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新春车牌拍卖活动中,一张单一字母自定义车牌“R”,被拍出了2550万港元的天价。
或许对于土豪们来说,车牌相当于自己的颜面,出门在外能为自己吸引来更多的目光。
在国内也有不少天价车牌,比如深圳的“粤B88888”,此前曾有人给出600多万的报价;还有上海的“沪A88888”,车主已经委托拍卖,价格也在600万左右。
北京的京A车牌更是有钱难买,光是车牌的租金一年就高达6万左右。
京A车牌的发行时间是1994年至1996年,只发行了两年,大多都挂在政府机关的公车上,因此也不会参与到摇号中,更加证明了它的珍稀度。
而“京A88888”车牌却在个人名下,粗略估算,车牌价格已经高达768万,如今挂在一辆劳斯莱斯车上。
千万豪车配顶级车牌,开在街上绝对回头率爆表。
这张特殊车牌的车主是谁?他又有何能耐?
此前,法拉利迎来了我国内地的第500位车主,由F1车手马萨亲自将钥匙交给了车主。
当然,刨除了从境外购来的车辆,要是全部加起来,预估超过了7000台。
似乎拥有一辆百万级别的豪车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也证明不了自己有多大能耐。
若是时间倒退到90年代初,在那时能拥有一辆法拉利,足以闻名全国。
香港华达投资集团的董事长李晓华就是“中国法拉利第一人”。
1992年,在北京亚运村会展中心上,一辆大红色的法拉利348惹人注目,它的出现与整个展会格格不入。
毕竟在那个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年代,能拥有一辆小轿车已经是人中龙凤,更何况是一辆最新款跑车。
法拉利厂商对当地人的消费能力心知肚明,所以连价格也没有标注。
果不其然,展会一连开了多天,围在车旁的人确实不少,但始终没有人敢开口问价格。
就在厂商商议撤展事宜时,李晓华突然出现,询问车辆的细则,并表现出想要购买的欲望。
这辆法拉利当时的最新款跑车,也是展会的样品,按理来说不能售卖。
可是李晓华坚决的表示自己要购买,希望厂商能够立即给一个合理的价格。
最终,李晓华以13.888万美元的全款购买,相当于人民币80多万,这一操作让法拉利厂商对我国也有了全新的看法。
在90年代,“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千万富翁,而那时的百万富翁只有5000万分之一,更何况李晓华是亿万富翁。
试想一下,1993年3万元就能买一套别墅,李晓华是何等的富有。
出于情况特殊,法拉利厂商的副总裁在北京天坛为其举办了郑重交车仪式。
而李晓华作为国内拥有法拉利第一人,顺理成章的拿到了极具意义的“京A00001”黑底白字的车牌。
法国《费加罗报》的记者专程跑到了现场,就为了纪念这富有意义的一刻。
照片上的李晓华站在天安门广场,穿着一身帅气的黑色西装,手拿大哥大,背靠着那辆红的耀眼的法拉利。
当这张照片挂上人潮涌动的巴黎机场和里昂机场时,这不再代表着李晓华个人的能耐,也证明了我国的实力。
然而,媒体兴冲冲的跑去采访他时,他只是淡淡的说:我只是一个普通商人,看到了新闻才跑去展会,觉得很喜欢就买了。
李晓华买下这辆车后并没有怎么开,而是放在了车库里细心保存着。
对于他而言,这已经不是一辆普通的汽车,黑底白字的“01”号车牌也难得可贵。
因此,他请来了众多知名人士在车身上签字让这辆法拉利更具备收藏价值,还有俄罗斯普京、美国前总统布什以及撒切尔夫人等世界各国伟人的签名。
不过为了保持车辆的性能,李晓华偶尔会让司机开一开,此前就有网友曾在北京街头看到过这辆特殊的法拉利。
2014年6月,一位富豪出资两亿意图将这辆车买下收藏, 但被李晓华一口回绝了,他并不缺钱。
其实,李晓华并没有雄厚的家庭背景,刚步入社会时,他不过是一个开拖拉机的无名小卒。
1951年,李晓华出生于北京的一户普通人家,自他懂事以来,就一直哥哥弟弟们挤在一个小屋檐下。
由于母亲要照料几个儿子,全家人只能仰仗着父亲一个月仅有的几十块收入。
最贫穷的时候,李晓华根本吃不饱饭,肚子饿的咕咕叫,可母亲也无可奈何。
庆幸的是兄弟几人从没耽误学业, 从小学念到初中,完成了他们的目标。
李晓华一直记得他上初中的那几年,每天都要步行两公里上下学,回到家还没写作业已经累到趴下。
或许正是因为年少时的穷苦,让他明白必须成为腰缠万贯的有钱人。
1968年,李晓华随着当代的大潮,和千万知青来到了北大荒。
其实,那时的他也没有多余的选择,唯有紧跟大流,才能保证不饿肚子。
带着这个小小的愿望,李晓华来到了黑龙江的北部萝北县,一个年平均温度仅有1.5℃的小县城。
正是多亏了这些有为青年,才让萝北县有了村庄,有了田地,有了袅袅炊烟。
在北大荒开垦的日子缓慢而悠长,李晓华内心无比空虚,他迫切的想要一个陪伴。
可谁能想到,这个愿望的代价竟是过一趟“鬼门关”。
某一天,李晓华驾驶的拖拉机熄火了,处理拖拉机熄火对于他而言,已经熟练到闭眼都能完成。
就在他全力摇着摇把打火时,摇把突然从手中脱落,狠狠地撞击在他的身上,瞬间鲜血直流。
李晓华脑袋一片空白,他痛苦地躺在地上,直到被队友发现,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若不是因为养伤,他也不会遇到心爱的女孩。
只可惜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女孩出身干部家庭,而李晓华只是一个没有北京户口的穷小子。
父母万般阻拦,不让二人见面,李晓华才明白,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
1977年,李晓华回到了北京找到了一份炊事员的工作,他每天都在揉面时思考如何赚钱。
与此同时,他看到了有人倒卖小玩意赚了不少差价,李晓华也跃跃欲试。
但那时的情况不容乐观,如果被查到,直接就会被冠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他明白,想要赚大钱除去有头脑之外,还得有十足的勇气。
李晓华每逢节假日就跑到南方进一些电子表和其他小玩意,偷偷带回北京卖。
倒腾了几次后,他确实尝到了甜头,只不过也付出了代价,李晓华被人举报倒卖物件,丢掉了稳定的工作,还有了前科。
再次回归社会后,没有哪个大公司敢要他,李晓华只能找了个厂子当锅炉工,一边再寻找赚钱的大好时机。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李晓华不再唯唯诺诺,他做起了服装生意。
在一次进货的途中,他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电器,只见将常温的饮品倒入机器里,瞬间就会变得凉冰冰。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冷饮机无疑是赚钱的利器。
李晓华立即上前询问价格,厂商表示这是非卖品不肯售卖。
可他哪肯放弃,又是说好话又是买礼品,好不容易以360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台“神器”。
当时国内的市场上哪有什么冷饮机,就连一瓶冰凉的饮品都少之又少。
这一个夏季,李晓华凭借一杯5角钱的冷饮,足足赚了几十万。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在最火爆的时刻突然收手,难道他遇到了什么难处?
李晓华绝对是一个足智多谋的精明商人。
在他撤摊之后,市场上迅速出现了很多扛着冷饮机售卖冷饮的商贩,以至于一杯降到了1角钱都没有人再买。
第二年,李晓华又跑到了南方,他发现这里的确比北方发展的快,有很多稀奇的好东西。
他这次带回来了一大批港台的电影,转身回到秦皇岛便开设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录像厅店。
几年下来,李晓华的身价又翻了一番,从原来的万元户成为了百万富翁。
1985年,34岁的李晓华漂洋过海出国留学,他选择了日本的一家商业学院补习相关的经商知识。
这次出国再次打开了他的新认知,这也是他与众不同的一点,总是能比别人先看到隐藏的商机。
他在街上溜达时,发现国产的一款名为“章光101”的生发水很吃香,甚至有日本人愿意花高价买它。
李晓华询问了国内的友人才知道,这款生发水在国内的售卖价格只有几十块,出口到国外的价格竟然翻了三倍,甚至十倍。
靠着倒卖物件发件的李晓华再次嗅到了机会,他立即联系到了章光101的厂商,也就是制造者赵章光先生。
这次和往常的经历一样,他再次碰了壁。
不过李晓华的头脑一向机灵,既然正面进攻失败,那就从侧面开战。
他一挥手给赵章光北京工厂捐赠了两辆大巴和一辆豪车,解决了员工上下班路程遥远的问题。
赵章光这才答应了给他日本代理权,只不过后续的发展不太乐观。
当李晓华扛着大堆小堆的货物到了日本时,他才发现遍地都是章光生发水。
其实并非是赵章光戏弄了他,而是赵章光没有注册“章光101”这个品牌,导致了处处都是山寨产品。
好在李晓华在当地积累了一些人缘,靠着留学生直销模式存活了下来。
有段时间生发水卖的异常火爆,可谓是“一瓶难求”,最高一瓶炒到了近千元。
卖了两三年之后,他果断收手,转头奔向了香港,并成为了“华达投资集团公司”。
到了香港之后,李晓华做了一件令所有企业家大跌眼镜的决定。
在香港房价暴跌的时刻,他反向操作,购买了大量的楼盘,时刻等待机会抛售。
在他的眼里,香港是一块风水宝地,总有一天游子要回到母亲的怀抱,届时当地一定会飞速发展。
就如他所预料的一般,低价收购的楼盘高价售出,短时间内他从千万富豪又成为了亿万富豪。
这位靠着倒卖物件发家的李晓华自此之后也有了“传奇倒爷”之称。
他还收获了诸多“第一”:秦皇岛开设录像厅第一人、中国法拉利第一人、中国亿万富翁第一人……
90年代之后,在事业上大获成功的李晓华将目光转向了国内各地实业,解决了部分当地人群的工作问题。
他不忘初衷,始终记得自己是农民子弟,在功成名就后献身于慈善事业。
1992年,他为希望工程捐款200万,在北京平谷山区建起了一座晓华学校;
1993年,他捐资36万元帮助河北省千余名贫困儿童重返校园;
1994年,他为北京22中捐款200万改善教学条件;
1996年,他为云南贫困山区建立了一所综合学校……
越是深入贫困地区,越是知道其中的辛酸,李晓华日复一日的走在慈善之路上。
2011年,李晓华刚刚步入花甲之年,他对外界宣布,自己将“告老还乡”。
如今,他虽然隐归田园生活,但他的名字还是经常出现在福布斯排行榜中。
2020年,李晓华跻身于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次年他又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74位。
近两年来,他将精力放在了生活上,早年间因繁忙未能享受到了愉悦,如今一一感受。
一向爱车的他将“京A88888”车牌高价买入,挂在了他心爱的劳斯莱斯库里南上。
感悟李晓华活成了所有人想要的样子,前半生奋战在事业上,后半生享受在生活中。
身在名利场上的富豪们往往都为了财富放弃了生活,等到回过头来,已经无福享受。
这正是李晓华身上难能可贵的一点,他能做到不贪念、不骄傲,果断抽身。
在他人望而却步的时候逆流而上,在他人激流勇进的时候又全身而退。
或许,这才叫做成功。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