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7212,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原生母爱》

本书作者Lee Nam-ook(李南玉)家庭咨询大师,被公认为韩国家庭咨询的最高权威者。她在德国奥登堡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在德国作为家庭心理咨询专家,负责家庭矛盾的协调与解决工作。

从2004年开始,她回到韩国工作,积极宣传家庭治疗以及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的重要性,并推广了“家庭心理学”的治疗过程。她30年来共进行了3万多次咨询,目前担任德国费希塔大学的教授,韩国心理咨询学研究生院与大学的教授,也是现任首尔夫妇家庭治疗研究所所长。

我们普遍认为,母爱是伟大的,是最美丽的。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母爱意味着束缚、压抑和窒息。妈妈不再是释放情绪的心灵栖息地,而成了枷锁和羁绊。

有的妈妈愿意为子女倾尽所有,但是孩子因为这份沉重的爱寸步难行;有的妈妈无视家人的所有需求,但是孩子因为这份爱的缺失心墙高筑;有的妈妈将子女当作夫妻关系的筹码,但是孩子却沦为了这段三角关系的牺牲品;有的妈妈对子女有选择、有区别地爱,但是被偏爱的孩子和被忽略的孩子却受到同样的伤害。心绪如果层层堆积,心门终将缓缓关闭。

本书中,作者基于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经验,深入讲述了各种心理辅导案例,重新审视了创伤的意义,给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来访者带去一丝光明。作者认为,实现认知和信念的转变才是避免家庭伤害代代延续的方法。希望每一个读完此书的人都能鼓起勇气去重新挖掘内心深藏的苦楚,都能与儿时曾极力想要拥抱的妈妈重逢,都能拥有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无穷力量。

当妈后我才明白母亲的爱(与妈妈重新拥抱)(1)

01、认识依恋理论

妈妈是生命的起点,当孩子一出生时,对妈妈的依恋就已经开始。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妈妈的爱是温暖的,伟大的;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孩子来说,妈妈的爱是对自己的枷锁,是有压力的。

我们会看到很多孩子与妈妈无法和平相处,总是不停地吵架,相处起来非常痛苦。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有问题。

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依恋理论。

1、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是一种能够解释亲子关系的重要理论。精神分析专家及精神科医生约翰·鲍尔比教授首次提出“依恋理论”,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将母子依恋关系的形成视为人类本能的活动。

人一出生,最先会与妈妈建立关系,孩子总会先天地认为与妈妈的关系更亲近。婴儿刚出生没有任何的生存技能,因此会通过与妈妈建立关系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在依恋关系的初期,倘若孩子的诉求能够得到充分恰当的满足,那么孩子就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即周围的环境。

书中提到一个词叫做“分化”。说的是妈妈和孩子是相互的,如果妈妈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总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品,无法完成与孩子的分化,那么后果是很严重的。

我们知道,孩子没出生之前与母亲是一体的,当孩子出生以后会与母体分离,这个分离的过程就是一个分化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等到孩子上大学,甚至结婚、工作以后,妈妈才能慢慢地觉得这是另外一个人,他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但是如果一个妈妈始终完成不了分化的过程,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来对待,这看起来很感人,但后果相当恐怖。

而孩子与妈妈的依恋关系就是当孩子刚刚出生,从母体中分离出来以后,他就会啼哭,这是孩子唯一的武器。他在哭泣中会产生三个信号,会形成三种不同的模式。

首先是,通过放声啼哭表达自己的诉求,接收到第一个信号就是“身边有人在帮我”,这会产生一种模式,让孩子认为周围这个世界是有帮助、可依靠的,这能带来安全感。

其次,是“仅凭我哭的能力,可以让世界为我转动”,有人愿意听指挥,愿意为我做事,我真了不起,它会给孩子带来自尊和自信。

最后,是“原来关系是这么美妙”。人和人之间可以产生关系,这个关系是安全的,是美妙的,是不可捉摸的。这些积极的定义就成为孩子对于依恋关系的最初印象。接收信号的这个过程也就是安全型依恋人格形成的过程。

2、安全型依恋人格

具有安全型依恋人格的孩子,典型特点是自信、独立、自强,能够相信自己,也容易相信别人。许多事例证明,拥有安全型依恋人格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自尊、自信、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地迎接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为使孩子能与其他的环境建立良好关系,父母应将孩子视为独立个体,循序渐进地使孩子自立、自强。但如果我们没有建立安全型依恋人格,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叫“焦虑型依恋人格”。

3、焦虑型依恋人格

焦虑型依恋人格分成三类。

第一类叫“缺乏母爱的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关系中孩子,得不到妈妈的关怀与照顾,即使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妈妈也没有任何反应;妈妈往往以不在孩子身边、自己身体不适、无法给予孩子关爱等各种借口对孩子置之不理。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一种负面的思维模式:“原来全世界都不帮我。”“世上没有值得我信任的人。”“这个世上除了我,什么也没有。”“谁都不关心我,我只有自己照顾自己才能活下去。”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孩子没有建立信任关系的经验,因此他们谁也不相信,干脆不与他人建立关系。

第二类叫“忽冷忽热所导致的抵抗型依恋”。有的妈妈是随心所欲的,她高兴起来对孩子好得不得了,给孩子买东西吃,逗孩子玩,给孩子开心地唱歌,但她一旦不高兴起来,就根本不理孩子。“拥有抵抗型依恋人格的孩子使人揪心。抵抗型依恋关系中,妈妈的爱与关怀毫无规律,并不出现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而是出现在妈妈愿意给予的时候。因此,孩子为了获得妈妈的不稳定的爱而变得终日不安。”孩子会惴惴不安的。

第三类叫“混乱型依恋人格”。 混乱型依恋人格的孩子多是成长过程中受到了非人的暴力、压迫等虐待,这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孩子深受心理阴影的折磨。

书中还提到一个实验叫“模式情境”的实验,这是一种依恋类型的实验。实验者找十二个月大的婴儿参与实验,实验时间大概是八分钟。首先是不加干涉地让妈妈跟孩子在里边玩,过一会儿,让妈妈离开大概两到三分钟的时间,再让一个陌生的实验人员进来,待了两三分钟以后,妈妈再返回房间,实验人员会在门外观察这些婴儿的反应。

安全型依恋人格的婴儿,当妈妈离开房间时会表现出不安,因为妈妈走了。但妈妈返回后婴儿马上感到开心,而且很快从不安中平静下来,继续玩游戏。这是安全型依恋人格的表现。

对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婴儿来说,“当妈妈离开房间时毫无反应,妈妈在身边或不在身边没有太大区别。妈妈不在房间时,婴儿待在角落里对游戏室的环境毫不关心,当妈妈返回房间后,婴儿表现出对妈妈的回避行为,甚至无视妈妈”。

“抵抗型依恋人格的婴儿在妈妈离开房间后,对房间内新奇的游戏环境丝毫不感兴趣,甚至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沮丧与不安。当妈妈回来时,婴儿则表现出十分矛盾的行为:一方面对妈妈发火、胡搅蛮缠、抵抗接触,另一方面却又寻求接触。”因为孩子在与妈妈的交往中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充分的关爱,这就使得这类孩子形成了“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时有时无,内心不安、无法完全相信他人”的固定认知,从而建立了“与他人的关系时好时坏,不稳定、不可信”的矛盾型关系模式。

“混乱型依恋的婴儿表现出肩膀低垂、手放在颈后、头部深深低垂等激烈的行为反应,显示出在陌生环境下的紧张与巨大压力。混乱型依恋与回避型依恋、抵抗型依恋都属于焦虑型依恋。”

我们知道,依恋人格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妈妈的依恋人格不健康,那么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因为妈妈的依恋人格会影响到她对孩子的行为,从而导致依恋人格代代相传。所以,了解依恋人格是很重要的。

02、妈妈如何做出改变

在书中的第二部分,作者为我们介绍了4种需要做出改变的妈妈,因为不同的依恋关系,会形成不同行为模式的妈妈。所以,这4种妈妈需要我们注意。

1、需要学会放手的妈妈

有一个来咨询的患者说:“我只要看到妈妈的来电就会精神崩溃,因为妈妈总是重复同样的话。每次接完妈妈的电话,我都会因此变得情绪失控,无法正常生活。别人的妈妈都会说:‘我过得挺好的!你们不用管我,好好照顾自己就行!’为什么我的妈妈永远不会说这样的话?为什么我要负责妈妈的人生呢?我到底要照顾妈妈的生活到什么时候呢?”

很多人长期的痛苦来自妈妈,孩子需要背负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妈妈的不幸。如果妈妈总是把女儿或者儿子当作倾诉的、承担压力的对象,这就是没有完成分化的过程。

我们知道,孩子总要长大,人的宿命就是从一体走向分离。任何人都应该遵循这种规律,逐渐离开父母,走向独立。人只有全身心地接受这一事实,才能逐渐自然地实现这一分离过程。另外,若想内心坦然地顺利与父母分离,则需要首先同父母缔结“可分离,常牵挂”的健康关系。

什么叫“可分离,常牵挂”?就是你出去工作,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而妈妈在老家,可以通过视频,聊聊天,互相关心。这就是“可分离,常牵挂”。

什么叫分化,分化就是孩子通过与父母,或身边有较大影响力的人进行交流,逐步形成自我意识,并且从家庭系统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因此自我分化又指一个人的理智与情绪在心理上分离,以及将自我独立于原生家庭之外。在分化过程中,原生家庭在情感方面应该是健康幸福的,孩子与父母必须互相尊重对方的独立情感。

如果父母和孩子不能完成分化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难以识别自己的情绪。父母会混淆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同时孩子也会混淆:“这是妈妈的感受还是我的感受?”

作者说:“未分化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违背自己的想法,而是认为:‘我难过,孩子也必须难过’‘我这么辛苦,孩子必须得理解我’‘妈妈伤心的话,孩子也要一起伤心’‘妈妈痛苦时,孩子必须同样痛苦’‘孩子不能存在与妈妈相异的观点。’有些妈妈甚至会将自己对丈夫的仇恨强加到孩子身上:‘爸爸让妈妈这么难过,这么辛苦,你怎么能喜欢爸爸呢?’一旦孩子想要拒绝妈妈的要求,妈妈就会动辄以切断经济支持相威胁,或者做出极端的断绝母子关系等行为。

很多妈妈喜欢把自己对家庭的抱怨、对老公的抱怨、自己的疲惫,都告诉孩子,说“都是为了你”,所以孩子会对妈妈产生极强的内疚感。另外,有的妻子结婚了以后,会把愤怒投射在自己的丈夫身上,冲丈夫不断地发脾气。这叫“投射性认同”。

什么叫“投射性认同”?比如,你生气了,对方并没有生气,但你会觉得对方生气,因为你内心当中有气。你说:“你给我什么脸色看?”对方说:“没给你脸色。”你又说:“你就是给我脸色了。”于是两个人开始生气,发脾气。这叫投射性认同。

分化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需要父母主动地做一些事,否则单靠子女的力量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健康分化呢?

第一,试着理解妈妈。妈妈之所以成为这样,是因为妈妈没有遇到良好的榜样,没有人曾在妈妈想要摆脱不幸的生活时伸出援手。回首妈妈的人生,便可以理解妈妈。

第二则是需要妈妈以身作则。妈妈首先要去理解上一代人的难处,解开自己的心结,从而将这些抚慰人心的故事传递给自己的女儿。”

比如,妈妈可以对女儿这样讲:“女儿,妈妈对不起你。妈妈给了你这么多的压力,对不起。妈妈没事。从现在开始,你就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吧。”

2、家庭关系中错误定位“爸爸”的妈妈

这是一种三角关系,妈妈会当着子女的面说爸爸的坏话。她试图通过三角关系来解决她和丈夫之间的二人关系。妈妈希望引入孩子,通过孩子来做调节的按钮,控制孩子,或者让孩子与她形成同盟,来对抗自己的丈夫。

“爸爸与孩子的关系中离不开妈妈的存在,甚至可以说妈妈对父子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妈妈对丈夫有怨言、感到不满意时,常常要求孩子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不断地向孩子抱怨丈夫,倾吐对丈夫的不满。这样一来,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开始怨恨爸爸,并且逐渐疏远爸爸。

另外,妈妈还会向子女灌输这样的思想:‘我现在就是为了你们而活。要不是你们,我早就不活了。’这样的妈妈将生活重心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过度地依赖孩子,同时企望孩子能够为妈妈的人生负责。”这样一来,孩子的情感和需求就会被绑架,从而丧失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种道德绑架,孩子会很容易崩溃。他们会觉得妈妈过的不好,不幸福,所以我没有资格获得幸福。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想法,就是家里的人都很不幸,爸爸很坏,妈妈很可怜,这个孩子怎么能够没心没肺,变得开心、阳光、幸福、快乐?这就是痛苦的代际传递。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寻找幸福的模式呢?一种叫“发现幸福模式”,一种叫“回避不幸模式”。“发现幸福模式”的人更多地去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因此更易获得幸福感。当他们心中想要寻找幸福时,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是幸福。

“回避不幸模式”的人常常只考虑那些不喜欢的、想逃避的事情。当他们满心想要回避不幸时,所发现的就只能是负面的逃避方法——曾经因为父亲喝酒而感到不幸福,所以丈夫千万不要喝酒;曾经因为有人吸烟感到不幸福。

我们要用发现幸福模式,而不是用回避不幸模式。因为如果用回避不幸模式的话,当你找对象的是你,发现的不是这个人身上的优点,而是缺点,这个缺点是不是跟我爸爸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么我们就可以嫁。

但是等结了婚以后,你就会发现只要出现一次负面问题,你就会变得紧张,“为什么丈夫也喝酒?”“为什么丈夫和父亲一样?”“为什么这种事只发生在我身上?”“回避不幸模式”的人本来是极力想要回避不幸,却因此陷入更深的不幸的旋涡。心理学研究表明,实现观念和思想的转变才是避免家庭不幸代代延续的方法。

当我们能够摆正爸爸的位置,也就是让儿女们知道爸爸其实也有优点、爸爸不像妈妈描述得那么糟糕,这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当儿女放下妈妈灌输给自己的执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时,就会发现爸爸的形象开始改变。曾经被儿女视为恶魔,不肯与之亲近的爸爸,渐渐地在儿女心中有了一席之地。‘原来爸爸也并不全是妈妈所说的那样啊。’‘原来我以为的爱和爸爸以为的爱不是一种形式啊。’‘原来爸爸在家中的处境竟然是这么糟糕啊。’在这些惊奇的发现之下,他会一点点地逐渐找回了对爸爸的感情,也渐渐地形成了自尊、自信的人格。”

3、不管不顾,不会爱的妈妈

有一位来访者,向作者抱怨说:“我这辈子就希望我妈妈能给我做一顿饭,我没有吃过一次我妈妈给我做的饭。”她非常执着于“妈妈从来不给我做饭”这件事,这让她非常难以接受。

这位作者把来访者的妈妈也找来,要了解她,做家庭治疗。这位妈妈是一位高知,每天都忙着上班,她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办法就是不照顾家庭,完全投入在上班这件事上。

后来,作者看到妈妈的原生家庭才理解了真正的原因。妈妈小时候生活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中,她的爸爸重男轻女。如果妈妈在他们家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她必须表现得极其优秀,必须成绩很好。所以,小姑娘从小到大所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就是“我必须在事业上非常成功,才能够获得安全感”,于是她放弃了家庭当中的照顾,这却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了伤害。

作者建议来访者不要只看父母的缺点,而是要去发现父母的优点和潜在的力量,重新去认识父母。关于父母,他们认为只有不好的回忆。殊不知在他们记忆深处的某个地方埋藏着温馨的回忆。正是因为有温馨回忆的存在,他们才无法轻易地离开父母,才会怀着“只要我做得再好一点儿,一切都会不同”的美好期待去靠近父母。

这位来访者就是这样,人虽已到中年却始终无法离开妈妈,而且继续待在妈妈身边不断地渴求关爱。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妈妈的温暖,来访者逐渐形成了既有回避型依恋特点,又有抵抗型依恋特点的人格。这也是一种混乱且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依恋类型。

但当你能够回忆一下小时候的美好,你就会发现其实妈妈是爱你的,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到幸福。当一个人能够珍视自己时,正面的情感记忆就会涌现出来:“我珍视自己,那些曾经伤害我的记忆不算什么,我现在什么都不怕。”

比如,“小时候,我从床上掉下来受伤了。大冬天,妈妈光着脚就背起我跑向医院。那时,妈妈的背真是温暖啊,我一点儿都没有害怕。”“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地抱住了我。我的眼泪唰地就流下来了。”“我小时候起疹子,浑身难受,妈妈为了照顾我彻夜未眠。”

多想想这些美好,那么我们就一定会获得幸福。

4、区别对待孩子的妈妈

三胎放开以后,很多家庭会有三个孩子,那么对待孩子是否公平,是否区别对待孩子就需要重视了。很多家长无法公平对待孩子,那么对于区别对待的孩子来说,他就是家庭的牺牲品。

当孩子渐渐长大,委屈的感情越积越多,终于有一天爆发出来:

“妈妈,那时您为什么只对我那样呢?对弟弟妹妹就不一样。我当时可失落了。”

“什么呀?我对你们几个都是一样的。我从没有偏心过。”

“您那时每天都只责备我。”

“你是最大的孩子,当然得让着弟弟妹妹了。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事呢?”

孩子深陷在被区别对待的忧伤中,妈妈却没有区别对待孩子的任何记忆,甚至妈妈露出了一副“我分明是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孩子,为什么他会这样想”的诧异表情。然而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对于一种行为的定义,并不是由发出行为的人决定的,而是由接受行为的人来决定的。倘若孩子说“受到过父母的伤害”,那么父母就一定是在无意识中伤害过孩子。对孩子来说,在所有的伤害中,父母对于兄弟姐妹的区别对待会使他尤为痛苦。

很多父母在孩子长大了以后,都依然会区别对待子女。这里既有出生顺序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性别的问题,比如重男轻女。“在兄弟姐妹中,得到父母更多爱的那一个孩子就会更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父母的偏爱对所有孩子来讲都是一种伤害: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会产生被伤害的意识;被父母过度偏爱的孩子则无法实现与父母真正的分化。两种孩子同样受到了伤害。父母的区别对待,将会使所有的孩子都带着伤痛生活。”

所以,公平的爱才是健康的爱。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那就是重新界定自己的人生,用“我可以”开头来生活: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用积极地语言来给自己强大的动力,发现自己的价值感。

当妈后我才明白母亲的爱(与妈妈重新拥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