一壶(碗)三杯。
我在牌坊街闲逛,看见了很多卖潮州手工拉坯壶的店,初看这些红泥壶还以为是宜兴壶,因为从壶型上看都是比较经典,或者过季款的宜兴壶模样,只是个头都很小。
这种小壶是泡茶的吗?在别处很少见到人使用,现在宜兴紫砂壶,一般最小的也有250毫升,而这里的壶只有一半大小。
后来我在客栈不远的巷子里,看到了一个叫“陶茗居”的制陶工作室,同制陶人丁先生聊了一个下午,初步了解了潮州陶壶的过去和现状,也对潮汕工夫茶文化加深了印象。丁先生告诉我潮州陶或潮州瓷的历史还是很悠久的,但是过去的陶壶或泡茶陶罐比较粗糙,后来逐渐细致起来,并有四大家代表性的潮州陶艺。
后来谢氏打破门户封闭,把制陶工艺公开了,丁先生因为喜欢制陶,就跟从学习,开始他只是爱好,后来就越来越喜欢,办了陶艺室。
他告诉我们,所谓的潮州拉坯手工壶,是完全手工做的,使用的潮州本地的红泥(有深浅两种颜色),完全是手工拉坯,再修坯,最后烧制打磨。
就壶型而言,潮州壶基本是借鉴了宜兴紫砂壶的经典款式,由于是拉坯壶,所以圆形壶比较多,其他款式比较少。
2、为什么潮州壶只做小壶?这和潮汕地区的饮茶习惯有关,“三杯茶”就要求茶具在120毫升左右,大了就没法用,也没有人买,潮州壶基本还是本地销售,走出去的不多?
丁先生说,虽然壶小,但是制作难度并不小,相反还要比大壶难制一些,由于这里的红泥成本低,做壶的主要费用都在人工上。他又说虽然学会拉坯并不难,但是修坯是相当费功夫,这是大师与一般匠人最后成品的最大区别,要精致和细致,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
他拿出几把壶给我看,其中最贵的一把两千多,而其他的只有五百多,主要就是做工上的精致不同,他说做一把好壶用时要一个星期左右。
谈到潮州壶的价格,他说现在大师级的作品也要过万的,但是一般师傅做壶只有500-2000左右,价格低的原因是潮州壶名气不大,外销的不多,只是本地人使用为主,没有进入收藏范围。
他又说现在潮州从事手工拉坯陶壶的人员也超过千人,但是市场太小限制了发展空间,如果想要走出潮汕地区,就要做大壶,而对于外面的市场,还都是朦胧阶段。
潮州工夫茶是因饮茶文化而生,“三杯茶”又决定了潮汕茶具的微小,但外面市场又很难接受小壶泡浓茶的饮茶方式,做大壶才是让潮州壶走出去的关键。
市场决定存在,外面虽然接受了工夫茶的冲泡方法,但很是没有接受使用小壶泡浓茶习惯。
3、潮州手拉壶走不出潮汕的几点原因到了潮州,才知道这里也有制壶匠人和手拉壶作坊,据说有四大家大师级艺人,还有几百家,愈千人从事这个行业。但是外地人却很少有人知道潮州紫陶,或者说不知道潮汕人喝工夫茶是用本地的紫陶壶。
潮州紫陶壶使用的是本地特有的陶泥,密度比较大,做法是手工拉坯,在修坯打磨烧制。虽然潮州的陶瓷业比较发达,而紫陶也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制壶上的阅历并不多,而壶型也基本沿袭了宜兴的传统形式,只是两者作工完全不同。宜兴紫砂壶是敲打出来了,而潮州紫陶壶是手工拉坯出来的。
当然了,由于使用泥料不同,工艺不同,历史不同,对壶的创意也不同,最后市场上的销价也不同,潮州壶要便宜很多,而也在本地有广泛的使用性。但虽然潮州牌坊街有很多家潮州紫陶作坊与卖家,但潮汕以外的人买得并不多,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潮州的功夫茶也叫“三杯茶”,一次倒三杯,使用的都是120毫升的小壶,而外地人泡茶一般都是用250毫升以上的壶,太小了,买回去不会用;二是潮州人对于自己的手工壶宣传不够,手拉壶的工艺外面不熟悉,以为就是简单的工艺,而不知修坯上的精细与难度;三是壶型过于少,而款式又基本是圆壶,显得单调而选择性小,或者只有认可了潮州工夫茶的文化,才会选择。四是潮州壶比较小,使用的胎体比较薄,也是非常易碎的,也让人缺乏信心,平时使用不如盖碗方便快捷和低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