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苏秦可能好多人还不熟悉(比如我,开始就不知道,哈哈)

但如果说“头悬梁锥刺股”的主人公,相信大多数人就有所耳闻了。

“头悬梁,锥刺股”其实是两个主人公。

头悬梁是东汉时期的政治家孙敬,锥刺股是战国时期的苏秦。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出身在农民家庭,妥妥的农村户口,可他不想一辈子种地,当农民,本着知识能改变命运的口号,他来到了城里,准备学点干货,改变命运。

于是他来到城里,找到了一所不错的学校,校长是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担任过楚国宰相,身怀旷世绝学,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慧眼通天之智。

几十年来,培养了不少优秀学员,除了苏秦之外,还有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王翦、李牧、乐毅、白起、毛遂、徐福、邹忌、范雎、田单、吕不韦等等。

总之,战国时期的牛人,有一半是从他这里毕业的,就说牛不牛。

维斯塔潘有多猛(论忽悠谁比得过他)(1)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这么一所有实力的学校深造那一定是前途无量,他好像看到自己站在了人生巅峰。

苦学多年,终于毕业了。

怀着拯救世界的雄心壮志,他开始四处找工作,准备大干一番事业。

但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大学生一抓一大把,用人单位刁钻的很,根本瞧不上他。

游荡多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满腔壮志无处可施。

能咋办,先回家呗,不能饿死在外面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灰头土脸的回到了村里,也做好了被冷嘲热讽的准备。

妻子不把他当丈夫,嫂子不把他当小叔子,父母不把他当儿子,走到哪儿都被嫌弃。

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说:“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

啥意思?大概意思就是,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如果读书不能为我换来荣华富贵,那读书有什么用呢?

想着还是不服气,这辈子不能就这么认命吧,太窝囊了。

于是翻箱倒柜,找到毕业前校长送他的那本《阴符》。

那时心高气傲,觉得自己学得够够的了,膨胀着呢,哪还有心思去钻研。

这会儿终于知道校长的良苦用心。太感动了。

他又开始学习深造,充实自己,不分日夜的读书,困了就拿锥子扎下自己,这就是历史上的“锥刺股”,后被载入史册,植入到现在的课本,让我们学习他刻苦学习的精神。

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了数年,终于又恢复了当年的自信满满,有信心去忽悠了。

于是第一站就去洛阳城找了周显王,可这周显王胸无大志,对这些个治国之道根本不感兴趣,而这一片的官员对也是了解他的,根本瞧不上,随便找个借口把他给打发了。

哎,烂泥扶不上墙,找下一家。

第二站来到了秦国,这要放在秦孝公说不定还有点戏,不巧的是,新进的秦惠王,最讨厌鬼谷派,前不久还处死了他的同门商鞅,又来一个大忽悠,当我傻呀。

这一家又以失败告终!

第三站赵国,这回倒好,面儿都没见到。

连续三次失败,搁常人身上,早没斗志了。

但苏秦就不一样了,我的锥可不能白刺。

天无绝人之路,第四站来到燕国,燕国在七国中是最弱的,苏秦利用这个突破点,一番忽悠:

“战国七雄里,燕国实力最弱,危机四伏,别人都害怕强大的秦国,而燕国不是,燕国是害怕所有的国家,所以,想在江湖上混,咱就得找个大哥罩着呀。”

维斯塔潘有多猛(论忽悠谁比得过他)(2)

图片来源网络

燕文侯觉得分析的甚是有道理,于是赞助了他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作为他出使各国的赠礼和经费。

就说嘛,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轮到我大施拳脚的时候了。

苏秦马不停蹄,先后出使赵、韩、魏、齐、楚,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把六国团结起来,组成了合众同盟。

而这个同盟会的队长当然非他莫属了。

为了方便他游走各国工作,分别兼任六国国相,配六国相印,无论是财富,权利,还是个人声望,都达到了人生顶峰。好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是时候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了。

豪车拖着大量的金银珠宝,浩浩荡荡的回村,站在村口,他不禁感叹:

“若有洛阳良田二顷,焉能配六国相印”。

但凡当初家里条件好点,我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所以说,人都是逼出来的。

村里曾经瞧不上他的那些人,各个匍匐在地,甚是恐慌,肠子都悔青了。

这么看来,拜金主义不是“时髦病”,历史上早已有之,而且还非常严重。

维斯塔潘有多猛(论忽悠谁比得过他)(3)

图片来源网络

苏秦合众六国后,秦国也不敢随便出兵了,十五年没有跨出函谷关,而苏秦也在赵国享受荣华富贵。

秦国也不是吃素的,忍了十五年,其实也是在暗度陈仓,终于挑拨离间成功,联合齐国和魏国把赵国给打了。

赵王责备苏秦,苏秦害怕赵王对他不利,于是借着出使又回到了燕国,毕竟这里是改变他命运的地放。

苏秦离开赵国后,合众联盟就瓦解了。

这以后,苏秦就在燕国过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日渐腐败,竟然还跟燕王的妈搞到了一起。

燕王十分生气,准备去办他。

东窗事发,保命要紧,于是再次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

“燕王,我不是真的和你妈搞在一起,我这么做是为了燕国呀,现在,你可以把我赶出燕国,让外界以为我们决裂了,我也好名正言顺的潜入齐国,更好的为燕国谋福利,你说呢?”

燕王听着,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大张旗鼓的把他赶出了燕国。

苏秦顺利的来到了齐国,为了报当年齐国出尔反尔攻打赵国,害得他不得已返回燕国之仇,这一待就是四十年。

齐国的官员都看他不顺眼,派刺客去刺杀他,临死前,他为了给自己报仇,让齐王以燕国间谍的罪名,将他处以车裂之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马分尸,悬赏刺杀他的凶手,最后顺利的抓到了凶手,自己大仇得报。

燕国听闻他被处死,还给他立了功勋牌。

齐国一脸懵!

(感谢亲们耐心的看完我的文章,第一次写历史人物,整理了好几天的资料。为了文章不枯燥乏味,我用的现代语言,增添几分趣味,喜欢的亲,麻烦给个关注噢,后期会慢慢更新更多历史人物故事,有不足的地方,还请评论区留言噢[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