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燃烧的几种思维误区:

燃烧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有关燃烧的几种思维误区)(1)

思维误区:(一)剧烈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吗?

剖析:不一定。如果燃烧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反应十分剧烈,放出大量热量,产生大量气体,且热量与气体短时间内来不及扩散才会发生爆炸。如果剧烈燃烧发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就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如森林大火。

思维误区:(二)燃烧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吗?燃烧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吗?

剖析:不一定,燃烧反应的生成物大多数是氧化物,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氢不属于氧化物。燃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就不属于化合反应。

思维误区:(三)燃烧能不能在水中发生?

剖析:只要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在水中仍然可以发生燃烧现象。如向80摄氏度的热水中加入一小块白磷,然后向白磷附近通入氧气,就会发现白磷在水中燃烧,因为它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

思维误区:(四)灭火时可采用“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方法”吗?

剖析: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应采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思维误区:(五)发生火灾时都可用水扑灭吗?

剖析:有些物质着火时不可用水扑灭。如电源或电器设备着火时,因为自来水能导电,所以不能用水来扑救;油锅着火也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油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思维误区:(六)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吗?

剖析:多数物质的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但有些物质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镁可以在

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金属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