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一个地域符号,也是一方文化载体,更是一种历史记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齐鲁惠民之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齐鲁惠民之处(追根溯源说胶东)

齐鲁惠民之处

地名是一个地域符号,也是一方文化载体,更是一种历史记忆。

青岛新机场去年奠基,今年开工建设,并命名为胶东国际机场。对于新机场的建设,众人甚为兴奋。但对于新机场的名称,有人疑惑不解:胶莱河以东是为胶东,而坐落在胶莱河以西的新机场,为何也称胶东呢?也有人提出疑问:仅凭新机场位于胶州市以东,就命名为胶东国际机场,作为交通地理名称是否妥当?还有部分人对胶东缺乏全面了解,不知道哪些地域属于胶东?更不清楚胶东从何而来?寻找胶东,解读胶东,胶莱河是一个抹不掉的名字,绕不开的话题。

◆探寻历史的“根”◆

通常认为,胶东的定义是“胶莱河以东,是为胶东。”《辞海》中关于“胶东半岛”的词条解释也与之大同小异:“是指山东省胶莱(河)谷地以东,东、南、北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区。”胶莱河,历史上称为胶莱运河,民间称为运粮河。胶莱河南北贯穿山东半岛,沟通黄渤两海。胶莱河自平度姚家村东的分水岭南北分流,南流由麻湾口入胶州湾,为南胶莱河;北流由海仓口入莱州湾,为北胶莱河。河名取两湾首字而成。胶莱河干流全长130公里,流域面积达540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以河为界,河东区域,称为胶东半岛,或称胶东地区,简称为胶东。

寻找胶东,梳理胶东,可以发现,胶东有多种说法:有广义的胶东,有狭义的胶东,有大范围的胶东,有小范围的胶东,有行政机构的胶东,也有地理名词的胶东等。解读胶东,分析胶东,可以看出,任何一种说法,都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历史沿革与地域文化,二是行政功能、指代功能、区别功能。

◆“古城”胶东◆

胶东,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解释胶东必须追根溯源,以两千多年的历史沿革与时代变迁才能把它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

据相关史料,胶东古时为东夷族中莱夷地,因地处胶莱谷地以东而得名。作为行政建置称谓,最早可追溯到秦代设立的胶东郡(治所即墨城,不是现即墨城,而是在现平度市东南,莱西市西南方)。西汉时期,曾设立胶东国,但维持时间不长,秦汉之后其名逐渐淡出历史。

1913年,民国北京政府以前清的登州、青州、莱州为基础,划定成立胶东道(驻福山县烟台),辖区东至文登、荣成,西抵临淄、寿光,南达诸城、日照,北至黄县、蓬莱,辖内共有26个县,甚至还包括了现在淄博市区东部的一部分,其区划面积与山东半岛相接近。这是历史上行政区划面积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大胶东。

1938年至1945年间,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在胶东地区相继建立。1938年1月19日,胶东军政委员会成立。

1942年7月7日,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

1944年4月1日,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更名为胶东区行政公署。

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省政府成立,省政府设胶东行政公署,辖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个专属区和烟台市,辖区范围包括胶莱河西至潍县一带。

1946年8月,滨海行署所辖滨北专署划归胶东行署管辖,胶东行署辖区向西南扩至日照、郯城一带。与民国时的胶东道相比,胶东行政公署的辖区略小了一些,但还是突破了以河为界的地理范畴,成为一个广义的胶东。

在历史上,胶东作为辖区,或单独设立州、郡,或分属几个地方政权管辖的时间都比较短,胶东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一样,充满了太多的尴尬与无奈。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上的胶东,是一个不确定的胶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仅是作为一个地域称谓而存在。

◆行政胶东◆

据当地人介绍,胶东街道办事处源自胶东镇,胶东镇源自胶东村,胶东村源自胶东火车站,胶东火车站源自大荒火车站,大荒火车站源自于大荒村,大荒村又源自于陈家荒村。相传陈家荒村始建于明朝,由陈姓人立村,因地处胶州湾北岸,村民依靠熬盐为生,村庄周围荒芜,芦苇丛生,取名陈家荒。

据村东石碑记载,1809年(清嘉庆十四年)改为大荒庄。1901年4月8日,胶济铁路由青岛至胶州段通车,德国人在大荒庄西设立大荒火车站(现存的胶澳地图上标为字母Ta hoa),1903年4月胶济铁路由青岛通至青州,该站标注汉字大荒站(现存青岛至青州间山东铁道汽车时间表上标为汉字大荒站)。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侵战青岛后,更改了青岛市区原有的路名、街名,其中包括胶济铁路部分车站名称,因大荒站与大港站发音相近容易混淆,便以大荒站地处胶州东部改名为胶东火车站。这是青岛境内出现最早的胶东,由此开启了青岛境内以“胶东”命名具体地点的历史。

古老的地名,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更改地名,就意味着割裂了历史延续,破坏了传统脉络,抛弃了文化内涵。

1964,大荒村因村名“大荒”的内涵显得与人民公社发展不相符,便以该村坐落于胶东火车站驻地改名为胶东村。1993年9月,胶东村的上级政府——小麻湾镇以胶东村易名为胶东镇;2009年9月胶东撤镇设胶东街道办事处;2012年12月,胶州市区划调整,将原马店镇15个村、北关街道办事处的4个村一同并入胶东街道办事处,现胶东街道办事处共辖72个行政村。

按照行政建置,胶州市内现有胶东街道办事处与胶东村两个胶东,这些都是有正式名字的胶东,也是最具体的胶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胶东都属小胶东。小胶东,行政级别低,区域面积小,名气也不大,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古胶州八景之一“麻湾渔乐”所在地,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大秧歌”的发源地。

◆现代胶东◆

今天,当我们透过历史,跨越时间与空间,可以明显地看到,胶东这个称谓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也不是一个纯粹的行政机构,有时仅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出现,有时则以辖区界定而存在,有时甚至行政与区划交叉并行。可以说,胶东这个称谓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数度变迁的,不断演变的,它不仅承载了地方历史和文化,有时也显露出经济发展趋向与时代发展需求。

无论是行政区划胶东,还是交通地理胶东,它都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而服务的。2009年,山东省出台《关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意见》, 从经济发展方面明确了胶东的定义及概念,对胶东半岛的界定则是:“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 这个界定突破了传统的地理范畴,跨越了胶莱河界,将四市全部区域划为胶东,赋予胶东以全新的内涵和使命,使胶东的特殊身份得以延续。新胶东的范围虽然不能与民国时的胶东相比较,但与大胶东的概念、范围极为吻合。明确了胶东的定义、概念及范围,对研究胶东的历史文化、推动胶东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对“胶东”一词的使用又注入新的内容,胶东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14年10月11日,青岛新机场选址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2015年6月26日,青岛新机场在胶东街道办事处奠基;2016年,青岛新机场全面开工建设。根据国务院1986年1月23日颁布并实施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一般应与当地地名统一”的规定,以及遵循“反映当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征”的原则,依据机场地处胶东街道办事处区域,将青岛新机场命名为胶东国际机场。

胶东国际机场虽然地处狭义的小胶东,但它是胶东半岛的中心,可以小胶东为中心点,东西南北辐射整个大胶东,是一个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本、韩国的门户机场。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铁也下穿胶东国际机场并设立胶东国际机场站,计划今年开工建设的地铁八号线(胶州北站站至五四广场站)在胶州市区除了主要的胶东国际机场站以外,还设立了一个胶东镇站。在不久的将来,青岛不仅有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胶东街道办事处、胶东村,而且还有作为交通地理名称的胶东国际机场、高铁胶东机场站、地铁胶东镇站等。古老的胶东正在焕发青春,将以崭新的姿态敞开怀抱迎接中外宾客。

◆续写辉煌◆

具有历史基因、民族灵魂、文化脉络、精神家园的“胶东”作为新的交通地理名称,成为胶东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文化本底,让胶东文化在经济大潮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扬。这一巧合,孕育于历史的演变,结缘于当前的机遇,有利于胶东半岛的经济发展,方便山东各地与世界沟通。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只有守住历史传统的根脉,才能打开面向世界的门窗。”

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摆脱了胶莱河的限制,寻找梳理胶东的起源与沿革,挖掘解析胶东的历史与文化,就明确了胶东的定义、概念、范围与远景规划。综合历史原由、地理概念、行政区划及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来论证,胶东国际机场的定位与命名是十分确切的,也是毋容置疑的。无论是大胶东,还是小胶东,无论是地理胶东,还是行政胶东,皆可借此机遇以新的形象展现给世人,不断地创造历史,逐渐地积累历史,续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作者:徐崇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