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这是70年代流传至今的一首儿歌,我想很多人肯定都听过。而事实情况也是如此,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可能就是捉泥鳅了。田野中,池塘边,都会出现小伙伴们的身影,而捉完之后全身是泥,回家说不定就是一顿打骂。对于承载儿时欢乐的小泥鳅,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但今日的泥鳅也不再是儿时的泥鳅了。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1)

小时候的美好回忆

泥鳅属鳅科泥鳅属,体小而细长,呈圆形,大概3~4寸,体高与体长之比为 1.7:8,青黑色皮下有一些小鳞片,胡须较短,全体有许多小小的黑斑点,体表黏液丰富,所以非常滑一般很难抓住。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2)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属温水鱼类,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在25-27℃的水温最适合生存,水温高于30℃或者低于5℃时,就会钻到泥里躲避。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3)

泥鳅的生存能力也强,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环境不适或者缺氧时,就会跃出水面用口直接呼入空气,再由肠壁辅助呼吸,而废气则由肛门排出。而到了冬眠的时候也会用到肠呼吸的功能,耐低溶氧的能力甩其它鱼类几条街。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4)

泥鳅大约在2冬龄性成熟,每年4月份开始在浅滩的水草中繁殖,产出的卵粒则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仔鱼并不群居而是分散生活。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则是南方多北方少。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5)

泥鳅主要分类有:真泥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泥鳅,大鳞泥鳅、内蒙古泥鳅、青色泥鳅、拟泥鳅、二色中泥鳅等。在全世界虽然有十几个品种,但它们的外形相差无几,我们能吃到的一般就是泥鳅。

营养美味的“水中人参”

泥鳅之所以被称作是“水中的人参”,主要在于它本身营养丰富,还可入药,全年都可采收,但以夏季最多。虽然泥鳅是常见的大众水产品,但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非常丰富。富含高于其它鱼类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烟酸、铁、磷、钙等营养元素,胆固醇含量少,可食用的部分占鱼体一大半。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6)

《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养肾生精功效,适宜脾胃虚寒、营养不良气虚体质的人。特别是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抗衰老。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7)

泥鳅常见的做法就是泥鳅豆腐汤,泥鳅和豆腐的营养价值都很高,泥鳅的营养价值上面也说了,被誉为“水中人参”,而豆腐则是食品中之极良者,故泥鳅和豆腐同烹,两相结合更具有进补和食疗的作用。主要的步骤如下: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8)

取适量泥鳅洗净,将半锅水烧开,把泥鳅放进去淖一下,主要是将其表面的粘状白色膜去掉,用漏勺捞出沥干。起锅烧油,将切成段的葱姜片香菜放入炒出香味,加入高汤烧开,再将泥鳅、豆腐、料酒、白醋、盐、糖依次放入。煮开5分钟后将泡发后的木耳加入,中火煮10分钟,放入鸡精和香菜段即可。其中白醋起到去腥作用,还能增加汤品的鲜美度。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9)

需要注意的是,泥鳅虽然是好东西,但不宜与狗肉同食,二者属于食物相克,阴虚火盛者忌食。螃蟹,毛蟹与泥鳅也是食物相克,功能正好相反,不宜同吃,严重的可能会引起中毒。

“泥鳅党”的黑锅

泥鳅虽然是吃货们的宝贝,但是对于一些喜欢钓鱼的人来说,也算是宝贝,至少是能上鱼的“法宝”,而使用泥鳅打窝,引诱大量掠食性鱼类,诸如翘嘴,鳜鱼等进窝抢食,再使用泥鳅挂钩进行作钓的人群,就被称作是“泥鳅党”。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10)

其实本身泥鳅钓鱼并没有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因为在中国传统钓法当中,黑鱼或者其它掠食性鱼类就是这么被钓上来的,有的时候挂的是泥鳅,有时会挂青蛙,甚至是小鱼小虾等等。基于泥鳅有很好的附钩性,所以在使用串钩作钓的时候,就经常能用到泥鳅,而此种钓法更是沿用了很多年。那么为什么前辈们留下的精湛钓技钓法,拿到今天使用却被人们所不齿了呢?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11)

原来,老祖宗们钓鱼是取之有道,取之有量,完全是在自然生态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的。而反观今日的“泥鳅党”,已经完全失去了钓鱼的真正意义,完全是冲着赚钱而去“钓鱼”的。据说“泥鳅党”起源于一些“善男信女”的启发,一些人发现泥鳅在被大量放生的时候会引来掠食性鱼类争先抢食。所以一些钓鱼人也用大量的泥鳅打窝,然后团伙作钓连轴转,几天时间就将水库里的翘嘴等掠食性鱼类席卷一空。他们的鱼获不是用鱼护来装的,而是用卡车装然后直接拉到市场卖,这和捕捞全完没区别,不仅让养殖户承受经济损失,还让水库原本的完整生态链环境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12)

所以人性的贪婪,让“泥鳅党”见不得光,也被众多知情人士所不齿,也是他们让泥鳅这种宝贵的“人参”身价倍涨,尤其是大型水库周边的水产市场。更重要的是,只要在钓鱼人面前提到泥鳅,第一反应就联想到“泥鳅党”了,而“泥鳅党”的恶名也被潜意识地强加在泥鳅身上。久而久之,泥鳅就成了替罪的羔羊,让原本贵为“水中的人参”的美名身败名裂,“泥鳅党”的“黑锅”也扣在了泥鳅的头上。

泥鳅的鳅(泥鳅的没落)(13)

所以抵制“泥鳅党”迫在眉睫,不仅是挽救泥鳅的尴尬境地,还能有效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永久的追求。而如今不管是长江,还是黄河,都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生产性的作钓方式,所以“泥鳅党”也被拉进黑名单当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泥鳅还能恢复其“水中的人参”的美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