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印章按照用途与性质来区分,主要可分官印与私印。凡是私人的用印,即使是某位任职官吏的私人用印,也属于私印的范畴。私印主要包括姓名印、表字印、家印、臣妾印、吉语印、肖形印等。

姓名印在汉私印中具有重要地位。随著文物的不断出土,就目前所见,汉代人之用印之普及后来历代所未有。汉代人单名、双名均有,姓名印为了排列成整齐的两行或者三行,一般在姓名之后加「印」「之印」「印信」「信印」等字。甚至为了把姓与名分作两行而出现所谓的「回文」,即逆时针方向的阅读方法。

汉代官印和私印的区别(几种常见私印使用范围及形制)(1)

姓名印多为白文,朱文较少,也有朱白相间的。这种朱白文相间的形式,虽说出现于战国时期,但它的使用在汉代才真正普遍起来。一般笔画相对较少者为朱文,笔画相对较多者为白文,根据布局的疏密需要而决定。一些姓名印很讲究装饰,会在印边饰以图案。战国时,私印装饰图案大多采用植物和几何形两种图案。 而汉代姓名印将范围扩大到了龙、凤、虎、龟和屋宇等,且将龙、凤、虎、龟等动物作为常见纹饰使用。汉代姓名印中还出现了装饰性较强的乌虫篆,这实际上是当时的一种美术字体,由春秋战国时期的鸟虫书演变而来。

汉代官印和私印的区别(几种常见私印使用范围及形制)(2)

中国古代,一般人姓名之外,还有字,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是也。因此,许多士人除有姓名印外,还有表字印。汉代的表字印往往在字前加姓,或加 「印」「信印」等字,也有「字某某」这一习惯。还有少数套印,即把姓名印与表字印、吉语印组成一套,或四印,或六印,风格统一。

汉代还出现了一种专门用于徵信家庭的印章。这类印章,印文中在「家印」之前或标以姓氏,或标以姓名,或标以爵位,大多用于贵族家庭,也属于私印范畴。

臣妾印在汉代也较为常见。臣是封建社会中官吏和百姓的统称,也是男子的社交谦辞,而妾则是女子的谦辞。所以,一些人别出心裁,就刻臣妾印使用。据王献唐先生的考证,一些人在同级人士的交往中用姓名印,向上级报告则用臣印,更有甚者,一些臣印中,使用「贱臣」「草莽臣」「贱子」等字,其心态可见一斑。臣印在西汉初期即有,比妾印要早一些。臣妾合印的也有,较为罕见。

汉代官印和私印的区别(几种常见私印使用范围及形制)(3)

吉语印一般不用于徵信,属闲章类,但也被用于封捡。吉语印在汉代大量出现,文字内容常见有「日利常吉」「出入大利」「出入大吉」「宜官内财」「常幸」「日幸」「长贵」「日贵」「至富」「乐未央」「宜子孙」等,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官爵、富贵、吉祥、安乐的美好向往,与汉代瓦当的文字内容相互辉映,成为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汉吉语印有一面者,也有两面者。两面的一般是一面为姓名印,一面为吉语印。有的则将姓名与吉语合在一个印面中,如「高成长幸」「大徐千万」「巨蔡千万」「巨杨千万」等。这一祈祷吉利的习惯一直沿用至今。

汉代官印和私印的区别(几种常见私印使用范围及形制)(4)

肖形印也称肖印、象形印、画印。这类印章,春秋战国时已有,汉代则更为丰 富普遍。图案除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马、鹿、鱼、雁等动物外,还有人 物、车骑、屋宇等,有点接近汉昼像的图式,估计其用意大约一致。

两汉私印在所用材质种类方面,远较同时期的官印丰富,有金、水晶、玉、铜、 木、牙、角、骨、石等,其中以铜印最为常见。罕见的如金印和水晶、玉印,金水晶和玉皆为贵重之物,能以之製印,非普通百姓能用,其使用者多为达官巨卖, 其製作也多出自一流製印高手之手,显得富贵精整。

汉代官印和私印的区别(几种常见私印使用范围及形制)(5)

在众多汉印中,其製法使用最广的是刊凿法。或劲健畅达,或圆转厚润,或犀 利明快,手法熟练,毫髪毕现。汉代私印与官印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且较 之汉官印更富有变化和趣味,受到明清以降文人篆刻家的普遍关注和借鏊。明代篆 刻家汪关原名汪东阳,字杲叔,后得汉铜印「汪关印」而更名,即是一例。但_于 官印的文献价值显著,集古印谱者往往将私印列于官印之后。且由于大多数私印主人已不可考证,所以,在学术上至今未得到系统深入的开发利用。

以上是小牧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如对此篇文章有什么新的意见或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跟小牧留言互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