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阴之火(火寒毒之火)(1)

宗主走的第N天,想他,想他,想他……

宗主这多愁多病的身,全拜“火寒毒”所赐。《琅琊榜》里说:火寒之毒 ,为天下第一奇毒。伤者全身烧伤,火毒攻心,本已无生理,但恰巧跌入雪窝之中,被寒蚧虫咬噬全身,此虫只有梅岭附近才有,它们专食焦肉,同时吐出毒素,以冰寒之气扼住了火毒,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奇毒,那便是火寒之毒。

极阴之火(火寒毒之火)(2)

“火寒毒”比较深奥,今天我们且断章取义,谈谈这个“火”吧。暂不说宗主最后是中了毒,可以肯定的是,他被烧伤了!

问:宗主的烧伤面积是多少?

答:浑身上下……

问:迷妹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答:整个江左盟那么大……

平生所心爱,爱火兼怜雪. 火是腊天春,雪为阴夜月.

何谓烧伤?

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等。烧伤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由电、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也属烧伤范畴,因有某些特性,今天我们暂不谈。

“烈火焚烧若等闲”么?谁烧谁知道啊!

对伤情的判断是很重要的。它包括烧伤面积、深度两方面。

烧伤面积估算

烧伤面积习惯上以相对于人体体表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中国新九分法为我国成人烧伤面积估算的一种方法。具体计算方法为:成人头颈部体表面积为9%(1个九);双上肢为18%(2个九);躯干(含会阴1%)为27%(胸腹前侧13%,背部13%)(3个九);双下肢(含臀部)为46%(5个九 1);共为11*9% 1%=100%。

极阴之火(火寒毒之火)(3)

极阴之火(火寒毒之火)(4)

烧伤深度识别

I°烧伤: 仅伤及表皮。局部呈现红肿,故又称红斑性烧伤;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稍增高。3~5日可好转痊愈,脱屑而不留瘢痕。

Ⅱ°烧伤: 深达真皮,局部出现水泡,故又称水泡性烧伤。

①浅Ⅱ°者仅伤及真皮浅层,一部分生发层健存。因渗出较多,水泡较饱满,破裂后创面渗液明显;创底肿胀发红;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不留瘫痕,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皮肤功能良好。

②深Ⅱ°者伤及真皮深层,尚残留皮肤附件。因变质的表层组织稍厚,水泡较小或较扁薄,感觉稍迟钝,皮温也可稍低。去表皮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或可见网状栓塞血管;表面渗液少,但底部肿胀明显。若无感染等并发症,3~4周可愈。因修复过程中间有部分肉芽组织,故留有瘢痕,但基本保存了皮肤功能。

Ⅲ°烧伤: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故又称焦痂性烧伤。创面无水泡,蜡白或焦黄,或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触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觉消失;皮温低。自然愈回甚缓慢,须持焦痂脱落,肉芽组织生长而后形成瘢痕,仅边缘有上皮,不仅丧失皮肤功能,而且常造成畸形。有的创面甚至难以自愈。

烧伤程度

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9%以下。

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被烧伤如何自救和救人

①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湿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着火或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深。

②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

③就地打滚压灭火焰,禁止站立或奔跑呼叫,防止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

④立即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⑤用不易燃材料灭火。

⑥冷疗。

烧伤的治疗原则

小面积、浅表烧伤,通过清创、保护创面,可以自然愈合。

大面积、深度烧伤,全身反应中,其治疗原则是:

极阴之火(火寒毒之火)(5)

极阴之火(火寒毒之火)(6)

作者:张放 北京协和医院

郭树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委会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媒体联盟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

编辑:张放 北京协和医院

:图片来自网络

极阴之火(火寒毒之火)(7)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华医学科普平台”独家用稿,

转载前请先与我们取得联系,

欢迎您给中华医学科普平台投稿:

zgyxkp@163.com

并转发我们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

,