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对曾国藩家书耳熟能详,其实,一代晚清名臣左宗棠的家书中,也蕴含着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在这封家书中,左宗棠与儿子谈论的是自己与家庭。近几年来,让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是自己发迹速度太快,延续富贵很难。他说:"我一书生忝窃至此,从枯寂至显荣不过数年,可谓速化之至。绚烂之极正衰歇之征……"

左宗棠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左宗棠的低调处世智慧)(1)

毫无疑问,骤然富贵,已让他恐惧。以左氏的理性与智慧,这背后一定有文章。

左宗棠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左宗棠的低调处世智慧)(2)

一、左宗棠、曾国藩与曹操:警惕"暴得大名"

左氏怎么看待名利、富贵?

他给后人留下过两句话:一句是"暴得大名不祥",另一句是"富贵怕见开花"。

暴得大名不祥,意思是一夜之间成为名人,这不是吉祥的信号,而可能是一个凶兆。为什么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则,出名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事,一旦你得了大名,别人就会眼红,飞黄腾达必遭人嫉,他们会想办法来夺,夺不到就来诋毁,弄不好会有血光之灾;再则,大名必然带来大利,骤然取得大利,不但会改变个人的人生轨迹,也会改变家族的发展路径。 事实上,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性格、才能,都有相对固定的发展路径,家人突然发迹会改变原有的生活轨迹,无异于拔苗助长,埋下诸多隐患。

左宗棠可不是在自己吓唬自己,也不像是在杞人忧天。与左宗棠有相近观点的人,历史上还有三国时期的曹操,以及同时代的曾国藩。

左宗棠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左宗棠的低调处世智慧)(3)

电视剧《三国》中陈建斌饰演的曹操

曹操在《述志令》中有一句名言:

"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他将"虚名"与"实祸"对等起来,道出名气背后的凶险。换句话说,当实力与底气不足以支撑名气时,请务必保持低调与务实。

曾国藩则在1854 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给诸弟的家信中说:"古人谓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吾常常以此敬惧,故不能不详告贤弟,尤望贤弟时时教戒吾子吾侄也。"当时的背景是,曾国藩三个月内连攻下数城,朝野点赞声一片,面对骤然而得的声名,他反其道而行,以足够的清醒与警惕待之。

三人对名气持相同的恐惧态度,不能不引起今人警醒。

左宗棠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左宗棠的低调处世智慧)(4)

曾国藩

二、降解"小目标",追求"大目标"

今人出名,与古代成名有诸多的不同之处。

古代交通阻塞、通讯落后,即使靠文章出名,传播速度也相对缓慢。今天处于信息社会,科技不但为我们带来了空前丰富的物质与财富,也为我们带来了无所不至、无孔不入的发达传媒,一夜出名成为可能。

但名利是把双刃剑。虚名容易招祸,今天屡见不鲜。

虚名固然常常招祸,实名就可以放心睡大觉吗?也不尽然。左宗棠从1852 年入湖南幕府,10 年积累,位及封疆,贵为伯爵,他算得上是渐得大名,就没有后顾之忧吗?

左宗棠说:"富贵怕见开花。"

左宗棠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左宗棠的低调处世智慧)(5)

实名固然不大可能遭遇人祸,但会受规律的制约。规律是什么?花开之后花谢。所以左宗棠在此信中说:"绚烂之极正衰歇之征。"别人看到的是外表的绚丽,只有自己才知道,其后力不从心,逐渐走向衰退。

凡事忌满。月盈则亏,器满则倾,这也是规律。要跳出这一规律的制约,曾国藩引用宋朝蔡襄的一句极有见地的诗来表达他的观点:"花未全开月未圆。"

这句话说得婉约含蓄,不容易明白。简单来说,就是人要有一个自我调节目标的过程。比如说,有人将人生目标定位在娶老婆、生孩子、开车子、买房子、有票子,五子登科。如果一天内这些愿望全部实现,就是"花已全开月已圆",人生将要走下坡路了。怎么自我调节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一桩自己最喜欢的事业,将前期已经实现的小目标仅当作成就事业的基础,这样你还是"在路上",即"花未全开月未圆"

左宗棠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左宗棠的低调处世智慧)(6)

不断地用一个更大的目标来笼罩自己不断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将前面已经实现的目标都自动降格成小目标,则自己永远处在"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状态。

左宗棠此后的做法,就是如此。他收复闽浙后,选择去平定陕甘,就是将平定太平军的阶段成功降成小目标;平定陕甘之后,他又不拒艰苦,主动请缨收复新疆,仍是将前面的成功踏在脚下,当成小目标;直至组织恪靖定边军抵抗法国,在个人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处于"在路上"的状态。

左宗棠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左宗棠的低调处世智慧)(7)

陕甘总督时期的左宗棠

三、诗书传家,酝酿元气

以上是左氏个人事业发展上的"花未全开月未圆"。对家族而言,怎样避免自己名声日隆而改变后人应有的正常人生轨迹呢?

左宗棠的做法是,将自己的学养当成儿子们的基石,让他们以此为起点,重新积蓄力量,酝酿元气。

怎么酝酿元气?即"诗书世泽""勤苦力学"。

左宗棠对"勤苦力学"尤其看重,原因是他看到了官宦子弟、读书人家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闲出来的富贵病,懒出来的愚蠢病。所以他在信中说:"勤苦则奢淫之念不禁自无,力学则游惰之念不禁自无。"人只要从小戒奢淫、不游惰,长大成人后就不至于成为社会的累赘,更加不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社会淘汰。

家族要兴旺发达,主要靠个人努力、文化规范,但核心在家风。

左宗棠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左宗棠的低调处世智慧)(8)

人天生性格不同、气质不同,其中有好有坏,怎么趋好避坏?

诗书熏陶。读书不能改变人的性格,但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一个真正知书达礼、被文化内化了的人,很难坏到哪里去,也不可能失败到哪里去。

这就是左宗棠结合自身阅历经验得出的经营家庭的智慧。

-

END

文:徐志频

图:《左宗棠:家书抵万金》插图、网络图片(侵删)


相关阅读:

左宗棠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左宗棠的低调处世智慧)(9)

《左宗棠:家书抵万金》

从跨越32载的160封家书,揭开晚清一代名臣修齐治平心路历程,著名作家唐浩明亲笔作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东梁教授推荐,左宗棠嫡长玄孙提供大量珍贵图片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左宗棠:家书抵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